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層趁著民間對登月帶來的航天熱度,今年適時的正好擴大了相關專業的招生目標,以及大boss親自站台,在每天最硬核新聞檔中,用了101novel.com分鐘來闡述國家航天發展戰略計劃,其實就是在用這些事情來證明著他們的支持力度。
看新聞,看報導中,經常會說某地發展某項產業,當地政府是給政策給優惠給扶持,政策是一個大整體的說法,其具體內容通常是專項貸款,土地審批和稅務上的減免優惠政策;而扶持則是一種傾向性的政府采購,以及補貼優惠的扶持搶占市場這些手段。
這種政策不用噴,世界各國都有,燈塔睡王為了扶持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禁止賽裡斯生產的電動汽車進入本國市場外,還對歐羅巴盟友生產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額關稅,甚至給本國生產的電動汽車每輛補貼7000刀勒的優惠政策。
不過那檔19:00新聞說實話,看的人並不多,主要裡麵的內容比較枯燥乏味,老百姓很少有人會去看這檔新聞。
但是對於搞金融經濟的,以及一些大企業高層,還有體製內的官員,那這檔新聞是屬於必看的內容,他們靈敏的經濟嗅覺和政z嗅覺會敏銳的察覺出國家的政策走向和發展方向變化。
有了政策說明高層是要準備決心花大力氣做這件事,對於搞金融的,資本就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迅速向某個產業或者方向流去。
就像這次大boss的講話一出,已經上市的微星科技,和另外兩家民營航天企業的股票立刻連續五天出現漲停,而一些航天局旗下的上市企業股價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大漲,雖說資本不是什麼好玩意,但資本都不傻,它們會用腳去選擇最有潛力和盈利的項目投資。
除了政策扶持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政策也不能忽視。
某位影視大佬扮演的優叔曾經在某部電影裡說過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有了配套的的產業,有了相應的政策,工廠建立起來了,專項貸款也弄出來了,甚至扶持性的訂單合同都已經簽好了,結果一看
——臥槽,人呢?招不到人啊!!
高層放開航天相關專業的擴招,就是要加速這部分的人才培養,從人力資源和人才培養方麵給航天發展添磚加瓦。
雖說擴招會造成這個行業的內卷程度,但是不內卷……指望毫無壓力,每天混吃等死就能過上好日子的人去發展科技嗎?
最近這些年燈塔從懂王開始,就圍堵賽裡斯的發展,懂王在前任觀海的基礎上不僅加大了對賽裡斯的製裁,還搞了製造業回流,以及撤出賽裡斯投資;除了大力扶植本國製造業外,還扶植賽裡斯周邊的白眼狼和白象等國,希望這些國家承擔起產業轉移後的重擔。
在一段時間裡,賽裡斯國內無數公知母豬拚命的吹噓這兩個國家,好像用不了多久,這兩個平均人口更年輕的國家就能取代賽裡斯,利用人口紅利成為下一個世界製造的中心。
可是幾年過去,結果呢……
賽裡斯依舊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國,而當年吹噓的白眼狼,已經深陷地產泡沫和後續乏力的狀況。
至於白象,掌權人魔笛老仙即便是換了個國名巴特拉,依舊沒能改變其國運,該拉胯的依舊一如既往的拉胯,工人懶散,動不動罷工甚至打砸國外投資工廠,再加上連高層也經常在動歪心思,白象掙錢白象花,一分彆想帶回家。
各種坑蒙拐騙外資企業的事情頻發,而且還不是隻針對某一個國家,甭管你是賽裡斯雜糧手機還是小日子高鐵,囊棒子鋼鐵和燈塔可樂,到了白象這,就得乖乖的把掙到的錢全吐出來!主打的就是一視同仁雨露均沾!
這兩個國家出現這樣的境況,其實眼明人,稍微有點腦子的都能看看出,這兩個國家的結局注定如此。
這裡不談這兩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發展思路方向有啥問題,也不討論土地、以及人口文化中的種姓和階級固化問題,單從一條,就已經知道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科技上限能到哪一步了。
——這兩個國家都缺乏足夠多的高素質人才。
白眼狼還算好,在被賽裡斯摁著打了十年後,國內終於有清醒人知道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主動北上求和,然後有模有樣,開始學起了賽裡斯搞革新開放,很多文件、政策甚至改個名字就直接刊發了。
其中對基礎教育方麵,白眼狼也是學的有模有樣八分像,這給它這幾年承接產業轉移中帶來不少好處,畢竟工人和賽裡斯人一樣吃苦耐勞,而且也受過完成的基礎文化教育甚至是專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屬於將人口紅利真正轉換成為了發展紅利。
但是它那一億人口的體量還是沒法支撐起龐大的製造業,隻能說,承接賽裡斯部分溢出的低端加工產業混口飯吃,還是能混個肚肥皮圓。
可白象呢,他們種姓製度的天生禁錮性,以及國內政策的特殊性,特彆是對文化教育上的各種奇葩政策,讓這個國家的人口紅利變成了一個偽命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基礎教育是一個國家的長期政策,但是白象在這點上給出的做法很奇葩,要求低到令人發指的可怕。
有些邦甚至規定,隻要是會寫自己的名字,那就不屬於文盲。
可就這樣已經放低到近乎無下限的標準,白象國的文盲率至今依舊高達3成!
