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對章成銘所說的信息是充滿了各種遐想。
成百上千個聚變反應堆會是怎樣的場麵?
按照大蔥省這個巨型反應堆產生的發電量……
這尼瑪就能讓整個全國的發電量提高近一半!
不過說實話,沒用一年,所有觀眾這才知道,章成銘‘騙’了他們,因為章成銘所說的成百上千,隻是單純的指火電站的改造項目,但根本沒有涵蓋新電站、以及各鋼廠、飛船建造中心、新電池工廠這些現場安裝建造的各種大中小型核聚變發電站。
也就是說,光是把這些額外的核聚變反應堆、大小獨立電站統計一遍,就將近數百個之多!
更不用說,像太空飛船、戰艦上自身作為動力能源的核聚變反應堆,也沒有計入章成銘的爆料中。
有人初步估算了一下,章成銘這次的爆料,至少‘瞞報’了一半以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年後,得知真相的觀眾們就開始流傳一個梗,用的就是章成銘這次的新聞采訪表情包,而配詞也很簡單:
“我說的是成百上千哦……”
這個梗就是用來揶揄調侃我說的數字你千萬彆以為是這個數字,而是要比這個數字多很多,甚至多幾倍幾十倍的哦……
也正是因為觀眾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這個核聚變反應堆的數量梗上,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建設如此海量的核電站,就是在給未來的飛船戰艦大建設做提前的能源準備。
沒有充足的能源,根本無法支撐起後麵的暴兵時的能源需求。
而章成銘所爆料出來,加速航天飛船,以及星際航行計劃也讓無數人是浮想聯翩,會是怎樣的星際航行呢?
【我個人判斷,會在10年內徹底拿下整個廣寒省,然後基於廣寒省向外,拓展火星和還有對整個小行星帶的全麵探索和資源開發,期間對木星和土星的多顆衛星進行全麵勘察,最後建成延伸到木星和土星環繞衛星上的開發基地。】
這是一位網友自己猜測出和估判的星際航行計劃路線圖,他的這個估判得到了大多數網友的認可。因為不管從已經展現出來的能源技術路線圖,和已經在6月22日開始出征的火星全麵勘測行動,還有正在進行的小行星資源搜索與攫取,這個發展思路確實沒有任何一點問題。
雖然官方沒有對這位網友提出的發展路線規劃進行評價,但官方不予評論的態度,在很多人眼裡其實就是一種回複:
默認!
這樣說也沒錯,從某種意義上,這位網友猜的還真猜中了兩個關鍵點上。
其中一個就是月球。
月球作為距離藍星最近的衛星,不僅自身個頭大且重力低,自身除了氦礦之外還擁有豐富的鈦鐵礦以及其它豐富的稀有礦物資源,是藍星未來最重要的能源和飛船的生產基地。
開發好一個月球,就相當於開發好未來的太空發展基地。
另一個,就是小行星帶的開發。
就目前章成銘所探索的不到1的小行星帶資源中,就已經發現了多種藍星稀缺的礦物,這相當於就是給月球生產建設基地的最好互補資源區。
甚至小行星帶中,也有穀神星這樣直徑九百多公裡的矮行星,這樣大的矮行星,不管是重力上還是體積上,都已經能夠再支撐起一個前哨基地來進行太空生產。
至於他所猜測的火星和木星土星的衛星探索方麵,他的猜測隻能說偏差較大。
就目前所得到的各種信息資料來看,火星並不太利於人類作為基地使用,雖然它個頭體型不錯,且地表上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稀少氣體,甚至有可能有水冰,但火星上缺乏氦礦這一先決硬傷條件,就使得火星甚至不如穀神星這種矮行星重要。
畢竟自身解決不了能源問題,那麼就需要外部持續不斷的給它供血輸送大量的能源,那既然都需要萬裡迢迢的送各種能源了,為啥我不送到穀神星這種既有能源礦,也有金屬礦的小行星帶上呢?
