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太保號修理的同時,順便也把神行號也進行最低限度的維修,使其具有最低的飛行和通訊探索能力。
兩艘飛船都完成修理,他自己利用神行號上麵剩餘的反應堆和兩具推進器,帶幾個誌願者去出入口完成最後的偵查任務。
“不行!絕對不行!”
聽到領航員老陳的想法,政委第一個表示了反對。
“你這是在送死!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出入口,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發現了出入口的具體位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尋找出入口的任務,沒必要再為此冒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而且萬一你……你們在這個過程中又遇到敵人怎麼辦?而且神行號拆掉兩台發動機,它的推力根本不足。”
政委的情緒有些激動,揮舞著手極力反對著老陳的想法。
和激烈反對的政委不同,坐在旁邊的莫船長這次反而沒有表示反對,而是一旁靜靜的聆聽著,一邊在思考著什麼。
“政委,我知道這樣做危險性很大,但是大家都是自願來執行這次任務的,我們雖然現在發現了出入口,可出入口具體尺寸有多大?能通行多大的飛船?能不能通行我們這樣的碳基生命?它另一頭在哪?有多少外星生命要對太陽係發起攻擊?這些情況我們幾乎就是一無所知!我們對敵人了解的太少了!現在出入口就在我們的前麵,如果錯過這一次機會,下一次要什麼時候才能再組織一次這樣的偵查探索呢?時間……不在我們這一邊!”
老陳的理由讓政委頓時語塞,從某些意義上,兩艘飛船確實發現了線源跨越的出入口,可以說確實完成了任務。
但發現和調查是兩回事,而且這裡麵也有很大的區彆,遠遠的看到目標,和靠近目標詳細的了解、調查目標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可不是站在遠處就能夠獲得到的。
“那為什麼一定要分開呢?太保號也可以繼續執行這個任務啊!”
政委的話音剛落下,老陳就直接反對回道:
“不行!如果沒有那兩艘?體飛船殘骸的話,我是支持一起繼續完成剩下的任務。但是現在情況特殊,我們人類現在極度缺乏?礦,這兩艘飛船雖然被突突掉不少,但每一艘的個頭都比金星上撈回來的要大一圈,兩艘加一起總量能讓國內放開生產多少艘戰艦飛船了!”
“所以太保號需要帶著這兩艘飛船趕緊飛回藍星!”
老陳的解釋直戳痛點。
這三年來,彆看賽裡斯各種太空戰艦太空飛船,甚至在太空中都已經開始生產太空戰列艦,可這樣的高速生產和發展有個致命傷——沒有後續的?礦!
哪怕是多名珠寶加工大師傅,恨不得一顆砂子大小的?礦都不浪費的摳門使用,但那一艘從金星撈回來的飛船殘骸,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快速的縮減著。
沒辦法,除了戰艦的電漿炮要使用?礦外,生產零鋼的化煉區、焊接注料槍,甚至新型的通訊設備……都無一例外的需要消耗?礦。
而且物理特性注定了功率越大所使用的?礦也越多,巡洋艦上的缺口式電漿炮威力大射程遠深得軍人們的喜歡,但是一門缺口式電漿炮所需要使用的?礦足足半個多立方米,消耗量能讓所有人感到無比的揪心,一旦現有的?礦消耗完……
那搞再多的工業園區都沒用——無米下鍋!
“喂,老莫,你幫著說話啊!”
見自己沒法說服老陳,政委隻能求助身邊的莫船長,希望他能幫自己說服老陳。
莫船長見老搭檔求助自己,也沒法在沉默,不過他並沒有選擇簡單的勸說對方,而是打算從技術角度來說服對方。
“老陳,我們都是軍人,我能理解你完成任務的想法,但是隻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一切都要從科學和實際出發來判斷,我隻想問,你打算怎麼修補神行號飛船?它現在破到連基本的航行功能都已經沒有了。”
聽到莫船長的這段話讓政委總算是露出了一抹欣慰,術業有專攻,船長是從飛船的實際情況,技術角度去分析看待問題,比自己單純從行動意願上要更具有說服力。
“我這幾十個小時都在神行號飛船上,我對神行號最有發言權。神行號指揮艙確實被擊毀,但我們都知道,飛船在生活艙的活動區裡還有一套備用的駕駛操作係統,我和機電兵檢查過,那邊損害比較小,主要設備都沒事,但連接總線路被電漿球氣化掉,估計五天到七天左右時間就可以基本修複。”
老陳在平板上調出飛船的電子圖紙,迅速的指著各個區域向眾人解釋著。
“但這隻是飛行控製,飛船的導航、雷達還有推進係統呢?”
