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等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章成銘也不是神仙,沒法直接獲得更多的信息,隻能笨手笨腳的學著黃添榮泡茶的動作,給自己公司的第一技術大佬續上一杯茶。
說實話,他還巴不得看到這個情況,讓陸英豪在這裡多休息一會。
自從陸英豪來到自家公司後,雖然經濟上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可他一直在追求人生價值的最高點,也讓他一直廢寢忘食的工作,搞得章成銘和黃添榮不得不經常攆著他回去休息,天地良心,他們倆可真沒想這樣壓榨自家的首席技術官。
很快,更多信息也傳回到這裡,當看到趙雲艦如何飄入射擊圈搶占攻擊位置,然後快速的極限轉身後又從先驅1號的追殺火力中逃掉時,陸英豪露出一抹不可置信的神色。
“這個……咱們設計的飛船什麼時候這麼屌了?”
作為設計師之一,陸英豪當然清楚華山艦的具體性能和技術指標,他是軍事外行,看不懂趙雲艦是如何找到破綻和空擋去搶占機會,但是他可是飛船設計資深內行,他當然清楚的知道,趙雲艦此刻表現出來的機動能力,已經遠超過他的設計能力。
就拿那個瘋狂大伊萬來說,他設計時考慮的高速轉彎半徑和現在對方表現出來的實際使用半徑……相差數字很大啊!
“我也沒想到啊,估計就是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了華山級的設計指標以及形成了慣性思路,造成了認為不可能的意識,結果沒想到就被趙雲艦給抓到了這個機會利用上。彆太在意,車廠設計師在設計車輛時,也沒考慮到駕駛員玩漂移啊……”
對於這個結果,章成銘也有些意外和驚訝,但還好腦子轉的快那麼一點,安慰著自家的設計師不要太在意。
這特麼的就是廠家設計生產一輛轎車,說明書上寫著轉彎半徑最小需要6米,結果特麼的你駕駛員,卻一個高速漂移加甩尾原地調頭隻用了不到3米……
聽到老板這樣解釋陸英豪釋然了,確實如此,有些東西還真不能用這種極限使用來作為標準,除非……這玩意本身就是為這種極限而設計的。
隻是腦子飛快轉動幾秒後,陸英豪順著趙雲艦的表現拓進著思路:
“你說,之後的舵手、艦長會不會都拚命練這種特殊的技術動作呢?”
對於這點,章成銘倒沒有否認,點點頭表示肯定:
“肯定會!軍隊裡很奇怪,對新兵隻是要求他們能熟練掌握固有的規定技術動作和技能就可以了,但要想在軍隊裡出人頭地,那些老兵就得自己去琢磨和訓練各種過人的獨門本領,哪個老兵都有自己的絕活。”
“可以這麼說吧,軍隊訓練的考核指標隻是針對普通士兵的,例如導彈從發現目標到鎖定發射,考核標準是要求30秒內完成就是合格,但是在老兵部隊裡,沒進入十五秒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兵。”
說到這,章成銘便想到上次去海軍部隊參觀,在一艘軍艦上隨便哪個士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活,這些絕活,都是他們長期在一線中,用無數次訓練和汗水練就出來的真功夫。
章成銘最後還提醒一下自己的總工程師:
“對於這些極限操作你也彆太在意,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個天賦的,我們不能拿個例來要求其它人,也不能拿個例來作為參考去拉高設計指標。趙雲艦能這樣極限轉身,除了他們舵手牛逼之外,其它人肯定也跑不了要接受大量的訓練,要不然就那一個瘋狂大伊萬,訓練差一點的士兵在這樣大過載狀態下能直接把肋骨給壓斷!”
章成銘的猜測還真沒錯。
趙雲艦能完成這樣的動作,並不是隻有王晨檳一個人這一個多月接受了特殊訓練,而是所有艦員一個沒跑的全部都在下苦功,要知道當時產生的過載,可是一個沒跑的全艦所有人都要承受的!
說到這,章成銘撓撓頭,看著先驅1號的位置又說到:
“不過這兩次演習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巨炮黨肯定勝了,戰術優勢實在太大,如果說堆量黨不管是防守還是進攻,有10種戰術選擇,但巨炮黨隻要按照13,甚至14的大小配置,就能有超過30種戰術選擇,這先天硬傷真沒法打。”
“我明白了!”
陸英豪頷首表示自己明白了老板的意思,不過再看看剛才幾艘戰艦扭來扭去的各種曲線,從辦公室摸來幾張白紙和鉛筆,快速的在紙上畫了一個草圖遞給章成銘。
“對於巨炮艦我保留意見,如果這樣設計你覺著如何?”
章成銘瞅了一眼紙上的草圖,咂咂嘴搓著下巴上的胡渣:
“這個設計啊……說說你的思路。”
陸英豪的設計很簡單,就是艏部增加了一門電漿炮,但是和傳統的同軸電漿炮戰艦不同,它更像是一個大頭娃娃,也就是說,它的艦艏部很粗,粗大的艦艏處不僅安裝了一門同軸電漿炮,而且這門電漿炮還能夠提供更多的轉向,也就是說,這門電漿炮有著更寬闊的自身旋轉角度,來提供更寬的射界。
“通過這兩次演習,已經證明了艦尾安裝艦炮的尷尬,每次攻擊都需要調轉艦身來切換攻擊狀態,這嚴重延誤了戰機。但是這個問題在?礦沒有解決前,這是不可逆的硬傷。隻是我們換種思路,一門巨炮能帶來的戰術優勢是巨大的,那如果在巨炮的基礎上,我們再增加一個優勢呢?”