至於土星和木星……
這兩星球雖然個頭確實夠大,但坑爹的它們倆是氣態行星,上麵無休止的劇烈風暴和超高壓甚至能把氫元素壓成金屬氫……
這種星球連?體生命都敬而遠之的,可見這種氣態行星著實沒有太多的利用價值。
當然,也可能是?體生命的文明科技等級還不夠,無法能夠正常開發和利用這種氣態行星吧。
不過它們倆的衛星雖然足夠多,且還有木衛四這種富含冰礦的水資源衛星可供人類開采使用,但這些資源是基於以前人類隻能用化學燃料進行星際旅行中的補給需求。
現在賽裡斯已經掌握了粒子推進器發動機這種低工質消耗的技術,原本需要一兩年甚至三四年才能飛到的路程一個多月就能完成,這樣的補給站就顯得有些雞肋了。
同時在小行星帶上,也發現了富含冰晶的小行星,完全可以在小行星帶上利用這些小行星既開采礦物又補給水、食品等資源,用建設這些補給站的資源去集中開發小行星帶的前哨基地不更香嗎?
而且章成銘已經定下了未來的技術路線,正在努力攀爬?體生命的引力射線捕捉加速技術,各種技術發展路線圖上,如果這倆行星上的衛星沒有足夠讓人眼前一亮的稀缺礦物……
大概率是不會進入開發名單中的。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一個暑假中,賽裡斯的各種宣傳戰組合拳是一套接一套的打出來,一連串的新聞宣傳戰讓這個暑假的網絡上是熱鬨非凡。
就這樣,這個暑假很快進入到八月。
八月初,和去年一樣,航天器飛行與控製專業的學生提前入校……或者說是入伍,開始了屬於他們的軍旅生涯。
而沒有入選的應屆學生,則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另外的專業。
其中和去年一起開設的‘航天器設計建造與施工專業’依舊是今年的大熱門專業。
通過一年的了解,目前這個專業確實和傳聞的一樣,重點學院培養的學生傾向於設計方向,而211以及普通高校,則更傾向於實際建造施工這個方向。
但是經過這一年的學習,一個新問題出現了,而這個新問題,恰恰改變了不少人的報讀方向,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某航專,這個學校雖然隻是頂著一個航專的名頭,但得益於自家培養出來的一位優秀學生,這幾年在賽裡斯各高校中是拽得二五八萬一樣牛叉,特彆是前兩個月,先驅3號船長爆料這位優秀學生更是成為國家院士,以及名譽國士的殊榮之後,這個專科學校在今年招生時甚至敢和一流名校掰下手腕搶各地狀元榜眼探花這些優質生源。
作為航空航天類學校,它去年自然也開設了那兩門新專業,
不過今年,讓這個學校再出一次風頭的不是飛行與控製專業的那群學生兵,而是自家的一批建造與施工專業的學生。
“左舵三,艏傾歸零,全車推力降至30”
“明白,三左舵,歸零艏傾,推力下降至30,全車降低。”
隨著艦長的號令,舵信兵用稚嫩的聲音快速的打亂詞句順序進行複令,這是航船操作的一個特殊的語言方式,操作員複令一個是通過回複告訴指揮官他聽到了命令,而打亂詞序就是在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表示自己正在操作,如果操作錯誤或者指揮官聽到複令時發現操作員錯誤,就會立刻指出錯誤。
“全車停車!拋控製纜!”
“明白,停車全車!控製攬拋出!”
飛船在艦長準確的指令,以及舵信兵的準確操控下,飛船下方的著陸腿內部拋出四根鋼纜,下方的玖爪用機械臂的鉗夾抓住鋼纜後迅速放入地麵絞盤中。
很快,在地麵絞盤慢卻有利的轉動下,天空中的這艘趙雲號戰艦,慢慢的牽引下降完最後的三十米,緩慢且平穩的降落在月球二號建設基地的停機坪上。
這麼麻煩也沒辦法,藍星和月球上的引力差異有些大,而四台姿態輔助發動機最小推力又不夠小,很容易造成推力大了又重新飛上天,隻有用這種地麵輔助方式來進行協助降落。
不過如果是其他星球,或者地麵上沒有這種輔助降落設備,那麼飛船或者戰艦,就不是拋出鋼纜了,而是直接發射帶著鋼纜的錨釘,直接讓四根錨釘牢牢的紮進地裡,然後用飛船著陸腿裡的自帶絞盤慢慢的輔助完成著陸。
“反應堆降至最低功率怠車,輪機長帶人檢查船體一切裝備,水手長安排人員協助物資搬運,完成後全體清點人數下船!”
隨著艦長一連串的命令下達,水兵……或者叫戰艦兵們露出開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