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平初步定了一個收購標準:
1000斤黃花蒿乾草,萃取出10斤黃花蒿素,可獲得1塊錢1斤的收購價。
隻萃取出9斤黃花蒿素,隻能獲得9毛錢1斤的收購價。
8斤對應8毛錢1斤,以此往下推;就跟賣糧一樣,分了品級。
至於生產計劃、種植計劃,就用不著張和平操心了。
……
1976年4月1號,周四,晴。
剛回到學校沒幾天的張和平,又被岩鼓和趙傑叫上,坐212吉普車去雲都開會,然後去花都參加廣交會!
張和平臨上車時,看了一眼後麵那輛拉藥的大卡車。
景城製藥廠岩鼓廠長在一旁笑著解釋道:“我聽趙傑說了你的送藥宣傳思路,就跟上麵申請了100箱黃連解毒口服液,到時候跟抗瘧特效膠囊一起免費送。”
張和平拍了拍岩鼓的肩膀,正色道:“你們的萃取設備,還有倉庫、製藥車間,得讓上麵加緊弄。”
“好的,院長!”岩鼓高興說道:“我剛才還打電話催了上麵,等到了花都,我再打電話催一下他們。”
張和平選了吉普車的副駕駛,讓兩個製藥廠的廠長坐後排自由搖擺。
因為省藥品外貿公司還要開一個動員會,這吉普車就開得有些狂野,把後排兩位領導都整吐了。
不過,結果是好的,原本要開4天的客車路線,吉普車隻用了3天跑完。
在省藥品外貿公司開會的時候,竟然有幾家製藥廠無理取鬨,說南臘鎮製藥廠定價太高,害得外商沒錢訂購他們的藥品。
對此,張和平在會上直接懟了回去,“南臘鎮製藥廠的抗瘧特效膠囊,今年免費送給外商。但是,伱們幾家如果無法創彙千萬鎂元,就得賠償南臘鎮製藥廠1千萬鎂元!”
這狠話一出,誰敢接?
誰有張和平他們的底氣?
會議開到最後,隻剩下南臘鎮製藥廠、景城製藥廠的抗瘧特效膠囊定價問題。
最後,張和平不說話,來自景城的兩個小製藥廠的廠長狀似妥協了;1鎂元1顆的價格不變,改為外商買8箱送2箱,將價格變相打了8折。
會議結束,那些工人多、規模大、出口量少得可憐的製藥廠負責人,誌得意滿地出了會議室。
他們卻不知,這個打折方案,是張和平在路上告訴趙傑他們的,早就預判了其他製藥廠拖後腿的想法。
因為,在理論上說,外商的數量有限,他們的鎂元也有限;抗瘧特效膠囊賣多了,確實會減少其他藥品的銷量,這也是省藥品外貿公司的領導拖著不散會的原因。
不過,這群人還沒經曆過市場經濟,不懂得什麼叫營銷宣傳。
所以,當4月15號春季廣交會開幕第一天,南臘鎮製藥廠、景城製藥廠打出賣8送2的促銷廣告後,張和平擬定的8000箱抗瘧特效膠囊出口計劃,就全部簽了出去。
2400萬鎂元,打8折,1920萬鎂元,讓抗瘧特效膠囊再次成為明星產品。
大部分國人不知道的是,這些外商隻是進貨商,等他們回去一倒賣,指不定賣成什麼價格。
另外,這成交金額看似很高,但2400萬顆抗瘧特效膠囊,理論上隻能治療480萬個瘧疾患者,對於2個億的病患市場,隻能算是毛毛雨。
還有一個熱銷的主要原因,鎂元貶值了,外商樂得用鎂元交易。
不理其他製藥廠負責人的五味雜陳,張和平帶著陳淑婷去洽談室,讓廠長趙傑用100箱抗瘧特效膠囊,換了婷美貿易公司花20萬鎂元買的兩條醫藥衝劑生產線,正好用大卡車拉回去。
至於去年為什麼不換,那不是才認識這位陳姓港商嗎?
4月17號下午,得到生產線的張和平,就跟滿臉不舍的陳淑婷分道,隨景城的車,回去安排生產了。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