兩周之後,傍晚。
冀省東北部,昌黎靶場。
在如同潑墨般漸沉的夜幕籠罩中,一列軍綠色塗裝的車隊緩緩行駛在一條開辟在荒草與融雪之間的土路上。
初冬時節反複上凍又融化的非鋪裝路麵泥濘難行,哪怕是尋常的越野車,恐怕也免不了陷車的命運。
好在這裡的幾乎全部車輛都是履帶底盤,所以除了劇烈的顛簸以外,倒是沒有遇到什麼難以克服的阻礙。
位於車隊最前方的一輛全地形車裡麵,來自電子科技集團的雷達工程師於哲峰強忍住胃裡的翻江倒海,向坐在旁邊的型號總師程廣偉問道
“程總,你們這次怎麼不繼續用科爾沁靶場,非要跑遠路來這種地方?”
一方麵是出於抱怨,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轉移注意力,免得真吐在車上。
根據他的經驗,眼下這個時節,蒙省中部的氣溫肯定早就降低到了10c以下,即便同樣下雪,但因為地麵已經凍硬,反而要比泥坑更方便行車。
而且,儘管昌黎是華夏國內最大的防空武器射擊靶場之一,但畢竟隸屬於空軍,各方麵設施也普遍是為了要地防空武器的測試而準備,其實並不太適合他們此行的測試任務。
“沒辦法,科爾沁靶場今年春天就被撤銷了……新的陸軍防空武器測試靶場正在青銅峽建設,估計最快也要明年年中才能投入使用,不過我們的型號已經等不了了……”
程廣偉的臉色也有點發白,顯然也被這鉸接式的尾艙晃悠得相當難受,說完一半之後緩了好幾秒鐘,才繼續解釋道
“0910工程對型號進度的限製卡得比99年嚴格得多,戰術裝備要想趕上這次閱兵,那就必須得在08年底之前批量裝備部隊,一天時間都容不得耽誤。”
他一邊說,一邊借助車輛尾門上的窗戶瞄了一眼跟在後麵的一輛履帶式彈炮合一防空係統。
說是彈炮合一係統,但導彈托架上的發射管裡麵實際上是空的。
或者說,本次測試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驗證這個係統到底需不需要這四枚防空導彈。
跟之前的兩次閱兵類似,三年後的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同樣有一個專門為其硬件設備保障的“0910工程”。
儘管隨著華夏軍隊武器裝備水平的總體提升,真正意義上的“閱兵專用型號”已經越來越少,但如果一個型號能夠搭上這趟便車,那對於整個研發團隊來說,都無疑有著巨大的好處。
當然,其中獲益最大的自然還是包括總師和總工在內的幾名項目負責人。
也正是出於這方麵的顧慮,程廣偉此前並沒有跟太多人提過這個目標。
就連負責子係統設計的於哲峰都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對於後者來說,顯然還是另外一件事更令人震驚
“科爾沁靶場被撤銷了?”
程廣偉痛苦的表情中添上了幾分訝異
“你不知道?”
於哲峰略有些茫然地搖搖頭
“我又不是專門研究炮兵的,要不是十年前偶然那次機會,估計這會兒還在搞遠程警戒雷達……”
說到這裡,他便沒有繼續下去。
1999年初,剛剛升任研究室副主任的他跟隨空軍防空部隊,進行了一次以反隱身為目的高炮覆蓋式射擊測試。
直至今日,雖然當年的測試本身在行業內部已經不算什麼秘密,但具體內容仍然屬於絕密。
也是自那之後,他的專精方向逐漸從預警雷達轉向中短程火控雷達,一連參與了好幾個短程防空導彈或是近防係統的研發。
看著麵色有些難受的程廣偉,坐在旁邊的總師助理劉錫雲趕緊接上了話茬
“最近兩年科爾沁沙地有差不多40的麵積都陸續被規劃成了土壤改良試驗區,過去一個月見不著一個人影的地方,現在每天恨不得車水馬龍……無論從保密還是安全角度考慮,都不適合繼續作為防空武器靶場了……”
於哲峰聽罷一愣。
他對於這個之前轟轟烈烈大規模宣傳過的沙改土項目當然還有印象,並且據說在今年上半年,國家還是依靠這項技術緩解了一輪由西方人為製造的市場供應不足。
隻不過,還是頭一次如此直觀地感受到這個看似與自己無關的項目所產生的影響。
他剛準備再說點什麼,車隊卻剛好晃晃悠悠停了下來,總算讓車廂裡已經快要撐不住的幾個人緩了口氣。
借著後麵幾輛車的燈光和已經快要落到地平線下的最後一抹夕陽,於哲峰看到了車窗外的大片黃色荒草,以及隱匿其中依稀可見的幾個夯土防空陣位。
“下車,下車!”
幾乎每個人在雙腳接觸到地麵的一瞬間,都帶著一種解脫般的快感。
很快,原本沉寂的對講機頻道也變得活躍起來。
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各個測試環節對應的負責部門還是很快開始相關工作,彈炮合一係統的原型車也很快跟隨指揮駛入了射擊陣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野戰防空係統有一個好,就是對發射條件的要求非常低。
如果是要地防空係統,那麼麵對這種極度缺乏維護的場地,恐怕需要工程機械折騰上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發射之前的各項準備。
但這一次,幾十號人隻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進入了測試狀態。
“火控係統啟動!”
已經從暈車中恢複過來的程廣偉拿起對講機,一字一句地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