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品胸膛中有一股躁動。
雖然現在也在年紀不小,早過了那被人忽悠哄騙的年紀,不過梁川三言兩語還是擺平了趙小品,讓他死心踏地地跟著自己。
這不叫擺平。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價值觀世界觀都會變化。
特彆是最底層的這些人,一但讓他們接觸到新世界,他們會比那些在溫柔鄉中驕逸的人更加果敢。
梁川在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而他將親手幫助建造這個世界。
如果這個宏偉的計劃實現了,將來,也必將在書上一道留下濃重彩的一筆。
他們乾的這一行,百年之後,往往宅第之主已經不在,屋子卻百代相傳,北方不行,南方少戰亂,確實可以實現。
這座海外的城鎮,或許可能將流芳百世。
可是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彆說越超清源,就是把清源搬過來,就幾乎不可能。
首先,這建造城鎮的錢從何處而來?
當初山本與慕容潮合力進攻清源,在清源造成破壞之後,整條清源大街也是由趙小品承擔起了重建的工作,雖然當時他僅承擔了一部分的建築修複工作,許多大建築由清源本地的工匠攬走,當時梁川想全部給趙小品去做,但是當時的清源主官趙惟憲並不同意,他也有自己人,這麼大的一塊肥肉,大家都盯著,又不是他一個外來人能拍板的,自然最後大家分而食之。
趙小品雖然被梁川推薦到汴京,有參與重建幾座大殿的豐功偉績,他們還有朝廷工部欽發的禦令,這一道手令,成了這些年螺城師傅最大的招牌。
不過,搞建築自古以來就是暴利行業,什麼產業也比不上搞房地產,大家都想賺錢。
清源之亂中,趙小品就大顯了一次身手,最主要的就是在清源建造起了兩座地標性的石塔,一躍成為所有人都矚目的大地理標誌。
汴京一趟螺城師傅的建造工藝與石匠技藝終於得到了世人的認可,清原源重建之後,他們的能力與聲望更是達到頂峰!
但是眼前的工程太浩瀚了。
梁川給了他無數的勞動力,雖然讓趙小品提振了一絲士氣,但是趙小品還是憂心忡忡。
這工程怕是要他們一代人的時光呐!
而且這事如果沒做完,他們能離開夷州?
梁川已讓人去接他們的親屬,以後這裡就是他們的家。
什麼,螺城師傅們愣住了。
他們,難道回不去了。
倒不是梁川不想讓他們回去,隻是眼下這幾年,夷州還沒有絕對平定之前,梁川不可能讓他們走。
黃金山的事爆發之後,梁川就讓蘇渭與吳用加強了對手下人的管理!
誰都不想把這千秋大計掐死在搖籃當中。
夷州的事現在還在封鎖當中,山本一死,便沒有海上的敵人,誰會千裡來夷州找梁川的麻煩,不會有的!
就怕大宋朝的那些個狗官呐,萬一朝廷聽了這些狗官的饞言,大興王師過來,那就真是一場血戰。
不過嘛,這種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幾年時間嗎,倒是問題不大。
趙小品問了梁川一句,要是他想他娘了,能不能回去。
梁川也感慨,咱們多年不見,有些生份。
當年的趙母還在萬達商會為梁川當過一段時間的廚娘,論起來,梁川也受過人家的恩,怎麼會去做那等無情無義的事。
趙小品不是想逃,隻是放不下這個老母,生平一事無成,總不至於到了這最後的時刻,也算人生小有所成了,拋下老母不管了。
螺城的師傅一開始倒也很反感梁川限製他們的自由,可是呆了幾天他們發現,這裡的日子好像也不錯。
沒有官府,沒有其他人,小鎮的土地極多,在這裡可以安居樂業!
人這一輩子圖的什麼,還不是能安生過日子!
螺城的師傅也不是什麼世外高人,他們也是靠著小米白粥過日子,在哪裡過不是過!
這年代匠人的地位其實並不高。
甚至他們的飯食還是主雇家給的,乾活隻是讓他們餓不死,幾年他們也難碰上一位像梁川這樣出手豪綽的主家,可以給他們大發工錢。
人就是這樣,一但碰上更好的,他們的記憶就差了許多。
梁川已經想好了,對於打狗鎮的規劃。
第一個就是改名,也不改回當初那個平埔的俗名,他自己取一個名字,就叫鳳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