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民生帶著蘇希去到茶室。
鄭民生喜歡在這兒會客,他的茶室內掛著一個大大地靜字。
裝飾比較簡單。
蘇希環視了一周,基於警察的直覺,他總感覺這茶室有點不對勁。
但哪裡不對勁,他又想不到。
落座之後,蘇希主動接過茶器,他開始泡茶。
鄭民生也恢複了姿態。
在餐桌上,他是鄭伯伯。
但到了這裡,是工作場所,他是鄭書記。
他開始詢問蘇希有關於清河的情況,清河今年引進了多少資金,有多少項目在建設,這些項目的發展前景和空間如何,區委區政府做了哪些規劃…。
蘇希一一作答,且答案都是讓鄭民生驚訝的。
他看過乾州市交上來的報告,但顯然這些報告沒有蘇希彙報的生動翔實。
蘇希是個數據通,而且他非常嚴謹。
其中有一段話,他打動了鄭民生。
他習慣性的拿出自己的手機給鄭民生做比喻:“書記,您看這是一款小小的手機。但它目前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銷量最好的手機之一,它是一個高附加值的產品。每一支手機能帶來利潤,超過一個集裝箱毛衣的利潤。”
“而且,它能帶動上下遊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就業機會。當前,這款手機很多零件都是來自國外。而我們清河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決其中最核心的幾個問題:芯片,存儲、基帶…。”
“未來,手機會成為每個人都必備的工具或者說生產資料。粵東的蘭溪科技已經在通信領域遙遙領先,我們的網速將迎來爆炸性的增長。到時候,手機會因為網速的提升而迎來生產力大爆發。”
“未來,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將與手機息息相關……”
“……”
蘇希給鄭民生聊了‘未來世界’,包括未來的大數據、算力等等…。
鄭民生不是沒有接受能力的官僚,甚至可以說,他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
他隻是性格保守,並非智力低下和接受能力差。
他聽了蘇希的描述之後,他的情緒都有些激動:“也就是說,如果清河的計劃發展順利。我們將領先全球,我們會比全球其他國家提前進入下一個‘高科技世代’。”
蘇希非常堅定的說:“這是一定的。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科技成果取得世界領先,由於我們提前發力。未來我們所建立的領先優勢會更大,而且集群效應會擴大這種領先幅度。未來,我們想卡誰的脖子,就卡誰的脖子。”
鄭民生聽後很高興,他甚至說:“看來,我們應該喝酒,而不是喝茶。”
“清河的問題關係重大,乾好這件事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你現在需要什麼?”
“我需要基礎建設配套,清河必須要接入國家高速公路網,另外還要接入國家鐵路網…高速鐵路網。還有…在資金方麵,我們也需要支持,我們很多項目都卡在了省一級,不能全部靠京城那邊的項目。另外,我覺得如果能和東南亞那邊搞一個港口……”
蘇希看向鄭民生。
鄭民生聽後,他皺了皺眉。他說:“蘇希,步子是不是大了點?”
“你這些要求,要形成文件,年後交到我辦公室。”
蘇希點點頭。
鄭民生的性格保守。
如果是張振坤書記,或者虞澄卿書記,他們肯定會繼續追問,一定會對蘇希的想法很感興趣。
所以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性格決定命運。
“蘇希,你這次主動找我,是不是還有其它事情?”
“是的。”
蘇希拿出材料,他遞給鄭民生,說:“您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