“導航、雷達甚至通訊設備雖然損壞不少,可飛船依舊有冗餘備份,章院士和陸總工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多套係統的冗餘備份。”
“我檢查過,飛船的頂部和底部雷達硬件受損嚴重,基本處於不可修複的報廢狀態,但兩側雷達和共振電磁探測器還完好沒有損壞可以繼續使用,同時在左側的光學設備和導航設備甚至通訊天線都完好,光這些存留的設備就已經基本足夠導航定位飛行使用,如果還不夠的話,把神行號上鬿梟的設備拆下來也能湊合頂上使用。”
看來老陳是做了相當的準備,對於這些問題都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有了雷達和共振電磁波探測器,還有少量外置的光學影像設備可用的話,那基本飛船至少不是瞎子。
至於導航這塊……老陳說拆鬿梟的設備下來頂著用也不算離譜。
自從六十年代脈衝星的特性被貝爾女士發現後,脈衝星定位便作為一項航天、軍事領域的前沿技術受到高度重視。
彆忘了在當時,登月競賽,以及太空競賽,還有冷戰中彈道導彈的導航,都需要更多的導航技術來增加飛船、導彈的定位準確性,而脈衝星的發現,正好是屬於踩在了風口上的戰鬥機,當時隻要稍稍沾邊的技術用現在的話來形容那就是連豬都能被吹起來,更不用說它本身就極為具有實際運用價值。
因此到了七十年代,脈衝星導航技術已經出現在了航天領域和彈道導彈上,所以整個脈衝星導航設備彆看名頭很唬人,但實際上它不僅技術很成熟,而且設備也早已小型化和實用批量化了。
“至於推進係統,神行號四台推進器都沒有問題,拆兩台下來給太保號帶著那兩艘?體生命的飛船殘骸回去,剩下兩台雖然推力差了點,但好在這裡距離出入口已經不遠了,慢慢飛過去……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至於輔助發動機……備用的飛行控製係統修好後,也能湊合著用上。”
“而飛船的動力還有一具反應堆可用,正好供兩台粒子發動機和飛船的其它設備使用,再加上飛船裡剩餘的電池,能源上沒有問題。”
“最後飛船的破損情況,雖然被打了不少的窟窿出來,但電漿球就有這點好處,鋼板蓋上去直接焊死就能密封;各艙室能勉強繼續封閉,但部分艙室功能已經丟失,還好維生係統也還能湊出來一套水、氣的循環供應,再加上裡麵還存有大量的食品和物資,幾個人夠吃個五六年!”
老陳一條條的將莫船長提出的技術問題說明,這些手段和操作都很實際,甚至連維修時間都能大概計算出來,可見老陳確實是下了足夠的功夫去研究這個事。
看著老陳信心滿滿胸有成竹的應對各種問題,政委更著急了,插嘴道:
“可是我們兩艘飛船攜帶的生物實驗品已經全部死亡,你拿什麼做往返測試實驗?”
政委所說的往返實驗就是在計劃中,在找到出入口並且到達現場後,會通過一台特殊的設備,攜帶上飛船一路帶過來的鵪鶉、魚、貝類等這類生物,看是否能夠正常往返線源跨越,從而確定生物是否能夠真正通過線源跨越進行星際旅行。
自從有了人工偽重力的大飛船,原先最痛苦的就是糞便汙染飛船內部環境的情況就得到了極大改善,在飛船上養殖一些小動物改善鮮活肉類供應就變得簡單起來,畢竟動物可不像人類知道找地方定點拉屎拉尿,在空中漂浮的屎尿不僅汙染整個環境,同時也危害這些小動物的生命。
不過考慮到這次過來路途太遠且沿途沒有補給,所以神行太保兩艘飛船隻攜帶了貝類、鵪鶉以及一些魚類等這些易於養殖,且個體不大又不怎麼會造成大量汙染的生物。
當然,在一路過來的路上,不斷的讓它們自然繁殖和更替,也能讓船員們吃上些新鮮的肉類。
隻可惜在這次遭遇戰中,兩艘飛船的養殖區都被遭到破壞,真空的環境讓兩艘飛船上養殖的生物樣本全部死亡,鵪鶉要麼被真空憋死,要麼被吸入太空成為了太空飛鳥;甚至魚池裡的那些魚,也成為了太空裡遊弋的太空凍魚……
沒有了動物實驗樣本,也就沒法能夠確定線源跨越是否能通過碳基的活物。
“兩艘飛船上的現有活物是全軍覆沒了,但我查看了下太保號,太保號上還有些保存鵪鶉蛋吧……現在開始孵化,等慢悠悠的開到出入口那裡,正好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