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一直待在齊魯,待在小聖賢莊,難窺天地之物忘,數年來待在關中修行,略有所得,便是悟了一些。”
“君子無爭,含光無形,坐忘無心,仁者入仁,仁者入虛,子房,我的道……於你有好處的。”
“……”
顏路微微頷首。
修行的突破不為重要,那種境界的妙處很令人歡喜。
若言歡喜,又太小了一些。
那種坐忘入虛的感覺,很妙。
祖師當年問道道家祖師老子,些許篇章中落下坐忘之道,很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性情。
天地一體,萬物並生。
坐忘入虛,隻是一個開始。
道家玄清子多年前曾書錄一二篇章,也有語論坐忘,受益頗多,它日坐忘入真,可窺道源!
子房!
身入儒家,一顆心……並無完全的入儒家。
坐忘之心,君子之心。
坐忘入虛,君子守中。
真正的守中。
致虛極,方可清靜,以得妙處。
道家的修行,有其妙。
道家!
道者!
諸子百家,皆是道者。
子房的一顆心多為當年之事占據,為當年之事影響,這是不好的,會影響子房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而今,子房又多在關中內外行走。
跟著自己修行坐忘之道,會有裨益的。
“師弟的坐忘之道,愈發精妙。”
“我道孟軻子當年論道莊周子,也曾留下不少手劄,師弟有暇去一覽,也當受益。”
“子房,師弟的道,的確更適合你。”
“越是這個時候,越是不能衝動。”
“……”
子路師弟的修行,伏念自有所知。
自有所感。
師弟的資質和悟性本就不低,少幼還曾得到過趙國那人的指點,更為不俗。
子房。
心,有些亂。
這需要子房更好的給於駕馭。
儒家的道,是仁禮!
什麼是仁禮!
它是一種秩序,一種規則,一種痕跡。
無序,則無禮。
有序,則仁禮可生。
帝國目下的情形,適合儒家生長壯大,子房……他的心……不想要這種秩序和仁禮。
道!
自然就亂了。
“……”
“心!”
“心事,當有心藥,以修行駕馭,心事終究還在。”
“掌門師兄,箕子朝鮮……可有解決之法?”
張良再次小小沉默。
二師兄的好意,自己明白。
跟著二師兄修行坐忘之道,自己並不推辭,修行進益一些,好處可以預見。
另外一些事情,因掌門師兄所言,一顆心難安。
淺言語落,看向掌門師兄,拱手一禮。
掌門師兄剛才所言,嬴政並不缺少直接破滅箕子朝鮮的心思,至於山東諸郡的麻煩……。
嬴政可以忍受。
可以承受。
如此,箕子朝鮮如何?
韓成他們又如何?
韓成身邊,彙聚的韓國之人不少,多年來,自己也將張氏的一些族人派過去,添為所用。
箕子朝鮮,韓成所在的位置的確不好,正麵直對葉騰大軍,背後……則是箕子朝鮮其餘諸力。
因關中、鹹陽亂象之事,嬴政天子之怒,真的要抹去箕子朝鮮?抹去上麵的所有人?
可能嗎?
先前,自覺那種可能性不大。
又聽掌門師兄之語,那個可能……難料!
“箕子朝鮮?”
“難說。”
“目下,葉騰的心思不為秘密,嬴政的決定難說,若長久之謀,將箕子朝鮮抹去……非上策。”
“眼下,關中又有這樣的事情,鹹陽宮發生那樣的事情,陽滋公主又遇到生死襲擊。”
“就不好說了。”
“然!”
“一些事情固不好說,也能夠從嬴政接下來的一些人員調遣、策令施為看出端倪。”
“有一點可以肯定,箕子朝鮮會麵對更強的力量。”
“而箕子朝鮮之地,力量交錯,人員混雜,看似力量極強,實則分散開來,不足成事。”
“倘若有人可以將箕子朝鮮的力量給於梳理,統合一處,或許,也無懼秦國之力。”
“嬴政縱有心,也不會在箕子朝鮮落下太多的力量。”
“韓成!”
“無論如何,都會首當其衝的。”
“欲要解圍,要麼放棄那處根基之地,似乎……不太容易,據我所得消息,他在那裡落下不少的財貨人力。”
“要麼,付出代價,請箕子朝鮮的強大之力庇護,比如項氏一族,他們一族的那位少主就很不錯。”
“單獨抵抗,無論是韓成,還是箕子朝鮮任何一支力量,都無法做到的。”
“子房,你現在有些心亂,法子不容易想出來。”
“箕子朝鮮的事情,就算有動,也是數月之後,你暫時也無需太過於著急。”
“你先跟著子路師弟修習一下坐忘之道,平複心境,再來看箕子朝鮮之事,說不定會想出更好的法子。”
“……”
迎著子房的問詢目光,伏念本不想要言語的。
以子房的才思,以子房的聰慧,若是靜下心來,思忖出解決之法,完全不難的。
對於子房的才學,自己從未懷疑過。
若是自己所思……解決之法有兩個,一個是看鹹陽的抉擇,一個是看箕子朝鮮的抉擇。
最重要還是看箕子朝鮮的抉擇。
“百年來,諸夏也有不少那樣的事情發生,麵對秦國東出,山東諸國合力抗秦,功成有幾次。”
“尤其是魏信陵君的那次。”
“箕子朝鮮欲要渡過這次危局,還是要合力於一處。”
“那……似乎不太容易。”
“……”
顏路悄然道。
“是否有可能讓嬴政放棄出兵箕子朝鮮?”
張良淺淺的呼吸一口氣。
端起麵前的茶盞,喝了兩口,茶水……有些苦,苦意留存,甘甜淡淡,箕子朝鮮合力於一處扛秦?
這個可能性太小太小。
對於箕子朝鮮……自己所了解、所知曉要比掌門師兄多一些,那個地方不大,力量太多了。
想要統合於一處?
很難!
真的很難!
而且,就算統合於一處,真的就可以抵擋秦國之力?葉騰即將離開燕地,肯定要出動不小的力量。
眼下之事,嬴政天子之怒落下,力量要更強一些。
倘若箕子朝鮮竭儘全力還是無法抵抗,又當如何?箕子朝鮮還是太小了,相對於秦國的力量,太小了。
若可!
鹹陽這裡解決……更好!
如何解決?
需要嬴政的意思,他若是沒有出兵的打算,則……事情安穩,麻煩不存,豈非更上佳?
“讓嬴政放棄出兵箕子朝鮮!”
“這個可能性不大。”
“除非……除非出現一些特彆的事情。”
顏路再道。
看著子房為箕子朝鮮之事煩憂,忍不住也多說了幾句,自己是看著子房從一位少年人到今日之行的。
那個時候,子房的故國韓國淪亡了,子房的意氣多消沉,後來……問道了荀師叔幾次,才緩緩調整過來。
這些年過去了,一些事情,還在子房心中。
自己心中,同樣也有不少事情。
相對於子房,看開許多。
箕子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