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平淡如水地流逝。
孫山在郊區的試驗地,還未出成果。
第一個步驟進行鳥糞殺菌,第二步驟腐熟發酵,這個過程還繼續進行。
以為“鳥糞”為原料製作“原始化肥”有許多種法子,因為這裡沒有工業化,隻好用最原始的法子,也就是最保守的法子了。
孫大力領著孫二傑,孫大朗幾個人在郊區看守,途中還是忍不住捉了一些雞鴨鵝回來養。
當然還有心心念的豬崽。
孫大力走街串巷,悲哀地發現沅陸已經有人種蘭花了,所以靠種蘭花賺錢這一計劃立即夭折。
孫大力倒想像孫山那樣在京城給人花草看病賺錢,遺憾的是他並沒有這個技術。
孫山在京城整日帶著他們去給富貴人家的花草看病,也無私地教授技術。
隻可惜,腦瓜子笨,怎麼教也不懂。
孫山一眼就看出毛病,他的雙眼瞪出來,還是看不出哪裡有問題。
如今思來想去,隻好利用試驗山地養些家禽,這些從小就乾到大,本能地會乾。
孫山見到孫大力捉了五條豬崽回來養,不由地好笑了。
算了,他喜歡養就養了,萬一養死了,就在他的工錢裡麵扣。
無論如何,孫山也不吃虧。
孫山走入辦公室,看著剛傳遞過來的邸報。
再看日期,艾瑪,這可是3月份的內容,如今進入6月了,這種時效非常低。
說不定看到的邸報上一個官員升官了,此時此刻被貶了。
聊勝於無,有的看也比沒得看好。
孫山看完邸報後,覺得內容並不是什麼保密級彆的,便讓人抄寫一份給縣學。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bp;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東林黨顧成憲撰寫的的對聯,雖然這個組織不怎麼好,但這對聯說得好。
孫山便讓鄧教諭把對聯懸掛在縣學,好讓讀書人不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還把每一次邸報能抄寫的內容傳遞給縣學,以供學子閱讀。
鄧教諭雙眼冒泡泡地看著這副對聯,又雙眼冒星星地看著孫山。
激動地說:“大人,這對聯好啊,你寫的太好了。”
好有氣勢,好激情澎湃,可掛在沅陸縣小小的縣學怎麼看怎麼不搭配。
這種窮苦地方的縣學好似沒辦法承載這副對聯上的每一個字。
艾瑪,他們的孫大人真是屈才了,隻能委屈巴巴地給小小的縣學提對聯。
這副對聯掛在國子監也不為過。
鄧教諭同情地看了一眼孫山,看過後,更加同情了。
小小的孫大人,有大大的胸襟和理想。
孫山見鄧教諭誤會是他原創的對聯,立即更正到:“教諭,你誤會了,這對聯並不是我想的,偶爾看到,覺得好,便記在心裡。
想到我們沅陸的希望在學子身上,便把它懸掛在縣學。
雖然我們沅陸的縣學很小,跟彆的地方比起微不足道。
但身為讀書人,不應該屈於環境,就算縣學很小,心也要大大,眼睛更要看遠。無論身處何地,家事,國事,天下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要時刻關心。”
孫山這麼一說,鄧教諭更加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