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是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但看著學生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心裡明白他們早就想在孫山跟前表現文采。
哪個少年不愛炫,哪個少年不想得到讚美。
八個秀才中,隻有一個年紀稍微大的。
剩下的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之間,正是得意的青春年華。
孫山笑了笑說道:“教諭說得好。今日咱們沅陸的文曲星齊聚一堂,不作詩怎麼行。”
隨後想到過一段日子,就該秋收了。
於是說道:“紅蕖影落前池淨,綠稻香來野徑頻。紅蕖影落,稻香秫熟。各位,過些日子田裡的稻子就成熟了。大家不如以“秋收”為題,做一首詩。”
雖然杜牧這首詩並不是主要描寫秋收的場麵。
但那句“荷花謝了,稻穀熟了”描繪了自然而然的自然規律,孫山特彆欣賞。
秀才公聽到以“秋收”為題,相視地看了看。
傳聞孫大人喜歡種地,果然是真的。
在城外開展水稻試驗田基地就算了,連作詩也關於農的。
艾瑪,幸好之前都想到這一點,聰明的人早就準備好了。
王嘉行自然也想到“秋收”為主題的詩詞了,特彆回來的路上,稻田一片又一片,快要成熟了。
潛伏在孫山身邊這麼多日,嗬嗬,孫大人並不是表麵熱愛農田,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親眼見到他嘗鳥糞,嘖嘖~~~這不是熱愛是什麼。
所以參加這次宴會前,在家苦思冥想,最終猜測孫大人會以“農”為題,特彆最近引起轟動的“水稻增產”事件,更加確定孫大人會朝著這個方向出題。
嗬嗬,看吧,果然出關於“水稻”的題目了。
王嘉行得意地笑了笑,再次為自己的聰明才智點讚!
他果然有狀元之才,輕輕鬆鬆地猜到題目。
王嘉行眼珠子溜溜轉,想著等家裡舉辦完秀才宴席後,立即跑到辰州府,四處打聽嶽麓書院出題是誰,閱卷是誰。
然後打探主考官的性子和為人處世,進行猜題押題。
嗬嗬,他就不信自己考不上。
其他秀才雖然沒有王嘉行熟悉孫山,但多多少少都聽聞孫大人正在強推“使水稻增產的鳥糞”,所以都往著農這個方向發展。
現在以“秋收”為題,秀才公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如果不是以“農”為題,那才是意外。
如今的沅陸,下到三歲,上到八十,誰不知道孫大人的“水稻試驗田基地”,誰不知道孫大人正在推廣“鳥糞”。
嗬嗬,幸好孫大人不以“鳥糞”為題,他們肯定做不出來。
等教諭叫秀才公胸有成竹的模樣,不由地笑了笑說道:“王秀才,這次名次你排最前,先給大家來一首。”
王嘉行一點也不推辭,自信滿滿地站起來,拱了拱手說:“大人,教諭,那麼就由我拋磚引玉,給各位大人和秀才公先來一首。”
鄧教諭看了一眼王嘉行,又看了一眼孫山,果真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
這個王秀才,以前雖然也很自信,但哪裡有如今的自信。
成績代表一切,成績也讓考生神采奕奕。
自從上榜後,王嘉行變得越來越精神了。
言語中充滿上位者的成功。一副年輕有為的模樣。
對比以前,鄧教諭還是頗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