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每條氦合零鋼使用的氦3達到一個最佳平衡就可以了,不必要一味的追求單體金屬中的氦3含量,我們需要大量的戰艦,還需要大量的氦3作為能源,消耗量是巨大的。”
“開源節流,增加氦3的產量,減少氦3的消耗量,這個沒問題!”
杜老非常認同章成銘的判斷,雖說軍用品通常不會太講究能耗這個指標,但這也是相對而言的,消耗過大也就意味著對後勤的壓力增大,也會對生產帶來壓力。
戰爭本來打的就是生產和後勤與消耗之間的平衡比,用百萬噸的消耗能乾掉對方的戰鬥,卻消耗掉上千萬噸的資源……那這仗如果不是戰略性的勝利,那從成本考量上這仗就是失敗的,當年小日子的海軍,哪怕再打出幾個漂亮的偷襲珍珠港,哪怕是中途島海戰連贏三回……
未來也會被燈塔國龐大的生產力和資源給拖死、堆死!
因為小日子的鋼材、煤鐵石油等等資源,幾乎都是從海外運到本土後再生產的,其成本遠比可以直接在本土從原料到生產都一條龍完成的燈塔高很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最後一條……杜老,知道我為什麼留你下來,並且告訴你偽重力這事嗎?”
聽到這話的杜老手中的筆頓時停了下來,不解的看著章成銘。
是啊,我特麼的隻是一個材料學的院士,你跟我說偽重力這方麵的東西乾啥?這好像……是屬於藍星物理學科裡麵的吧……
“因為你會是第一批接觸到氦合零鋼的人,我需要你幫我用最快的速度,測試出最合適的配比,以及通過實例,來和我一起摸索出一個合適的重力球的設計。”
杜老明白章成銘口中那個重力球指的是什麼,就是裝滿氦合零鋼的金屬球體。
“剛才的資料結果你也發現了,我們不可能在一艘飛船上使用兩個重力球的設計方案,需要一個馬上計算、設計出一個最佳的重力球體積,通過它的產生的斥力來形成一個初步的標準,我們需要這個標準,立刻建造出一批用於深空航行的飛船進行大規模的太陽係探索。”
“我明白了。”
杜老立刻明白了章成銘的意思。
這是要儘快的找出一個標準,然後圍繞著這個標準建立一係列的標準設計、生產流程。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了之後的標準化設計,也給後續的生產定下標準模版。要不然你生產6米的尺寸我生產5米的尺寸……雙方的零配件都沒法通用。
隻是看到章成銘讓自己去製定這個標準也讓杜老心中有些波瀾,這可是在未來會在教科書、行業標準上留名青史的機會啊,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居然讓給了他。
和杜老交待完這些事情之後,警衛員小鄭便立刻推著章成銘離開了這裡,因為兩公裡外的設計中心正有著一個問題等著他去拍板。
來到現場,這個設計與施工僅一牆之隔的地方已經鬨哄哄的一片了。
“都彆吵,章院士來了!”
一到現場,章成銘便注意到,此刻現場的人數不多,也就十來人,但明顯分為三撥,一撥是以從船廠過來的那些技術大佬,另一撥則是船舶設計院的設計師,而航天局的那幾位……則埋頭不說話。
快速了解一下情況,章成銘便知道這裡在爭論著什麼。
艙門!
不管是在水中遊弋的輪船、還是在地上跑的車輛,甚至是在太空中飛行的飛船飛行器,隻要是涉及到載人,都需要設計進出的艙門。
如果是潛艇、或者水下工作的船舶艙門,通常會通過橡膠或者其它什麼物質作為襯墊介質,在艙門關閉鎖緊的同時,利用強大的壓力更好的完成船體的密封。
但在太空中飛行的航天器就不同,因為對著太陽曬的時候,航天器的溫度能升高到零上一兩百度,轉到陰影麵後,航天器的溫度又能下降到零下一百多度。
如果使用橡膠這種材質,短時間使用還沒什麼大問題,但長期使用勢必會迅速的老化變硬變脆,從而最終失去襯墊密封的性能。
所以按照航天的設計標準,艙門是不能使用襯墊這類介質的,整個艙門和艙座一旦閉合,需要整個環形接觸麵嚴絲合縫形成完整的封閉體。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這種艙門極為靠譜,隻要艙門沒有變形,那麼它就能死死保護內部。
但是這種設計卻招來了船廠施工技術人員的反對。
被推出來的大牛成為了工人們的代表,他毫不畏懼眼前的船舶設計師和航天飛行器設計師從職位還有收入上比自己高出幾個層次,拿出自己和工友們多年的工作經驗據理力爭道
“我知道你們拿出來的艙門產品已經是通過了神舟飛梭、以及雲鶴、雲鹮這些飛行器的多次考驗!但是你們想過沒有,這些飛船和飛行器是什麼量級的?十噸?百噸?你們想到過換成是一艘巨輪的噸位沒有?長期的航行,反複的在不同重力星球上的起降,會讓整個船體反複承受巨大的壓力和扭曲,越是用這樣精細的艙門越是不能保證密封性!”
