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這是最後的準備時間。
一個月之後,在場所有的生命都將奔赴域外,遠征古仙一脈,直至將其徹底滅族!
或許對於那些新生的天人和新世界的生靈們而言,他們隻在典籍和口口相傳的故事中聽過古仙一脈的存在,並沒有什麼太過真實的感覺。
可對於鎮元子,張百忍,姬天明還有一些老牌的天人而言,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第一次墜天之戰開始,三界便一直被古仙壓著打。
最後更是導致地府崩塌,天界陷落,人界也是四分五裂。
曾經的輝煌與盛世不複存在,付之一炬。
剩下的隻有無儘的屈辱和痛苦——哪怕後來的天人之戰,在餘修等人的幫助之下,將古仙一脈打退,但跌落的三界卻再也難以重複榮光。
還要時不時麵對古仙一脈的侵擾。
可謂是無比屈辱。
但如今,一切的情況都得以逆轉——煌煌三界,重回鼎盛之時,甚至倘若單單論戰力的話,遠遠要超出曾經最為強大的時期。
而那可怕的古仙一脈,那一直壓著三界打的戰爭兵器們,如今卻成為了他們討伐的目標!
正所謂……攻守易型!
不由心潮澎湃,豪氣萬千!
“陛下,吾等這便回去做最後的準備,時辰一到,立刻發兵!”
張百忍深吸一口氣,拱手開口,那聲音中帶著鐵骨錚錚一般的殺意,好似冷硬的刀兵,無比森寒!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餘琛卻是搖頭:“不急著走,在此之前,還有些事情要做。”
他這話一出,眾人皆是眉頭一挑,不知他究竟還有什麼要安排和交待的。
餘琛也沒有解釋,隻是放眼望去,環顧六合八荒——他的目光穿越了那聲勢浩大的無儘兵團,看到了整個人界。
亦或者說,甚至穿越了人界的壁壘,看到了同樣枯萎和凋零的地府與天界。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開口道:“看來那升神大陣的後果,著實恐怖啊……”
時至如今,餘琛早已不再單單通過“眼睛”去觀測了,他的神念隻需要輕輕一動,便能覆蓋整個三界,無窮距離。
所以這一刻他很清晰的“看”到,整個三界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
倘若用兩個字形容的話,那就是……枯萎。
很難想象一方天地為何用這種字眼去形容,到看在餘琛眼裡,就是這樣的感覺。
——三界,在枯萎。
無論是曾經山河鼎盛的人界,鬼氣森森執掌陰冥的地府,亦或是那坐落在無儘天穹之上,環繞九彩金霞的天界。
此時此刻都早已不複鼎盛。
人界的大地之上,無數奇珍異草枯萎而去,無數靈脈乾涸暗淡,無數名山大川皸裂淒慘……還有那整個天地之下的生靈們,因為天地之炁濃度的驟然暴跌,陷入到好似那缺氧一般的難受當中,雖不至於枯萎而死,但起碼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才能適應這末法的時代。
地府和天界也好不到哪兒去。
如今的地府,陰冥之炁已經跌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甚至難以維持那無儘鬼神的靈身,讓他們的身軀都變得透明,更不要提有什麼精神了。
天界更是如此,三十三重天直接被張百忍融了鑄就戰爭兵器,曾經仙霧氤氳,龍飛鳳舞的天界也變得凋零破敗。
——這就是代價。
這就是眼前兩千多名天人,無數戰爭兵器,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在升神大陣的透支之下,整個三界都同時進入了末法時代。
“有舍必有得,陛下不必介懷。”鎮元子擺了擺手,開口道:“——雖然如今的三界枯萎凋零,但在計算之下並沒有出現什麼意外,也就是說並沒有傷到三界的根基,所以隻需要漫長的時日恢複,三界自當能夠重回巔峰之期!”
——他說這話,恐怕除了在安慰餘琛以外,多半也是在安慰他自己。
因為天地人三界,本來就是他們三位帝主的世界,如今看到自己的世界變成這副淒慘的模樣,你要說心頭沒有一點悲傷和難過,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
他們要在十萬年之間凝聚出足夠抗衡古仙一脈的力量,自然要付出代價來。
“可,他們在彷徨……他們在哭泣……他們在掙紮和難受。”
餘琛望向遠方,看到了那三界的無數生靈們,因為天地的突然劇變,而陷入恐慌和痛苦當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兩害相權取其輕……”鎮元子歎了口氣,輕輕搖頭。
——他何嘗不知曉這些情況呢?但難過和痛苦一番,總比眼睜睜看著古仙一脈收集齊太初的殘骸,然後大舉入侵將整個三界都徹底毀掉來得好太多了。
“有辦法。”
餘琛打斷了他的話,道:“我既要讓大軍遠征,也要讓整個三界生機勃勃。”
眾人這般一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欲言又止。
這會兒彆說是三位帝主,哪怕就是那無數的天人,都清清楚楚的明白眼前的情況是怎麼回事——簡單來說,整個三界的所有天地之炁,幾乎已經在十萬年的過程中,耗費得一乾二淨。
雖說天地之炁能夠源源不斷的再生,但被升神大陣以竭澤而漁般的方式抽取以後,卻是已經讓三界的靈脈都進入了一個低穀期。
換句話來說,倘若將三界比作一方巨大的汪洋,現在的情況就是這一片汪洋已經完全乾涸,隻有等待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重新降水,緩慢的累積,方才有機會能夠重新恢複那萬裡波濤的壯闊模樣。
——急不來的。
“沒用的,陛下。”
張百忍歎了口氣,搖頭道:“天地人三界是我們的世界,所以我們更清楚它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如今的三界,早已乾涸,哪怕注入巨量的天地之炁,也是杯水車薪。除非能夠一次性灌注足以填滿整個三界的天地之氣。
但這般恐怖的數量,哪怕我們所有生靈體內的天地之炁加起來,也不足其九牛一毛,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