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處照例有禮部等官員接應外派使臣,一番恭迎之後,蕭易瑾帶著夏舒緯進了宮。
正值太元殿上朝之際,眾官員見蕭易瑾完成淮州差事,進了宮,都紛紛俯身恭迎“臣等恭迎三皇子南行歸來,三皇子辛苦!”
夏舒緯跟在蕭易瑾的身後進了太元殿,臉上洋溢著功成而歸的自信,見了自己的父親,他微微一頷首,之後隨著蕭易瑾在殿下跪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易瑾道“兒臣奉旨前往淮州修繕管道,如今管道已經順利修建完成。管道優化了此前的一些弊端,縮短了距離,加寬了道路,周圍設施齊備,整條管道蜿蜒三十裡,耗時兩個月,如今已經全部竣工。此時在管道設計時,更是考慮了城防的功能,若有敵軍從此進入,必不能順利入境。”
所有情況,璟隆帝此前已經在蕭易瑾傳來的折子中有所了解,是以此時隻了然點頭。
“好,三皇子辛苦了。”
平平淡淡的一句總結,蕭易瑾總覺得缺了些什麼。
接著,他又道“兒臣趁此修管道的時機,處理了大乾與南理邊境的一些糾紛,拉近了兩國關係。南理國為表和平的心意,特封上南理特產,還請父皇笑納。請父皇準許宮人將南理特產帶進來。”
璟隆帝道“能順路與南理國建立和平關係,三皇子也算有功。東西稍後送入內務府便是。”
蕭易瑾“是。”
璟隆帝道“三皇子淮州修繕官道,保障淮州官道通暢,功勞有加,隨後,朕會對隨行人等論功行賞。”
蕭易瑾心裡又是一陣納悶。
他們這一行功勞匪淺,怎得父皇的反應如此平淡。
夏舒緯還在等著蕭易瑾向璟隆帝讚許自己的功勞,好讓璟隆帝對他有所誇讚。
可他們一行人隆重而歸,璟隆帝這平淡的反應,同樣也出乎了他的意料。
蕭易瑾頓了頓,頷首道“謝陛下隆恩。”
夏舒緯也跟著頷首“謝陛下隆恩。”
蕭易瑾走到了蕭易燃的身後站好。
夏舒緯也回到了文官的隊伍中。
有人在下麵小聲議論“三皇子也算是出了趟遠差,也圓滿完成了公務。陛下似乎反應平淡了些。”
另一人道“小點聲,這有什麼不理解的。珠玉在前,瓦石難當啊。隻能說三殿下這差事完成的不是時機。”
夏舒緯挑了挑眉。
他身旁,身為同僚的友人於成仁不無遺憾地對夏舒緯道“哪怕你們早回來半月呢?情況都會打不相同。”
夏舒緯不解“何意?”
“你還不知道呢吧?你們南行的時候,江州出了場嚴重的毒疫,太子自請去治理瘟疫,九死一生,挽救了大量黎民百姓的性命,更是除了個塗炭百姓的惡官。
誒,還有你的那個庶妹,她也跟著去了,那治療毒疫的方子還是她研製出來的,也是立了大功。不然,那江州也不知要死多少人。
如此功勳在前,陛下還正在給他們封賞的興頭上,你們這修建官道的功勞,自然就顯得平了一些。”
夏舒緯臉色略沉。
“多謝於大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