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娟姐,這個需要怎麼搞啊?”秋如冰望著正在帶娃的李秀娟。
對待這群交州學院的孩子,李秀娟非常溫和,也非常有耐心。
特彆是當女孩子也想做這一行當時,她是真的欣慰,也很支持。
如今,他們的蚯蚓廠算是交州的一塊金字招牌了,不管是交州本地還是外地的人,其實都很需要蚯蚓。
在諸多的環節中,蚯蚓的功勞十分大。
即便是土地中,也是需要蚯蚓這樣的存在。
趙廣現在主要就是接待那些客戶,因為他們的客戶也基本上都是老顧客了。
前來交州做生意的,一般都會預留一點時間,一是不希望太趕,二是也希望每次來了之後,多見識見識交州每次的新變化。
趙廣作為交州的本地人,他對這裡的一切都很熟悉。
加之現在他們趙家也算是發展起來了,整個趙家又是屬於團結一心的那種,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隔閡。
最重要的是,趙家的眾人都不貪心。
當初李秀娟和自己的本家決裂後,趙家人是她的後盾。
因此,在對待趙家人這件事上,李秀娟也是竭儘所能,就連讀書的名額也是說讓就讓。
將心比心之下,這趙家的生意自然是越來越紅火。
魏嬿婉這些姑娘們做事也很認真,她們並沒有矯情,也沒有覺得蚯蚓惡心。
在交州見證過太多利用到這種東西的地方,所以,在她們的眼中,這些反而都是些極其有用的材料。
“秀娟姐,那蚯蚓斷開後,是不是也能存活?”
“理論上是可以的!”李秀娟也知道姑娘們比較的好學,解釋道:“曾經,我們也做過這一類的試驗。”
秋如冰和魏嬿婉立即都來了精神。
“因為在我們很多人看來,通常情況下,這蚯蚓即便是斷裂成了兩段,也是有很大概率活的!”李秀娟說到這裡,兩個姑娘也都十分讚同的點點頭。
“但其實我們試過,這種也是需要特定的情況,如果我們在頭部附近切的話,這條蚯蚓,多半都是活不了的。”
“而如果要想兩段都保證存活的話,那就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剪切的位置也要儘可能的靠後,因此,兩段才有可能保證存活!至於三段的話,這種概率很低了!”
“蚯蚓是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並非是不死,這取決於咱們切它的部位,當然,如果當時的環境、溫度還有進食條件不夠的話,這種蚯蚓死亡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李秀娟沒說的是,正常成長下的蚯蚓,要比切斷的蚯蚓更好一些。
但也不排除有人為了湊數,就不斷的采用切斷這種辦法。
李秀娟是不建議這麼做的,畢竟彆人買蚯蚓回去也是為了用的。
如果蚯蚓都大批量的死亡了,雖然說,死亡的也能用,但效果未必有那麼好。
秋如冰和魏嬿婉兩人學的還是很認真的,在這裡做事也都是比較靠譜的。
她們跟著李秀娟,能學習到很多的知識,這對於以後她們出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咱們以後是不是就在農學裡麵紮根了?”
秋如冰看向魏嬿婉問道。
“這也沒啥不好的。”魏嬿婉道:“咱們算學不行,國學不行,軍事學更不行,就連醫學,咱們兩人看到血就頭暈,可不隻有這農學了嗎?”
秋如冰覺得也有道理,乾脆就懶得去想了。
學好一門技術,然後帶著蚯蚓發家致富,給未來院長在其餘州郡修煉積累財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