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接過東西,認真看了起來。
各大主院下麵有係,然後就是各專業,總之,李昭就是套用的後時代體係。
之所以讓這些先生們搞,為的也是讓他們先熟悉,並對這個體係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起初,先生們的確是不懂,還覺得麻煩。
但商議著商議著,自己人就把自己人說服了。
因為不管是從學生質量的角度,還是從對學生個人發展的角度,亦或者是對以後出仕入相都非常有幫助。
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不拘一格。
在前麵三年所學的知識,算得上極為充沛,不至於偏科。
往後,交州學院便是最頂尖的學院。
因為按照構想,往後新入學的學員年限是會拉長的。
像沒有接受過啟蒙教育,或者是剛開始蒙學的,便要學習四年之久;
四年之後,學生們會有兩個選擇,一是進入交州學院附屬學院,二是進入交州學院。
交州學院附屬學院中,隻需要學習四年即可畢業。
而交州學院需要學習五年才可畢業。
兩者在本質上,也是有著極大的區彆。
交州學院附屬學院本質上就是提前就業,為自己的未來謀得一份穩定的差事。
眾所周知,武國各州現在都在大力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極多的。
隻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就能拿到很不錯的薪酬。
現在很多人說到底就是奔著養家糊口去的,因為絕大多數人也都清楚,寒門出貴子的概率極小。
李昭在將這些東西審核後,又做了幾處修改,算是最終拍板確定了。
現在各位先生們也都熟悉了李昭的行事風格。
這位院長大人在更多的程度上,都是願意給予大家極大的權利與自由,很少會乾涉他們的行為。
這種尊重也是大家都願意留在這裡的原因之一。
而交州學院缺少先生,這在先生內部已經都不是秘密。
因此,先生們都是極其願意將自己的故交和門生給騙過來的。
畢竟能與一群大儒生活,與之成為同僚,本就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
更何況,這裡學術氛圍如此隆重,上至先生,下至學員,都有一顆求學上進的心,這不正是他們想要的環境嗎?
此外,在這裡可以見識到很多的新鮮事物,關鍵是交州學院的俸祿給的也多啊,既能滿足自己的夢想,又能賺到錢養家糊口,關鍵是彆人一聽是在交州學院任教,這是多麼有麵子的事情。
更更重要的是,這裡的人脈也是極多。
如此多利好的條件之下,還不願意來的人,要不就是腦子進水了,要不就是真心瞧不上這邊。
至少,李昭暫時還是沒有遇到這種人。
交州學院的先生們在逐步適應和習慣交州學院後,李昭最終也會派遣一部分出去的。
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武國未來三十年的時間,都將布局在教育和醫療體係上。
因此,這些尖端人才都要一個當兩個用。
李昭在將諸多事情安排妥當後,便開始準備期末考試的事宜。
今年是一個不一樣的年,朝堂上下乃至是民間,都是極其一致的奔著目標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