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兒他們一個個小家夥,都是聰慧的,所差彆……彼此的興趣愛好稍稍不一樣。
那些不為大礙。
每個人,畢竟是不一樣的。
一模一樣的人,天地間找不到。
公子正一邊品茶,一邊閱覽密信文書,上麵是關於寧兒的事情。
寧兒在始皇帝陛下麵前出彩,是好事,也不枉費公子和她們的教導,與有榮焉。
然。
出彩之事,不太一樣。
直接涉及許多人的生死之事。
箕子朝鮮的事情,總督府這裡一直有消息傳來,帝國大軍剛有靠近箕子朝鮮,就已經有不少人逃離了。
隨帝國兵入箕子朝鮮,那裡的人逃走更多了。
如今,那些人應該全部走了,留下的……也就尚存的箕子一脈之人,還有一些原本居住在箕子朝鮮的人。
諸夏悖逆之人各有逃走的方向。
大部分都前往箕子朝鮮以南的辰國部族之地了,那裡……相仿十年前的江南之地。
多是一些蠻荒的部族,還有不儘的山川密林地貌,欲尋良土,不為容易,輿圖而觀,都在辰國最南端了。
而那裡……也是帝國水師最容易到達的地方。
預想中的一場大戰沒有發生,於後續之事,她們姊妹閒暇也有所聊,從帝國今歲的局勢來看,兵入辰國部族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帝國今歲要多線兵事,箕子朝鮮安穩,山東諸郡就能安穩,烏孫之地就輕鬆一些,以北防禦匈奴也容易一些。
……
現在。
不一樣了。
寧兒出彩了,屬意對辰國部族繼續動兵,大體是兩個月的時間。
辰國部族不為大,若是精通山地作戰的精兵引領,兩個月的時間,足以縱橫整個辰國部族。
當時還有文武之臣於此事辯論,始皇帝陛下也沒有定言。
結果!
寧兒一語落下,始皇帝陛下讚賞之。
讚同之。
行之。
時間來看,督戰的文書估計差不多快到箕子朝鮮了。
那樣的消息是難以隱瞞的,那些人從箕子朝鮮離去,心中定然有憤恨之意,再有不斷的追殺。
心意難料。
若說擔心寧兒的安危,不至於,寧兒在始皇帝陛下身邊,不會有事,主要是以後的影響。
“無妨。”
“一些人殺了也就殺了,不為大事。”
“那些人不為大礙,翻不出什麼花樣。”
“少年人需要沉穩,也需要有鋒芒。”
“……”
品味手中的茶水,滋味嶄新,春日已經不短時日,許多嶄新的茶葉都出現了。
手中是一杯綠茶,清香雅致,鮮香甘醇,色澤嫩綠光潤,餘韻不為短暫,茶水之中,不算差。
密信文書,周清細觀,內容一覽。
皇兄的車駕,現在已經差不多到江水了,寧兒的事情沒有什麼,屬意繼續追殺之舉,看來寧兒這小家夥……還是有些心思的。
以後待在鹹陽,更令人放心了。
自小到大,都在曉夢身邊浸潤清靜之氣,有時候都怕小家夥太平靜了,都怕小家夥太無為了。
而今,還是不錯的。
雪兒所擔憂的事情,的確可能存在。
那也是數年之後的事情了。
曆經箕子朝鮮之事,那些人在外不為有力,唯有歸於諸夏,而帝國對於諸夏諸郡的統禦愈發穩固。
“一些事,公子您看來不為大問題,對寧兒就不一樣了,還是……還是挺令人擔心的。”
“好在寧兒現在年歲不大。”
“公子,始皇帝陛下車駕快要跨過江水了,這兩日就可出發了吧?”
“……”
“公子,那些道家宮觀的事情,您準備如何處理?”
“若不速速處理,麻煩真要變大了。”
“……”
雲舒將一個暗紅色的扁平小木匣取來,將公子看過的密信文書收起來,拂手間,小木匣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不見。
歸於它應該去的地方。
寧兒。
將來寧兒注定要離開公子身邊,要待在鹹陽,長久的待在鹹陽,真難為寧兒了。
曉夢剛才所言寧兒無事為好,要做到那一步……不是容易的事情,數十年來,跟隨公子身邊,見識諸般事。
因有公子在身邊,許多事情看上去多平常,實則,真要讓她們去處理,多艱難。
寧兒。
固然聰穎,固然性情沉穩,以後在鹹陽待著,需要麵對的事情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
如何不擔心?
武真郡侯的爵位,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極大的擔子。
寧兒雖非所出,也是看著長大的,因曉夢的緣故,同她們亦是極其親近,真不希望那孩子將來麵臨許多麻煩。
公子。
寧兒有公子當年的一些風範,距離同公子一樣的手段、心思、謀略……,還是差了許多。
公子接下來定要好好教導一下寧兒才是,將來寧兒待在鹹陽的時候,她們也會去陪伴一段時間的。
眼下。
寧兒的事情,還不算很大。
始皇帝陛下的行程日日都有傳來,依從禮儀,公子這位江南總督,需要迎接的。
芊紅姐姐那裡的一應準備差不多了。
若是公子離開南昌去迎接,一路上,也能順便解決另外一些事,一些分教開宗的事情。
“明兒一早出發吧。”
“道家宮觀!”
“許多事情,本侯初衷是為了道者的傳承,在諸夏散落星辰之勢,歲月之下,自有一些星辰可以成長為耀眼之屬。”
“那件謀略之事,一定會出現那樣的結果。”
“而今,那些宮觀出現的亂糟糟之事,本侯……有所料,隻是沒想到會到來這麼早。”
“因噎廢食,不可取。”
“處理起來,卻也不難。”
“就是對那些道者的束縛大了一些。”
“……”
陛下巡視江南,自己需要在旁邊的,芊紅已經在準備了,隨時可以出發,自己心中有數。
放下手中茶盞,周清伸手捏過案幾上的一塊棗泥月紅糕,嗅著還是香甜的,也非十分甜膩。
道家宮觀!
問題早就有了,自己還在仙山之地的時候,各郡的一些宮觀都有說道遇到的隱患。
如。
宮觀之下,有異心之人拜入宮觀,修習道門絕學,不思清靜自在的修行,多為宮觀引來麻煩。
爭強鬥狠!
爭強鬥勝!
更有摻和諸夏悖逆之事!
……
宮觀之地,因自己的緣故,在各郡有些特殊,許多官員處理起來多慎重,鹹陽之地,也沒有太大的聲音。
此般。
有些時候,自己反倒成了那些身懷異心之人的庇護之人了。
尤其,先前帝國在處理諸子百家的事情時,一些小的百家之人,前往宮觀避禍。
還有墨家、農家、儒家等人喬裝之下,前往宮觀避禍。
那些還隻是小事,還有一些異心之人,這些年來立下功勞,在宮觀占據不小的位置。
因官府謹慎之故,有了彆樣的動作,或是做出一些違背秦法之事,或是做出一些更為當誅之事。
一顆心!
在外在束縛不大的情況下,會生出什麼心思,楊朱一脈百多年來……就已經是先例。
欲要在無拘無束的情形下保性全真,多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