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來了!它升起來了!”
一直將眼睛放在觀鳥鏡目鏡前的孩子嘴裡忍不住叫了起來,而旁邊的那些外國主播們,也亢奮的加快語速劈裡啪啦的在同步播報著現場情況的變化。
隻見重力球頂部的噴氣發動機靈活的扭動姿態,先是向下啟動噴出氣流,慢慢的將自己連同下方的金屬方塊建築物一起緩緩的升到空中幾十米的高度後,這才繼續轉動噴口方向,吊掛著下麵的金屬積木向著園區深處飛去。
“哦豁!!要散霧了!!你們可真有福氣!”
不知道什麼時候,老板也走了上來,隻見他麻利的摸出自己的手機,迅速的點開自己的直播間,對著觀眾們便喊道。
“家人們,你們今天有福了,霧馬上就要散開了,你們馬上就能見到——太空城!”
在現場所有人,以及無數直播間的觀眾中,便看到這一幕。
陽光打在殘留的迷霧上產生丁達爾效應,如同一把把利劍刺破厚重的迷霧,那具重力球,就在這逐漸散開的迷霧中越來越小,但散去的迷霧中,一座小山般的巨型物體,正逐漸顯現出它龐大的身形。
一座長上千米,高度已達近百米的巨型金屬建築奇觀,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而在遠處,還有著兩台重力球,同樣在丁達爾的射線照射下,正在吊掛著相同的金屬模塊向著這個大家夥飛來……
“漂亮!太漂亮了!”
男人的老婆雖然作為女性,對這種機械天生不感冒,但這個時刻,卻也被眼前難得一見的奇景所震撼。
這是集合了藍星地理、氣候的自然美,和人類工業奇跡的工業美集一身的人間奇景,不管是任何人,在看到這一幕時都會被這樣的結合所震撼。
“哈哈哈!家人們!看到了嗎?漂亮吧!!如果有朋友想來我們這玩,來老丁我這絕對不會有錯……”
老板巴拉巴拉的在旁邊叨叨著,而那些主播們也大同小異,那幾位老外主播更是激動的不能自已。
雖然不知道他們的觀眾會說什麼,但遠遠的望去,屏幕中瘋狂的彈出無數信息說明無數觀眾也在被著人間奇景所震撼。
外麵的觀眾在看熱鬨,但新區裡麵,卻沒人去欣賞這人間美景,裡麵的所有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的完成著一項項工作任務。
“相差50公分……40公分……10公分,再慢點……好!”
在一處吊裝現場中,幾台玖爪工作機裡的工作人員正站在頂部,重力球的駕駛員進行著溝通協調著吊裝位置。
玖爪用自己的機械臂頂住慢慢停止搖擺的金屬艙段,在最終確定搖晃值停止到允許範圍內後,這才讓重力球的操作員慢慢下降,把這一塊積木……慢慢的給塞進這個缺口中。
這種吊裝中,最麻煩的就是這種繩索吊裝,因為都知道用繩索懸掛物體後,會產生一個搖擺力矩,使得物體會來回的晃動,特彆是有風的時候,那搖擺的更加厲害。
所以平時,大家還是喜歡使用另外一種吊裝方式,那就是重力球直接落到金屬體的上方,直接用固定扣和物體扣接在一起,然後再起飛。
安裝時會先開啟發動機飛到該模塊要安裝的位置,然後丟下四角的鋼索,由底下的玖爪接到牽引機上,和飛船在月球上降落一樣慢慢的拉下來對其後最終固定。
不過這種方法有兩個缺點,那就是現場周邊環境較為異型的位置不太方便,而且起飛時發動機距離施工現場太近,噴出的氣流容易吹飛現場的各種物件,上次就有兩台機械工蟻被直接吹風,差點砸到人出事故;
其次就是像現在這樣封頂時,頂部因為需要一定平整度沒有安裝固定連接扣,隻能用吊索懸掛吊裝。
“繼續下降,慢點!”
一名身穿由墨攻改裝而來的半開放式金屬外骨骼的工作人員正站在旁邊,緊盯著這倒數第三塊分段艙段被像玩具一樣插進縫隙中,西北的寒風似乎對這位精壯漢子一點影響都沒有。
最終,整個模塊被順利的‘插入’太空城的頂部縫隙中,內部外部的工人們開始利用各種工具來判斷安裝是否到位,以及縫隙之間是否有所偏差。
“連長,s3n5d5503位置的管路偏差有點大,達到8毫米了!”
