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體轉向!進入作戰姿態!”
“轉向艦體,作戰姿態……進入!”
有些人確實天生就是來麵對各種大場麵的,王晨檳雖然是見習舵信兵,但刻苦的訓練使得他的操作得到老兵和艦長們的一致認可,在其它舵信老兵的默許下,王晨檳居然在這樣重要的演練階段榮幸的成為了主舵手。
隻見他手腳聯動快速操作四個輔助液體火箭發動機,四台發動機朝著不同方向噴出巨大的推力,飛船艦艏繼續下傾旋轉,然後再挑戰四台發動機的噴角,迅速扭轉身體,最後再不斷的調整各自的角度和推力。
當飛船屁股對準前方時,整個飛船的姿態調整基本完成,沒有多餘的動作,也沒有額外的修正動作,這個轉向是一氣嗬成完成的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漂亮!”
不光是己方戰艦,甚至在遠處的‘敵方’戰艦指揮官,在看到趙雲號完成如此漂亮的快速轉身動作都不禁內心發出一聲讚許。
因為電漿炮是和粒子推進器是同一個設備,這雖然極大的能縮減整個飛船的尺寸和體積,但也帶來一個極為坑爹的問題——
每次攻擊都要進行轉體動作,而一旦轉體後,飛船想要繼續加速就隻能依靠飛船的四台火箭發動機進行輔助加速,這時候的速度基本上就隻會保持轉體前的速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除非……
粒子推進器直接向前開啟進行劇烈減速。
不過通常不會這麼乾,先驅1號曾經做過這樣的測試,巨大的減速讓每個人都感覺巨大的慣性和減速兩股力量在身體上拚命對抗,身上的安全帶如同剪刀一樣試圖將自己給撕碎。
“轉向完成!請求轉換操作位!”
一直監督飛行姿態的副艦長一見王晨檳完成轉向動作立刻彙報艦長。
雖然艦長也在注視著王晨檳的動作,但他並沒有乾預副艦長的舉動。
這是艦船上的一個傳統規矩,重要崗位都有經驗老道的監督軍官隨時監督操作手的動作,特彆是潛艇極速下潛、上浮這種階段,通常都會由副艦監督整個過程,避免出現操作失誤造成潛艇損毀。
“允許轉換操作位!”
艦長的命令一出,艦船裡的很多人,包括艦長都迅速的轉動了自己的座椅,變換了一個朝向。
王晨檳立刻翻開手邊一個亞克力蓋子,用力扳動一個聯動金屬杆,金屬杆將多枚定向開關全部統一轉到另外一個方向。
指示己方這邊的綠燈立刻全部變成了紅燈,而另外一個方向的一排紅燈,全部變成了綠燈。
這說明,從這一刻開始,王晨檳這邊的操控設備不再具有飛船的控製權,此刻飛船的控製,全部交給了另外一邊的控製台,也就是麵朝另一頭,也就是電漿炮推進器的舵信兵控製。
這樣的轉換其實就是為了適應飛船攻擊和推進的調頭轉向帶來的人體方向感偏差。
畢竟剛剛王晨檳是麵朝船頭的,但完成180度姿態大轉向後,飛船現在是屁股……也就是推進器電漿炮朝前的狀態,王晨檳自然變成了麵朝屁股方向了。
如果此時還是王晨檳來控製飛船的話,那麼他的一切飛行操作就是要和之前是相反的動作。
艦長要船體艦炮左轉10度,王晨檳就要向右控製飛船轉向,船長要飛船艏傾向下加速,王晨檳就要把操縱杆上拉並操作加速後退……
很容易搞暈吧!!
確實容易暈,畢竟王晨檳此刻的朝向是和飛船姿態方向完全相反的。
所以在這種時候,為了避免舵信兵出現命令上的操作完全相反錯誤,一旦完成轉向,就會由另外一邊的舵信手來直接操作。
而在指揮艙裡,一左一右設計安裝兩套控製區看似有些累贅,直接安裝一個可旋轉變換方向的操控台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
王晨檳他們的控製座椅也是可以轉向的。
但是軍用品往往要考慮戰鬥時的戰損冗餘考量,如果一旦一套設備出現破損、故障……
那還真不如上兩套設備。
不過轉移飛船操控權的王晨檳也不是就沒事可乾,那邊接管了飛船的控製權,而火炮和兩側副炮的控製管理權就轉到了自己這邊。
這是戰鬥滿員時的優勢,一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讓專心控製飛船的舵手去分神還要管理火炮和攻擊目標這些事情,隻會造成注意力分散遲緩他的操作速度,特彆是非軸向攻擊設備和多樣化武器設備,例如武裝直升機、重型多用途戰鬥攻擊機,這些飛行器就喜歡用雙人,一個專注飛行,另一個則專注尋找目標、並且選擇合適的武器來發起攻擊。
“準備進入敵方火力射程,航向三五兩,艏傾四度。”
“明白,三五兩航向,四度艏傾。”
隨著周艦長的新指令,全員的呼吸越來越緊促起來,因為他們都能瞟見,自己即將進入那個紅圈。
這個紅圈就是對方電漿炮的火力有效射程,一旦進入這個圈,自己就會遭受對方的攻擊。
但是己方卻沒法進行還擊,因為按照演習流程規定,彆看對方也是華山級戰艦,但導演部判斷對方的艦炮要比己方更大一級,因此對方享有更遠的有效射程。
王晨檳也有些緊張,因為不用專注操控戰艦,他還能眼睛不時的瞟向中心台的方位3d圖,判斷著己方和敵方的數量、距離還有速度和各自的位置。
目前是敵方三艘戰艦,按照導演部的設定,其中中間那艘是主戰艦,其火力要比自己猛一級,而另外兩艘和己方屬於同級彆戰艦,也就是說,屬於一大兩小的標準主、輔配置。
而己方這邊彆看有四艘,但是卻都屬於同標準級戰艦,要想攻擊到對方,就必須要承受著被打擊的風險,在進入紅圈敵方射程後,拚命向前推進,直至進入綠圈之內才進入己方攻擊範圍能發起反擊。
當然,進入綠圈並不代表著就安全了,那同樣意味著自己也進入了對方另外兩艘戰艦的射程,如果一旦對方集火……以電漿球的速度,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戰艦打成篩子。
而己方其它三艘戰艦呢?