一個教育基礎如此薄弱的國家,又如何在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的路上走更遠呢?
而賽裡斯不同,早在建國後不久,全國就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讓全國的識字率得到顯著提高,而且這麼多年來,基礎教育一直貫穿著整個國家建設的脈絡沒有放鬆過。
到了改革開放時代,大量有小學、初中,高中甚至職業技術學校的年輕人正好迎合上了爆發增長的工業建設,國外資本驚訝的發現,賽裡斯擁有著世界上最好的工人,他們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又善於學習和自我創新。
雖然這一段曆史其中也飽含著無數工人的血淚史,可工業發展就是如此。
而進入新世紀後,賽裡斯大學開始擴招,無數高校開始擴張自身的規模和建設,吸納著眾多的學生進入象牙塔。
不管裡麵有多少濫竽充數,或者是野雞學校,但擴招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全民的素質教育和平均教育程度在提升;而弊端就是內卷開始殘酷化。
很多人都討厭內卷,但彆忘記,這個星球,甚至這個宇宙都是帶著殘酷競爭法則的,身體瘦弱的幼崽會被一胎同胞的兄弟姐妹擠掉位置搶不到奶吃,就連植物都懂得要努力攀高來獲取更多的陽光,連動物和植物都需要內卷才能獲得生路,何況人類呢。
就是靠著這殘酷的內卷,創造了無數優質企業和強者的誕生,他們在和同行的競爭中經曆無數磨礪和鞭策,能走到後麵並站在最前排的,都是卷王中的卷王。
國家高層有意識擴招航天領域方麵的招生,其實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和準備。
也正得益於這個時段的擴招,在未來數年後,國內航天領域在各星球上攻城略地圈地盤時,無數優質的人才源源不斷的在往這個領域內注入大量新鮮的血液,這才支撐起了那個時期瘋狂的擴張。
未來的規劃和發展加速高層已經鋪好鋪墊了,近期的發展加速步伐也不會停下。
時隔半年後,第賽裡斯二批登月隊伍於七月中旬出發了。
和上次一樣,這次登月隊伍也是六人編製,但不同的是上次的六人這次都沒有參加,而是換上了新一批人員,搭配也是老中青組合。
很多國內觀眾看到這次人員中沒有章成銘紛紛直呼遺憾,但也都能理解,畢竟好事不能讓一個人獨占。
發射流程和第一次差不多,也是在西北的火箭城連續兩天發射兩組神舟天梭飛船將六名航天員分批次送入上次返回的臨時艙段。
但取消了由遠征十八號發射兩百噸的大型環月軌道艙。改由遠征十七號發射一個加長玖爪對接艙和一個裝滿各種生活物資的貨運艙段上去。連同帶上去的,還有兩台新的玖爪工作機;以及一套神秘的裝備。
不僅帶了新設備,還有一枚普羅火箭則發射了兩艘天舟2號飛船。
這兩艘天舟飛船和臨時艙段對接完成組合體後,登月小組並沒有直接出發,而是開始變軌。
這次的變軌不是普通的抬升軌道那麼簡單,而是橫移變軌,也就是改變了傾角環繞軌道,使之和賽裡斯的空間站完成並軌。
並軌的目的就是為了兩個大家夥對接。
上一次不並軌,是因為擔心總質量幾百噸的登月總艙段對空間站產生影響。
但這次,空間站上已經新增加了兩百噸出頭畫天反應艙這個大秤砣,本次過去的登陸總艙段質量又僅為一百多噸,兩者對接不會有任何可擔憂的。
之所以要進行對接,是登月設備需要在空間站這裡
——加油!
額……好吧,是加燃料!
登月艙段、登月設備目前使用的燃料已經全部都是液態膠基燃料,既然液態膠基燃料的產地是太空……
沒道理還要浪費錢把它運下來再送上去啊!!
再加上有畫天反應艙這個秤砣了,以前的擔憂已經不存在,在空間站這裡加滿燃料後直接飛向月球不更經濟實惠嗎。
這就是為啥要打兩個空置的天舟2號上來的原因了。
這兩艘天舟2號經過改裝,並不作為下行的貨船作用,而是將要長期在藍星空間站和環月空間站做油罐車的作用,就是給今後登月飛行器往返燃料保障。
完成燃料補給後,兩個大家夥在太空中分離,登月艙段點火,在空間站的‘注視’下,再次向月球遠征而去。
間隔半年再次展開登月行動的速度不僅讓世界震驚,同時也讓不少賽裡斯國民吃驚,上次登月的驚喜還在消化中,這麼快又登月了?
不過這次登月和上次不同,這次登月並沒有像上次那樣有實時直播,這讓觀眾和網友們都有些失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隻是觀眾們的這種反應其實就是官方想看到的。
這次登陸行動實際上是第一次登月的備份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