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乍一聽趙副縣長承認當初哭窮要錢發展南臘鎮,參會的頭頭腦腦就心思活絡起來了。
“好了,言歸正傳!”張和平笑道:“我剛才之所以建議你們成立版納投資公司,其實是為了讓你們用這家投資公司的股份,去向外界融資,然後發展版納。”
“有版納投資公司這層緩衝,外部資本沒法對版納的發展指手畫腳,你們隻需要安心發展,然後給投資商分紅即可。”
“當然,你們也可以繼續招商,然後靠稅收、出租土地發展當地。隻是這樣一來,發展會慢一些。好處是,你們能慢慢積累經驗,不會被其他地方的人詬病。”
一個留在版納沒走的男知青舉手站了起來,“張校長,請問我們能不能像南臘鎮那樣,發展當地特色產業,進而帶動經濟發展?”
“可以呀!”張和平很肯定的頷首道:“你們現在有機場,可以利用飛機空運產品到全國各地,還能轉賣到國外去,這也是我建議你們收購1家日島中藥公司的原因。”
“隻要你們積累了打開日島市場的經驗,打開其他海外市場就容易了。”
那個在州府工作的男知青追問道:“可是,我們該發展一些什麼產業呢?張校長,你見多識廣,能不能給我們提些建議?”
張和平朝前壓了兩下手,示意對方坐下,“對外的話,剛才提到了中藥材,我之前還建議過種植花卉、咖啡豆,版納當地的水果、茶葉等等,都可以利用飛機快速運出去。”
“對內的話,可以利用旅遊業,賣一些當地的民族服飾、工藝品、特色食物,以及剛才說的那些東西。”
“具體發展什麼產業,需要你們根據當地情況集思廣益。比如河水多的地方,能不能挖塘養魚、種藕;竹子多的地方,是生產筷子、筆筒、竹笛、撐衣杆,還是將竹子供應竹樓建設?”
“版納是個好地方,隻要未來穩住了西南邊疆,打掉了金山角的毒窩,就能以版納為口岸,向東南亞各國發起貿易往來。”
……
張和平跟版納的頭頭腦腦溝通了一上午,剩下的就看他們開會的討論結果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他們如果選擇魚,張和平不介意讓大老婆唐欣的和平置業公司出麵,在這邊投資一些地產,捐贈一些學校,修幾條公路,賺點小錢。
如果他們選擇“漁”,可做的事情就多了,畢竟有州府背書,他又有錢,步子可以邁大點!
“先富帶動後富,和平這個榜樣做得好!”李老感慨道:“可惜,現在不好宣傳你的事跡。”
“嘿嘿!等版納發展起來後,不用宣傳也會有人知道我。”張和平走出州府大樓,笑著回了句。
放慢腳步的華老,朝旁邊的王素梅問道:“小王,你說他們敢不敢成立版納投資公司?”
主任王素梅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版納眾人,搖頭道:“他們已經錯過了一次,這一次再錯過,和平恐怕就不會來這邊了!”
王主任的聲音不大,卻清晰的傳到了緊跟其後的刀山耳中,讓後者為之一怔,“什麼情況?”
華老沒看身後,淡淡說道:“聽說和平集團在深城投資一百多億的學院打完地基了,明年能完工嗎?”
王主任笑著回答道:“深城那邊下了軍令狀,明年8月前保證完工!不過,開學要等到後年去了,這之前還要裝修、安裝設備、培訓工人……”
刀山跟在華老身後聽了一路,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張和平很忙、很有錢!
也不能怪刀山的消息閉塞,哪怕是在港島,絕大部分人隻知道張和平有錢,卻不知道他到底多有錢。
再有就是,刀山他們對現下的政策理解不到位,膽子也不夠大,其他地方的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的往外冒,版納這邊卻連一家鄉鎮企業都沒有。
華老通過王素梅的口,將想要表達的信息傳達出去了;具體怎麼選,就看版納這邊的管理層如何抉擇了。
畢竟,當下的發展重心是在沿海一帶。
華老他們更想讓張和平投資沿海的各類工業,而不是版納這邊的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