陸英豪口中所說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大範圍旋轉的艏部艦炮。
想想看,先驅1號現在僅憑一門尾部的大口徑遠射程高威力電漿炮就能取得這麼多的戰術優勢,那麼如果它艏部在迎敵的時候,有著更多火力控製範圍……
那戰鬥剛一開始,趙雲艦和李典艦在都直接處於它的攻擊圈內,那還玩個屁啊!
而且從陸英豪的思路中,也並不是每艘戰艦都需要類似的設計,畢竟現在條件有限。這就像軍隊中的高中低搭配,核心是主力戰列艦,旁邊則輔配有輕巡、驅逐艦等戰艦進行高中低搭配。
這樣的搭配不僅能極大的提高了各戰艦的作戰效能,同時也極大的減輕了戰艦的配置總量。
“有點意思,不過這麼乾的話,對炮台的大活動旋轉精度要求,以及飛船的火控係統要求很大的哦,上次你們光是搞定現在戰艦上用的三個精度圈就差點把你累吐血,一下子擴大這麼大的範圍,這工作量……如果是你想抓這個項目的話我不會批準!”
章成銘雖然同意認可了這個方案,但卻拍死了陸英豪想負責這個項目的想法。
這也沒辦法,這個工程量太大,戰鬥時,不管是敵方戰艦,還是自家的戰艦飛船都在高速運動,而且距離還那麼遠,失之毫厘繆之千裡在這裡真不是誇張的說法。
之前為了搞定大中小三個射擊瞄準圈的火控計算,陸英豪就帶著上百名程序員沒日沒夜的編程計算,光代碼就寫了上千萬行!
千萬彆覺著不就是個火控程序,沒多複雜,拿現有軍艦上的火控程序基礎上改一下不就行了嗎。
對此,章成銘隻想嗬嗬一聲。
軍艦輪船上的火控程序和戰艦飛船上的火控程序其原理是一樣的,這個不假,但是射擊原理是什麼?
發現目標,然後判斷對方速度,然後舉槍列炮瞄準,計算出對方的提前量開火。
很簡單,是吧。甚至電漿炮速度快,太空中又沒有空氣和重力造成彈藥飛行中的下墜和偏移,那設計起來豈不是更簡單?
但彆忘了,軍艦的移動速度是多快?20節?30節?
而飛船戰艦在太空中運行速度是多快?每秒動輒幾公裡甚至幾十幾百幾千上萬公裡的自身飛行速度。
而且如何計算自身飛行速度?戰艦可以通過衛星導航,船體流速,但是太空中呢?星空定位、脈衝星定位要不要重新來一套?
更不要忘了,除了這些先決條件已經和藍星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外,對控製機構的精密程度要求也提高到了一個軍艦幾乎不能等同的高度。
句難聽點的,為啥最中圈的超精度瞄準隻能滿足2度的射擊精度,那是因為電漿炮微調最小齒輪的限製!
一個精調齒輪運動多一個齒距,電漿球飛過幾十萬公裡後距離目標搞不好就相差幾百公裡!
為了獲得最高的精度,程序員除了設計火控程序外,還要和負責機械部分的工程師進行反複的研究和溝通,如何達到最精密最微小的移動控製。
如果換成是普通炮台,壓根不用考慮這麼精密的移動操作,可太空戰艦電漿炮就不同,它必須需要!
最後,在國內多名機械專家、設計師,以及工程材料專家的配合下,直接采用化煉區生產高精度合金,並利用化煉區直接成型後再做最後的精密打磨加工,用無數齒輪的配合微調,這才保證了能有2度的超精射擊圈。
這一套係統還不能用於普通的推進狀態,因為切換到推進的粒子發動機時,就要切換到飛行控製程序,采用較為簡單粗狂的控製機構控製即可。
所以為了搞定這套精瞄係統,陸英豪和眾多程序員,無數工程師們是吃儘了苦頭,這才拿出了能滿足軍方的合格產品。
為此,陸英豪累到住院三天,因為他除了負責這個項目,還有其它項目也壓在他身上。
因為這事,章成銘和黃添榮都深感自責,咱雖然是用人方,但真不想自家的技術頂梁柱出事啊……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章成銘剝掉了陸英豪的多個負責項目,就是怕今後還出現這樣的事。
“這可不行,上次是我負責的,我最有經驗,我不負責這個項目誰負責?”
陸英豪麵對自己的大老板也不示弱,一句話嗆得章成銘一口茶燙嘴。
“想你都彆想!丟給小李去負責,彆什麼事都攬身上,你是人,不是神!而且你身上已經有一個太空城重點任務了,其它事能交給彆人就丟給彆人!明年年初,太空城必須要上去!”
把嘴裡的熱茶吐了出來,章成銘扯過一張紙巾擦擦嘴角上的茶水直接提醒著對方。
被老板提醒太空城的進度條這才讓陸英豪稍稍冷靜一點,比起這個大角度電漿炮,這個太空城……似乎才更重要一點。
就在兩人在商討著新型的戰艦思路時,拉格朗日2點上,又出現了新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