在頂部的那位穿半開放式金屬外骨骼的人剛從旁邊的出入口鑽到艙內,通訊器裡便傳來了聲音。
聽到彙報聲讓這位壯漢眉頭一皺,粗糙的大手在屏幕上連點數下,該區域的施工設計圖,以及現場工作人員攜帶攝像頭拍攝的畫麵便立刻同時出現在屏幕上。
“怎麼差這麼多?是安裝問題嗎?”
一邊向那個位置走過去,壯漢一邊在繼續操作,很快,該區域的施工人員頭像和施工時間便出現在屏幕旁邊,數據化,以及5g技術精確定位和信息記錄讓飛船建造過程中,任何一個數據都能查到從零件的出產廠家,和安裝工作人員甚至是作業時間。
“我剛用激光尺測了,安裝沒問題,間距和安裝位置都沒有偏差。”
彙報人員剛彙報完,連長的身影便出現在了現場,連長接過激光尺不斷的進行測量,發現施工人員確實沒安錯,都是按照施工要求進行安裝的,而且管道零件的尺寸也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就隻剩一個——設計中出現偏差。
雖然這種情況不算什麼大事,幾十米長寬的大家夥建造完成後,隻有不到一厘米的偏差已經很小了,甚至在設計時都已經考慮過這種微偏,以及預留了足夠的區域和修正的預留餘量,但是讓連長並沒有忽視,而是將該問題詳細記錄下來,並上傳到施工報告提交問題庫。
注:一沐沒參加過這種大型分段建造的工程項目,這個偏差屬於想象值,有誤勿怪)
而當連長點擊提交數秒後,該報告便儲存在幾千米外的辦公大樓數據庫中,而因為近期相同的報告較多,也觸發了後台管理的一個命令,將這份報告直接彙總立刻出現在了總設計師的提醒彈窗中。
“又來一個!”
總設計師陸英豪一看到這個情況直接調出該數據,最近這段時間,類似的報告在逐漸增多,這不能不讓這位總設計師感到有些緊張。
正當陸英豪在查看著多起相關的情況時,一位工作人員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陸總,計算報告出來了。”
聽到計算結果出來,陸英豪趕緊將報告打開。
這個報告是由國內多位頂尖船舶設計師,還有材料學,力學工程師一同對這種情況進行現場觀察,研究後,再將各種數據模型交給國內的超級計算機,在經過多次驗算後得出來的推斷結果。
正在看一連串密密麻麻的數據時,陸英豪的電話響了起來:
“小陸,計算結果如何?”
敢這麼稱呼陸英豪的肯定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國內頂尖的船舶設計大佬,得到消息的他也第一時間打電話過來詢問結果。
“和您猜測的一致,太空城的生活區因為層數多設備多,造成局部重量大於區域,在重力作用下產生微量扭曲變形,超過了預定值3個毫米。”
“那就好,那就好!”
對麵的老者聽到結果和自己判斷的一致長舒一口氣,自己設計建造了一輩子輪船,但還從沒搞過這種千米的大玩意,本來家人不太同意自己退休了還來操這份心,但架不住老人一聽是千米大工程,而且還是特麼的上太空的東西……
便主動請纓,哪怕是當個副總工,也要親自下場來見證這一工業奇觀的誕生。
掛斷電話,陸英豪也稍稍鬆了一口氣。
超過預定值3個毫米看似有些多,但依舊處於零鋼的承受範圍之內,不會對太空城的整體結構造成傷害。
打開設計圖,陸英豪查看了一下太空城的主體框架結構,手指在鍵盤上一陣敲打後,無數作為輔助支撐、分散承重力量的鋼板、結構框架消失不見,隻留下若乾主梁出現在屏幕中。
拿起電話撥通了另外一個號碼:
“喂,杜老,我是小陸,分析數據出來了,你看了嗎?……雖然問題不是很大,但我在想你結構梁下方的底層、一層到4層這裡能不能再加點輔助梁或者加厚承重鋼板的厚度?對!您的想法和我的一致,厚度如果不方便單獨加,那就增加板材數量來增加強度,原本設計是左右模塊各一層一共兩層,有餘量的話就增加都第三層第四層,如果第二艘沒有出現同樣的問題那對後麵的建造就起到參考作用了,好的……我等你消息。”
解決完這個事,陸英豪還沒有喘口氣,又一個事情出現了,陸英豪看了下簡報後拎起自己的水壺,來到大樓旁的階梯陽台上。
這裡並沒有電梯,而是擺放著幾台墨攻改裝後的工程外骨骼,熟練的鑽進去啟動操作模式,這台墨攻背後的小背包很快在沒有頂的陽台上噴出火焰氣流,帶著陸英豪直飛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