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按你的要求,全船已經做好了檢修和迎敵準備。”
大副和輪機長兩人眼睛通紅的向莫船長彙報著,這幾天,他和輪機長帶著人,親自將整艘船上能檢查的裝備,以及需要接近替換的零件全部加班加點的給維護了一遍。
這樣的動作自然就是為了迎接馬上就要麵臨的兩艘?體生命飛船,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大家除了耐心又焦急的等待,剩下的就是提前將一些事情準備好,以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哪怕是廚師,也已經趕製出一批饅頭和烤麵包,準備迎敵後萬一沒時間做飯,也能提供給船員足夠的即食食品充饑。
“辛苦了。”
莫船長向這位合作兩年的搭檔點頭致謝,雖然在一起合作時間並不算長,但經曆兩年的漫長旅程,大家早都已經形成了足夠的默契。
環顧一圈駕駛艙裡的船員,此刻,太保號的15名船員全部到場,大家剛剛抓緊時間吃了最後一餐熱騰騰的飯菜,接下來的時間,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吃上一餐正兒八經的飯菜了。
所有人這幾天都沒睡好,神情中不免透著一絲疲倦,但是所有人雙目中卻透著果決和自信,能上這兩艘船的船員,個頂個的都是意誌堅決的精英。
看了一眼時間,莫船長發布了計入曆史中的話語:
“通訊員記錄發送信息,本船於今日13時27分,全體太保號船員,取消警戒狀態,進入作戰狀態!”
隨著閃爍的紅燈和刺耳的戰鬥警鈴充斥著飛船內部的所有空間,全體船員戴上了頭罩和頭盔;隨即,按照標準戰鬥流程,檢查個人通訊、供氧等維生設備,然後封閉各艙艙門,排出飛船內除緊急維生艙的全部空氣,全員進入各自戰鬥崗位,飛船進入到臨戰接敵狀態。
兩分鐘後,跟在後麵不遠處的神行號飛船也和太保號一樣,進入到了戰鬥狀態,兩艘人類建造的飛船前方,正是?體生命迎頭飛來的那兩艘飛船。
“推進器停車,船體轉向進入攻擊姿態。”
“明白!”
舵手手腳麻利的關閉了推進器,在輔助推進器的輕柔推動下,飛船不緊不慢的調換了一個姿態,而後麵的神行號飛船也關閉了推進器,但並沒有和太保號一樣調頭,這是兩艘飛船的船長約定好的方案。
從內心中,人類真不想和?體生命開戰,哪怕是最好戰的家夥,隻要稍微能有杏仁大的腦子,也都不會選擇現在就開戰,要打……特麼的也要等咱們有更多武力值再打才能有更多的勝算!
所以兩艘飛船現在就是保持一個最低限度的接觸狀態,一手拿著友好的橄欖枝,另一手……則緊握著大棒!
而且即便真打不過,那至少還能保證有一艘飛船能立刻啟動推進器跑路,屬於是兩種準備都要做好。
經過這些天的不斷接近,以及無數次共振電磁波、雷達波的照射反饋,對方飛船的尺寸大小已經逐漸清晰起來。
對麵飛來的兩艘飛船已經基本能確定,和人類在金星上發現的飛船差彆不大,體長都在50米以上,但其中一艘略小一圈。
這個尺寸和在?礦夢境裡“看到”的所有飛船比,屬於比垚要稍微大這麼一點,但從整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偏小的。
付老結合自己的經驗判斷,這個尺寸個頭在?體生命中屬於年輕款型,也是較為常見的尺寸。
不過這個推測也不一定準確,隻能用於參考猜測而已。
等待的時間總是過得有些慢,這是因為兩艘飛船在安全距離外就關閉了推進器進入滑行狀態。
這個安全距離並不是垚告訴章成銘的信息,而是大量科學家經過反複計算後得出的結果。
?礦夢境雖然已經不再進行,但根據最後一次綜合探索後,所有進入過?礦夢境的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就是配合繪圖師、3d建模師將所“看”到的東西全部還原出來。
科學家們通過對?礦夢境中所看到的交戰畫麵,以及對各種飛船的體積、雙方距離進行大概的估算後,大家發現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特麼的?體生命壓根就沒有標準件這一個玩意!
當然這也不能怪它們,它們的飛船本身就是它們的身軀,每個生命體自身的大小,都是根據自身生長環境決定的,吃的多自然也長的壯實龐大。
這個沒法吐槽。
可最坑爹的地方,是它們生長過程中又幾乎沒有“教育”這個概念,導致都是憑借著本能意識,和逆天的種族天賦特點形成了電漿炮型武器。
隻是電漿炮這種武器是統一的原理和效能,但特麼的它們就沒有統一的尺寸!
