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想了想,點頭說到“汪管家就按照你說的辦。等到了沅陸縣就不會臨時抱佛腳了。”
汪管事很高興孫山接受自己的建議,笑著領命“老爺,我明天就去辦。”
孫山身邊不少人,全場就隻有他和師爺是外人,其他都是孫家村人。
汪管家既然想進步,就要表現表現,好讓孫山看到他的好。
嗬嗬,誰不想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呢?
即使汪管家已經是內務管家了,升無可升了。但做人嘛,危機感還是要有的,萬一被降下去呢?
這事絕對不能發生。
汪管家又問“老爺,我們什麼時候啟程?”
孫山也不知道何時啟程,要明天見過頂頭上司才知道。
搖了搖頭說“等我見到知府大人再說。”
一覺醒來,孫山按照知府的約見時間,早早就來到衙門守候。
身為下屬的,就要有伏低做小的覺悟。隻有下屬等上司,從未有上司等下屬。
雖然劉知府國子監出身,比孫山這種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二甲進士出身遜色不少。
但人家有個好祖父,投胎投得好。
這也許是人生吧。
有人終其一生才到達彆人的起點。
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更有人直接勇攀高峰,讓人望塵莫及。
不管怎樣,孫山還是想送自己一句話這世上最大的成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孫山沒等一會兒,就見到劉知府,趕緊上前行禮問好“下官拜見知府大人。”
偷偷摸摸地打量著劉義能,高高瘦瘦,麵白留長須,人到中年,少有的“瘦”。
也不知道是自律原因,還是體質原因,總之不是那種“肥頭大耳”“滿腦肥腸”的官員形象。
劉義能摸了摸胡子,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孫知縣,你終於來了。”
孫山一囧,莫非自己來的太遲了?
的確有點遲,但還沒錯過春耕之日,應該不算遲。
孫山趕緊致歉“知府大人,因為回鄉立功名碑,耽誤了一些日子。懇請大人多多原諒。”
劉義能又摸了摸胡子,點了點頭說“孫知縣,本官明白了。”
頓了頓,又問道“這一路辛苦了吧?不知道走什麼路來辰州府的呢?”
既然頂頭上司跟孫山聊家常,孫山自然願意聊。
長話短說地講述自己來的路線,最後說到“前天下午到的辰州府。”
意思是前天下午來,第二天就過來點卯,第三天才見到你。
一來就報到,已經最快的速度了,他一點也沒有拖延。這麼遲抵達辰州府,不是自己特意推遲,而是有事做,才不得不推遲。
劉義能依舊點了點頭說“孫知縣,過幾天就春分了,農耕也該提上議程了。既然你已經來了,就應該儘快主持耕種之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更是社稷大事,實在不能延誤。”
孫山連忙稱是“大人,下官明白。”
劉義能揮一揮手說到“明白就好,那麼儘快到沅陸上任,替一方百姓主持春耕。上一任知縣已經離開沅陸了,現在等著你去主持。儘快去,莫要耽誤耕種之事。”
說到這裡,孫山已經明白劉知府的意思了。
就是不用到辰州府實習如何做官了,事急從權,趕緊去上任,不要耽誤百姓的吃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