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從身上拿出幾張紙,“這是昨天晚上我重新謄抄的名單,今兒又讓小川和莊子裡的劉吉祥一起,挨家挨戶地問了問,這上麵的名單應該就是準得了。”
張覺夏簡單一翻,“大約有多少戶人家?”
“一百六七十戶的樣子。”
“張家的那些下人可都走了?”
“明兒一早他們就都離開,說實話,他們都不願意走。”
“這也由不得他們。”
沈良沒有把二莊頭找他的事,說給張覺夏聽,反正沒有成的事,就沒必要再說了。
沈良又告訴張覺夏,“今兒我在莊子裡待了一天,也琢磨了一下,咱們接手莊子後,怎麼個章程。”
原本還想打盹的張覺夏,聽了之後立馬來了精神,“你快說說。”
“夫人,我是這麼想的,這莊子的地確實不錯,咱們先把地種好,把這茬莊稼收了。
等有了人再有了閒空後,咱們再琢磨著那些沒有開出的荒地,怎麼弄?
或者是把二勇兄弟請來,向他取取經。
還有葉家村的那幾位兄弟,都可以把他們請來,他們現在可都是種地的高手。”
張覺夏從沈良的口中,似乎聽出了什麼,“沈良,你的意思是,現在莊子的這些人,就能夠用了?”
“差不多吧!
其實,一直以來,莊子裡的莊稼也是他們操持著。
張家的那些人,太不是東西了。”
“那可太好了,今兒我還為人的事發愁呢!”
“夫人,我是這麼個意思,現在穩住軍心是頭等大事。
等莊子咱們接手後,你還得跑一趟,和大家夥好好說道說道。
還有就是,這工錢怎麼算?”
“他們以前是怎麼算的?”
“沒有工錢,一年到頭,隻給些糧食,就是用石頭的話說,也就是夠填飽肚子的。”
“這麼多年,他們也能在莊子裡待下去?”
“唉,也是沒得辦法的事,種地的人去哪裡都是種地。
他們本就是流離失所之人,有人收留,又有地種,最起碼一年到頭,還能填飽肚子,這就不錯了。
夫人,我是這麼想的,咱們呢,也先彆提工錢的事。
先看一看他們的態度,如果他們一直都勤勤懇懇,那就到年底給他們些驚喜。
還有莊子裡缺人的事兒,今兒我也給牙行掌櫃說了,他說他會上心,到時有了合適的人,就給咱們送來。”
“沈良,你可真是太好了,幫我解決了這麼多的事。”
沈良被張覺夏誇獎的都不好意思了,“夫人對我的知遇之恩,我無以為報,隻能好好為夫人乾活了。
再說了,為夫人乾活,沒有猜忌,沒有顧慮,就如同為自己乾活一樣,所以,也就養成了多想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