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孫山收到以王家為代表的土著鄉紳的請帖。
請孫山到沅陸縣第一茶館吃飯,順便交流交流感情。
或許因為王家的拜訪,沅陸縣的所謂第二大家,第三大家等等主動出擊,想通過請孫山吃飯,了解孫山的性子和做事風格。
為以後能在沅陸縣跟縣太爺好好相處,共同為沅陸發展。
其實地方鄉紳本應該一早邀約孫山,隻不過實在摸不透新任知縣的性子。
特彆新知縣一來就剿匪,一來就到縣學捐書,這完全跟以往的知縣不一樣,地方勢力隻好持觀望的態度。
而王家借著“救命之恩”上門拜訪,地方鄉紳終於找到方向。
個個湧向王家,從中打探消息,並且約定大家齊聚一堂請知縣大人吃飯,深入了解了解。
孫山瞟了瞟手中的請柬,裡麵有十五個人的名字,應該是沅陸縣最有權勢的人,涉及各行各業。
孫山早就了解,整個沅陸縣最大頭就是王家,剩下的第二大家和第十五大家加起來都比不上王家。
桂哥兒不懂就問:“山哥,你去不去吃飯?”
孫山之前拒絕王家的飯局,桂哥兒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拒絕。
孫山笑了笑說道:“去,當然去。這些天天天在衙門吃飯,出去吃飯改善一下夥食也好。”
當然這麼說隻是開玩笑。
真正的理由是孫山想見一見沅陸的土著鄉紳,大家相互熟絡熟絡也好,免得在街上碰見,也不知道哪個是哪個。
孫山相信以後用得上這些鄉紳。
比如沅陸縣要是發生自然災害,捐款捐物全靠這群有錢人支持了。
靠衙門,哪裡靠得住。
桂哥兒也不信孫山這個理由,好奇地問:“山哥,跟他們吃飯會不會讓百姓誤會你們官商勾結,魚肉百姓?”
有的縣老爺走同流合汙路線,有的縣老爺走清貴路線。
前幾天孫山拒絕王家,桂哥兒以為孫山獨門獨戶路線,不跟地方鄉紳有過多的關係。
張師爺搖了搖頭說:“老爺,跟他們吃頓飯也好,了解一下這些人的說話做事風格,好為以後開展公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其實除了孫山親自赴宴外,最好也走“夫人路線”,讓夫人了解各自的夫人,管中窺豹,大概能了解這些土著鄉紳的性子和做事風格。
隻可惜夫人並沒有一起到沅陸,使得每次宴席,不得不親自邀請孫山。
孫山認同地說:“師爺說得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初來報到,得要會一會這些人,也讓這些人會一會我,好讓他們知道我的行事風格。”
於是兩天後,孫山領著瘸腿的張師爺去參加宴席。
這次主場的是王老爺,也就是名譽上王家的家主。
至於王老太爺,因為年紀大,早就退居幕後了。
孫山和張師爺一走進來,十五個土著鄉紳立即站起來。
王老爺率先一步打招呼:“孫大人,你來了?快請坐。”
孫山今日穿著便服,少了平時官服的威嚴。
笑了笑,點了點頭:“王老爺,幸會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