張合艦、李典艦還有曹洪艦這三艘戰艦分彆位於另外的三個方向,呈一個分散包抄陣型在向敵方兩側進行迂回發起攻擊。
這也就是為啥趙雲號先到月球後要落下去修整幾天的緣故。
一個是故作迷陣,消耗對方的耐心和精力,長時間的調動對方的神經保持緊張狀態。
同時第二個原因就是等這三艘飛船繞一個大圈,來完成一個大大的繞行中的加速減速,並形成這樣的包圍夾擊圈。
此刻張合艦、曹洪艦分彆位於敵方左右兩側,而李典艦和自己趙雲艦處在較為中間的位置,但是卻有著上下兩個將近上萬公裡的高度差。
如果沒概念的化,就拿個地球儀,把賽裡斯轉到正對自己的位置。
地球儀的中心就是敵方三艘戰艦的位置。張合艦、曹洪艦分彆處在左右赤道的兩端,而李典艦則位於澳袋鼠這樣的位置,自己趙雲艦則是位於安南國一帶的位置。
至於四艘戰艦為何要這樣分散攻擊?
王晨檳腦還中浮現出上次演習的畫麵。
那是因為在上次演練演習中,負責進攻方的五艘戰艦,集中在一起愣是沒衝破對方三艘戰艦的攻擊防禦圈。
那次演習中,那五艘攻擊方戰艦也是繞了個大圈,不過是繞著月球和藍星飛了一個大圈,將五艘戰艦加速到了一個極快的速度,從遙遠的方向直接衝向防禦的三艘戰艦。
速度雖然是快,可指揮官忘記了,在以圓心做運動的所有物體,越靠近圓心點的物體,其運動幅度會越小。
三艘防禦方戰艦迅速調整戰艦角度,在進攻方進入主戰艦主炮射程後迅速開火,這射程占優就是占便宜,連續數炮之後,當即便‘打’得進攻方被判定一艘戰艦損毀一艘受創。
剩下三艘利用戰友的傷亡爭取到了時間,衝到了綠圈範圍剛準備開火,就被防守方另外兩艘戰艦配合主艦瘋狂集火。
直接就把剩下三艘戰艦打成了一個半身不遂,又是兩艘被摧毀。
最後一艘也沒挺太久,在最後的集火下也沒能躲過敵方的火力最終被重創,然後……被‘摧毀’在太空中。
這個訓練演練結果讓總參的戰爭研究院巨炮黨們非常欣喜,因為一門口徑、射程都占有上風能帶來的戰術優勢真的很逆天。
太空戰艦彆看個頭大,但四台輔助火箭發動機其實很容易在失重的情況下迅速的調整艦隻的飛行角度,再加上電漿炮自身還有上下左右5度這樣的微調,這就像你開著一台射程遠、威力巨大的td坦克殲擊車,在基本上不太考慮提前量的情況下去炮擊衝向你的敵方坦克。
基本上……隻要圈中對方,以電漿炮的速度那就是一炮一個準!
即便是速度很快又咋滴?
你再快能有電漿炮快?
前麵那四艘戰艦被對方憋屈的給轟爆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哪怕最後一艘戰艦衝過去又怎樣?
那一次,進攻方的戰果依舊是0!!
你彆以為防守方就是傻乎乎的站在那給你打!
彆忘記了,電漿炮和粒子推進器在戰艦上就是同一個玩意,防守方特麼的可以上一秒還在開啟者粒子推進器不斷向後跑,下一秒就特麼的給你來一炮!
期間也可以通過輔助火箭發動機不斷的上下左右的乾坤大挪移,讓你疲於調整艦炮的方向位置來發動攻擊。
可以說,在電漿炮這種武器麵前,真特麼的不利於進攻方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