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你們及時關閉了裂縫,並未讓妖魔大規模從魔界進入人間,從而引起不可預測的連鎖反應。”
監正麵露微笑,神情顯得輕鬆“先前的動亂已被徹底鎮壓,帝都歸於平息,死傷也遠遠低於最開始的預期,遠沒有想象中嚴重。”
從很早之前,獲悉天盟將有所行動開始,他就已經命令司天監暗中布置,儘可能保護帝都城內部百姓的安危。
譬如淩霄樓附近的百姓,早在各派弟子進入淩霄樓時,就已經開始秘密進行轉移。
並且,司天監提前布置了諸多陣法,護持帝都各處,在動亂發生之時,凝聚屏障,避免百姓受到波及。
同時,司天監眾多靈官,全程都沒有休息,帶著大量手下遊走於帝都之中,誅殺妖魔,救下了大量百姓。
縱然沒辦法做到十全十美,無法避免出現傷亡,但在各方的配合之下,無疑是將此次事件所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畢竟,實在是不可能,為了應對此次事件,將帝都內無數百姓提前遷移出去。
陸沉聞言,神情微微舒展,繼續問道“那大陣呢?是否能如之前一樣,徹底隔絕上蒼和魔界生靈進入人間?”
“國運震蕩隻是一時,並不算是大礙,以往每次新舊交替,新皇尚未登基以身鎮陣之時,都會如此,隻不過這一次因天盟從中作梗,動蕩更為劇烈一些,但在各派高手的齊力協助之下,大陣安穩如故。”
“人間大陣傾儘了一代人的心血,庇佑人間成為桃源,可沒那麼容易被人突破。”
陸沉察覺到監正說話時,明顯頓了頓,幾乎是到了嘴邊的話,卻是欲言又止,不由得心中生疑。
看樣子,關於人間大陣,還有自己所不知道,且目前還不能知曉的隱秘?
這個念頭轉瞬即逝。
陸沉轉念一想,畢竟自己不過隻是元嬰層次,哪有那麼容易探尋到所有的隱秘?
監正察覺到陸沉的懷疑,但絲毫沒有半點解釋的意思,繼續說道
“天盟隻當自己才是棋手,掀起動亂控製,殊不知,被鎮壓的轉世謫仙也隻不過是個誘餌,早已經被秘密除掉。”
“與天盟合作的太子,以及試圖謀反的二皇子,同時獲罪遭受鎮壓,帝位之爭同時告一段落。”
“這一次,不僅破滅了天盟的陰謀,更是讓其損失慘重,短時間內,應該是再難掀起什麼風浪了。”
“嗯。”陸沉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卻突然話鋒一轉“隻可惜,讓那青龍逃了。”
對此,他感到十分遺憾。
雖然說,師伯和昆侖神女聯手追擊青龍,但他估摸著,境界相同,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青龍固然不是二人的對手,但是一心逃竄,想要將其成功誅殺的難度極大。
縱然,天盟任務的評級達到了【】,可他相信,如果能夠誅殺青龍,獎勵肯定會更加豐盛。
並且青龍的實力極強,若是不能將其解決,始終是個隱患。
監正聞言,搖了搖頭,接下來的話,印證了陸沉的想法。
“如此強者,一旦逃了,再想將其誅殺,難度極大,隻不過,憑借陳道友二人的實力,定能使其付出巨大代價,短時間內,卻是無憂。”
陸沉點了點頭,腦海之中忽然想起國運震蕩的起因,當即弱弱地問道“陛下當真已經駕崩了?”
按理來說,國運飄搖,大陣動蕩,再加上從皇宮之中傳出的喪鐘,他不應該懷疑這點。
但是架不住現在了解到,監正和司天監,早已知曉天盟的各項計劃。
他不禁懷疑,這一切有沒有可能,是皇帝將計就計,故意設計的這麼一出好戲。
監正聞言,淡然的臉上,不由得浮現一抹哀色,語氣低沉道“陛下壽元將近,他肩負國運,時刻承受詛咒侵蝕,早已經是回天乏術,我這些年嘗試過諸多手段,終究不能為其續命,若非陛下強撐著一口氣,恐怕在你初入帝都之時,就已經駕崩。”
此時此刻,陸沉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了濃鬱的悲切。
這不禁讓他想起,自從始皇帝之後,短短百年間,接連隕落的數位皇帝。
當即意識到,或許這麼多年來,每一任皇帝遭受詛咒反噬,注定壽元遠不及常人之時,監正乃至整個天下,都想儘一切辦法為其續命,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而這一次,同樣沒有例外。
隻不過,大行皇帝為了粉碎天盟的陰謀,令大秦萬世永昌,故而在壽元將儘之時,強撐著最後一口氣,才一直活到現在。
不用想,陸沉都知道,這最後的時間裡,對方必定因為詛咒反噬,承受著非人的痛苦。
但這,或許就是身為人君的職責所在。
亦或者說,是篆刻在始皇血脈之中的傳承,終是讓人心生敬畏。
當然,僅針對始皇帝以及前幾任,為了天下,故而短壽的已故帝皇,至於太子這種,為了帝位,不惜和天盟合作的敗類,自然不在其列。
一念至此,陸沉忍不住看向監正問道“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大行皇帝僅有三位子嗣,太子兄妹,以及二皇子。
發生了這麼多事情,雖然已經解決,但皇位的繼承問題,總歸還要有個結果,簡而言之,下一任大秦皇帝,還是要從這三人之中選出。
甚至按照國法,隻能從這三人之中選出,才算是正統。
“太子和天盟聯手,早已深受侵蝕,如今被宗族鎮壓,體內被天盟星君留下的烙印,已經爆發,壽元損耗大半,已然是風燭殘年,不似人形。”
監正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陸沉的問題,而是詳細說明起來“至於二皇子,雖然不如太子惡劣,卻也有謀反的安排。”
“至於公主殿下,我就不說了,情況你也應該明白。”
陸沉麵露疑惑,自己隻是想要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你跟我分析這個乾什麼?
正疑惑時,監正卻意味深長地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依你看來,他們三人之中,誰最適合繼任大統,成為下一任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