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張維賢、兵部尚書侯恂眼睛猛地一亮,隨即立刻回應。
他們正愁著退役的軍士怎麼安排呢,結果這邊轉手就來了一個解決方法。
軍士的紀律性極強,哪怕是預備役也是,極嚴的紀律性會讓他們效率得到極大的增加。
重要的是軍士們不大可能會出現偷稅漏稅的事情發生,且不大可能出現為富不仁和後期苛刻對待新入的工匠們。
如此也減輕了巡視組和錦衣衛的一些工作。
“畢愛卿,你們戶部這邊還有其他事情需要稟報嗎?”
“回陛下,還有兩件事兒!”
回過神兒來的畢自嚴再次出班上前一步,快速道:“第一,大明律中商律的製定,商事在極速發展,
此次海貿,供銷社和南海商隊的隨行也發現了不少的漏洞,以及集體工坊中的律令,臣等想召集商人征求他們的意見,再次修訂律令!”
“可行,那就放在拍賣會之後,和財政的問題一並舉行了,此事依舊由戶部負責!”
“第二件事兒就是賑災的事情,據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布政司稟報,以及錦衣衛、巡查禦史核查,三個布政司大旱嚴重。
陝西漢中平原雖然能豐收,但與關中平原隔著秦嶺,雖然有五條道能通達,但運輸成本太高了,不如留在漢中。
如此西進可到隴右,東下可乘船南下襄陽,遠比秦嶺這邊方便。
臣等商量之後,一致決定今年入冬前在兩地開倉放糧,以平糧券的形式發放,不管性彆、年齡,每人每月十五斤。
另外八歲以下孩童和六十歲以上老人每月可以再免費領取五斤白麵。
此法一直延續到明年三個布政司的小麥入倉之後,視收成再決定是否繼續出售。”
不待崇禎回應,畢自嚴繼續道:“陝西最為嚴重,達到了《周禮》荒政等級中的二級,所以臣等衡量再三,結合各地的物價等,
最終決定陝西平價三成,山西次之,平價四成,河南再弱,平價五成!”
“可以!”
崇禎點了點頭,此事是在南京之時就已經議定的。
為什麼是低價售出而不是直接開倉放糧?一是儘可能的釋放出百姓手中的餘錢,逼著他們想辦法,而不是等著賑災,否則多少糧食都不夠災民們分的。
尤其是現在商事推動帶動手工業的發展,也算是變相的以工代賑吧。
二是將當地富商手中儲備的糧食給逼出來。
朝廷若是免費賑糧,那麼大明境內富商手中的三千六百萬石糧食怎麼辦?讓他們也免費捐出來嗎?肯定是不可能的。
會腐爛嗎?自然不會,大不了釀成酒,雖然風味和口感上也難以與傳統的糯米、黍米等原料釀造的酒釀相媲美。
但與糯米釀造的酒勾兌,密封放上幾年,依舊是好酒。
若是朝廷以平價售出,那麼富商自然也會賣出來,雖然會虧上一些,但符合朝廷的利益。
其次,就算是朝廷賣給百姓,這筆銀子最終也會以各種方式返還給百姓,例如棉花、南水北調的那些水車、大災後的種子等等。
一念至此,崇禎看向群臣,低喝道:“張廷登、李若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