“而且如果是戰艦,還要考慮戰時的破碎傷害,越精密的東西越是不可靠!”
“最坑爹的,是這種艙門的安裝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工時,這會嚴重拖滯生產效率和進度。”
大牛的理由很簡單,卻也十分合情合理,三條理由精準的打到了設計者們的軟肋上。
這三條弊端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以前的神舟飛梭,哪怕是現在雲鹮雲鶴,都可以不計成本和時效的來安裝處理這些艙門,一個個不僅貴而且安裝流程複雜;如果按照這種方式的話,那麼整艘飛船的生產進度會變得極為緩慢。
至於安全性也是沒說錯,神舟飛梭和雲鶴雲鹮都屬於中小型飛行器,它自身的結構強度足以在麵對巨大過載時保證足夠的剛性強度不發生變形。
可大型船舶不一樣,它需要一定的冗餘度來避免風浪中的各種擺幅,長期如此,拿之前的這種艙門設計標準來要求……
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問題。
隻是設計師們現在知道了自己這個設計上的疏忽,但卻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來應對,畢竟現在不管是航天局,還是星海那邊,都沒有更大、更成熟的艙門產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無奈之下,隻能讓大牛他們先安裝樣船,後續再想辦法處理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看到設計圖的大牛他們更抓狂,這特麼的是什麼設計!!
原來,按照計劃,國內會先建造一批驗證型的大型空天往返兩用的大型船舶飛行器來驗證粒子推進器以及重力球這些裝備的可靠性,同時這些太空船還會承擔太陽係的搜索任務以及一些月球、小行星采礦運輸任務。
時間緊任務重,雙方都需要按時間表計劃來完成進度要求。
但如此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矛盾。
航天局的飛行器設計師們沒有設計過那麼大的飛行器,他們在這方麵的設計經驗嚴重匱乏。
而既然是太空飛船……那麼就找船舶設計院的設計師來設計也還算靠譜,畢竟他們的工作就是設計從幾千噸到幾萬噸甚至幾十萬噸的各種船舶。
可這些人沒有太空飛行器的設計經驗!!
至於那些船廠技術工人,他們生產過無數船舶,可航天大飛船……他們也沒碰過啊!
所以幾方人撞在一起,光各種技術協調都要費不少勁。
原本這事章成銘和航天局的張局第一想法就是把陸英豪給調過來負責這事,但是陸英豪有其它的重要任務沒法騰出手,再加上現場還要處理零鋼以及重力球的問題,也隻能章成銘跑到賽裡斯的西南腹地這裡,坐鎮整個設計建造現場。
聽完三方的苦水,章成銘也感覺有些腦袋大,這些問題哪一個都不是小問題,萬一處理不好,樣船即便能上太空,也會因為這些問題埋下一個個的致命缺陷,一個搞不好,這些大型飛船就不是載人飛船,而是變成了坎巴拉宰人飛船了。
不過大家吵架歸吵架,都隻是對事不對人,畢竟大家的最終目標,還是多快好省的把樣船給一邊設計一邊生產出來。
三方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設計圖!”
既然是飛船上出的問題,那麼章成銘就必須要從源頭去找問題。
很快,設計圖便出現在章成銘的眼前。
樣船設計的很粗糙,因為宇宙飛船不是靠翅膀飛翔的飛機,也不是漂泊在水麵的傳統船隻,所以不用考慮什麼流體力學。
直線條的長方形、立方體外形不僅易於生產,還能最大化利用內部空間。
甚至為了減少工藝需求,章成銘甚至都不允許設計師使用曲線尺這種東西。
開玩笑,一塊平整的鋼板鋪設上去就直接焊接,不比還需要拉到軋機上慢慢來回碾壓加工出曲麵來得更快當嗎。
所以秉持著這個簡單粗暴的設計理念;
一個長寬高比為4:1:1的奇怪比例,外形各種直線線條充斥著整個外形的奇怪盒子,便出現在世人麵前。
這種奇怪的造型讓所有人一致吐槽,但卻也無可奈何,誰讓時間這麼趕。
喜歡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