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目下的國力,全力之下,乃是可以調動五十萬、六十萬以上兵力的。
而且皆是能征善戰之士。
楚國與之相比,便是隱約差了不少。
秦楚交戰,不在於一時勝敗,而在乎長久的國力之戰,那才是緊要之處。
“且……,大將軍取勝之後,還可攜帶取勝之勢,同楚王重塑楚國廟堂之局麵,那也是相當重要之事。”
“論秦楚兩國對戰之潛力,實則相差並不太多,果然廟堂整頓,則可發揮更強之力,這也是秦國百多年來之強大根本。”
接著前言,範增繼續說著。
取勝自然重要,可比沙場取勝的事情還有。
那才是楚國扭轉生死之機的機會。
“嗯!”
項燕深深頷首。
隨即,整個此刻空曠的幕府軍帳內陷入彆樣的寂靜之中。
“巨子,您怎會親自來此?”
“秦楚之戰,有我等在這裡便可,諸般攻城器械,從去歲便開始督造,楚國大司馬項燕給予相當大的助力。”
“自祖師以來的數百年,差不多將攻守器械的一半以上都造出來了,再加上改進之後的汝陰之城。”
“以李信二十萬軍之力,縱然護國學宮傳聞有再多的功成器械,短時間內,也絕對不可能攻破汝陰之城!”
汝陰之地,汝陰之城!
其地不大,其城不廣,方圓不過四五裡的樣子,若非其距離淮水、城父等地較近,還沒有這個規格建造這個城池規模。
此城從去歲開始就異常的繁鬨起來,先是其內的民戶被遷移它處,商賈也不允許入內,城中而今彙聚數萬人。
多民力、兵卒、百家之人,彙聚於此處,防守此城。
秦國南下,欲要南下淮水,最為緊要的幾處要地便是汝陰、城父、平輿、新陽、寢縣等地,而今那些要地大部分落入秦軍之手。
可汝陰之地還在他們手中,城父還在他們手中,這兩處要地萬萬不能夠有失,否則,秦軍當可直接渡過淮水,兵臨壽春。
期時,楚國危矣!
“我前來淮北之地,乃是為了一樁要事。”
“此外,據鹹陽那裡傳來的消息,秦國羅網、密衛在淮北諸地頻繁出現,故而……我不放心你等,便是前來此地了。”
“從目下形勢來看,楚軍雖被壓製在汝陰一隅,可昊天還是垂青的。”
不複黑衣鬥篷,渾身上下一襲許久不曾穿在身上的錦繡之衫,卻是神容之上帶著一張黑白兩分的麵具。
非道家陰陽太極之形,乃是很簡單的黑白兩束條紋,看上去有些怪異,卻正合墨家天下黑白之意。
周身玄光不顯,看著身側的墨家諸人,有些是遊仕之派之人,有些是機關城那裡的墨者,而今彙聚在這裡的不少。
“秦將李信鐵騎縱橫淮北近千裡,戰線極長,已然兵力分散,破綻已顯,接下來便是楚軍出動之時。”
墨家統領方更淚笑語而出,數月來,雖艱辛勞作,然……從眼下的形勢而觀,一切都是值得的,秦國東出數年,幾乎沒有諸侯國從秦國手上取勝。
均是一戰而潰。
實在是……秦國太強?還是諸國不濟?
未可知。
目下便可知曉了。
“隻可惜李信麾下隻有二十萬軍,否則更多的話,還能夠給予秦國以重創。”
“接下來戰鬥,我一定要將那些可惡的秦人一個個擊殺!”
背負一柄大鐵錘,身材魁梧壯碩,初夏時日,上半身鮮少布縷,如此……更顯那爆炸性的肌肉,聞方更淚之言。
更是憤恨之語出,燕國那裡的兄弟死的太多了,接下來,自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