每艘飛船使用的電漿炮口徑和射程全特麼的憑它們生長過程中的個體喜好,以及環境需求形成的。
用賽裡斯戰爭研究院裡的一名研究員的形容很有意思也很形象:
?體生命打仗就像是一群中世紀的鐵匠被臨時拉到戰場上,用著各自在火爐和鐵砧上捶打出來的武器互搏。
這個形容很貼切吧,它們壓根就沒有統一標準件的意識。
有些飛船炮口賊特麼大,但長度又奇短無比,整個飛船外形就特麼的和藍星上古代人打仗用的臼炮一樣又短又粗又肥;而有些又長又細,整得根狙擊步槍一樣。
就這樣群魔亂舞,各種奇葩造型都有的狀態下,科學家們還是通過對它們飛船個頭大小,以及長度大致總結統一出了一套射程的平均值出來,這個平均值不一定保證準確,但基本上能有一定的參考性。
神行太保兩艘飛船,現在就是在依靠著這個估值,在進入對方射程前轉入作戰警戒狀態。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特麼知道對方會不會冷不丁的給你來這麼一下偷襲。
雙方距離是越來越近,雷達軍士長親自坐鎮雷達工作台前,緊緊的盯著對方的一舉一動,並通過對方釋放出來的共振電磁波來判斷對方會不會像人類那樣,在攻擊前會進行雷達高頻率的鎖定。
另外一名雷達兵則將太保號飛船外麵安置的光學鏡頭死死盯著對方的飛船,試圖在黑暗的宇宙中拍攝到對方更清晰的光學影像資料。
通訊軍士長和通訊兵則嚴陣以待,隨時將各種數據、對方情況即時抓住機會給發回藍星大本營。
至於船長、大副以及舵手,更是隨時緊盯對方戒備著,一旦有啥風吹草動就立刻驅動操作飛船機動。
“船長,還有3秒對方進入100萬公裡。”
領航員看著屏幕上快速閃爍靠近的亮點,提醒著莫船長。
如果是好萊塢電影,這種時候應該會出現一個鏡頭,就是指揮官命令直升機,或者地麵某裝備發出燈光照射信號,利用光線展示某些信息。
但是這個辦法在經過眾多科學家、社會研究學者商榷後一致否定了,至少……不能一開始就拿出來使用。
因為電影歸電影,但就目前人類對?體生命的了解,光學信號很有可能會被對方判斷成電漿炮開火的信號。
電漿球在開火後,飛出導軌後,內部大量的電子電荷就會開始在相互擠壓、排斥的作用下開始向外溢出,並不斷受到身邊真空中所含的氦、氫原子吸引釋放出電弧,使得飛行過程中拉出一條條類似曳光彈軌跡的漂亮彈道。
這種彈道站在旁邊、後麵都會很好看,欣賞的人會覺著賞心悅目,但站在前麵……誰特麼的都不會覺著好看!
正是這個原因,大家都覺著用燈光信號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一種友善的信號,但對於?體生命來說……很可能就是如同對人類豎中指、抹脖子的意思。
“通訊兵,打三段共振信號!”
先禮後兵,燈光不能用了,但不代表著沒有其它手段可用,對方的共振電磁波不僅是搜索同類的特殊信號,也是它們相互交流的特殊信號。
按說之前一直也在打各種不同頻率的共振電磁波過去,相信對方也收到這些信息了,但對方依舊沒有任何的回複,但死馬當活馬醫,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所以這幾天,這類信號沒少打。
三段共振信號打過去,莫船長看著對方已經快進入到己方3節的射程範圍內,知道要啟用最後的手段了。
“通訊兵,發最後的燈光信號!舵手注意緊急側向規避,所有人注意,準備迎敵!”
一連串的命令快速下達,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要進入到最後的交流手段了,燈光信號對於?體生命雖然帶有特殊性不建議使用,但沒說不給使用,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最後的警告!
通訊兵立刻拍下燈光信息按鈕,飛船上的數盞大功率探照燈開始閃出有序且醒目的光線信號,而且為了照顧到?體生命可能沒有眼睛這個bug,而?礦本身就能吸收各種射線、肉眼不可見的紫外光等這些特殊光線,出發前就經過特製的燈光還攜帶有多重的光譜,以及顏色,還有例如紫外光等一係列的特色光照,能保證對方可以清晰的接收到人類所發出的這些特殊打“招呼”信息。
燈光信號照射過去,迎麵而來的兩艘飛船似乎產生了某些反應,一連串的共振信號波從對方飛船上發送過來,神行太保兩艘飛船上的接收器立刻將其轉換成人類的聲光信號通知到了駕駛室裡的人員。
這些信息雖然聽不懂說的是啥,但是雷達軍士長已經通過前些日子對對方這些共振電磁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從中已經找到了些規律。
對方此前發送出來的共振電磁波裡麵應該含有它們自身的通訊信息,但是人類聽不懂也無法解碼,但並不能妨礙進行相應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