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隊伍在新城門停留了一炷香的時間。
不少有家人犧牲在西城門,血肉與土融合一體的百姓,在路兩邊,開始燒起紙錢。
火光跳躍,青煙伴隨著或隱忍,或淒厲的哭泣,縷縷上升。
出征歸來的雲州士兵們,身上都掛著傷,眼神裡俱是悲痛。
何雲燕不停地擦拭著眼角,小聲哽咽“官家愧對雲州,愧對雲州百姓啊!”
幕僚的喉嚨像是被一團棉花塞住,酸酸脹脹的。
他自小走南闖北,四處求學,幾乎走遍大周的所有州郡。
全大周,雲州是獨一份的存在,雲州百姓也是獨一份的存在。
如果換做是其他州郡的,恐怕早就逃之夭夭了。
顧南夕和王不喜等人一直扛著棺材。
顏同初身體不大好,嘴唇變得煞白,但還是咬著牙,一動不動。
大周朝有說法,在送葬的過程中,棺材不能落地,若是落地,亡者無法安心離去。
顧南夕等時間差不多了,這才示意隊伍繼續前進。
他們穿過西城門,繼續北上。
在撫冥鎮外,離集市大約一裡左右的位置,已經挖好了很多坑。
顧南夕在這裡畫了一個圈,日後再修整一下,將作為整個雲州的英靈陵園。
密密麻麻的土坑,一眼望過去,竟然看不到頭。
在最前麵,則立著一塊巨大石碑,上麵寫滿了名字。
這些名字是由文鈺在諸多百姓的幫助下統計出來的。
而這份名單也會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雲州周報》上。
各家尋找各家的墓碑,在嗩呐聲中,讓逝者歸於塵土。
顧南夕領著蘇雲煙,在崔老漢的墓前,重重磕了三個頭。
隨即,顧南夕又領著雲州全體官兵,對著英靈陵園,行軍禮!
等到夕陽西下時,整個儀式才結束。
逝者已經逝去,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
雲州百廢待興,百姓們沒有時間去悲傷。
他們把頭抵在墓碑上,跟親人們訴說著思念和悲傷。
這一夜,是他們允許自己放任悲傷流淌的一夜。
待到黎明後,他們將重新用雙手建造自己的家園。
東方天空漸漸透亮,黎明正在慢慢露出寧靜,沉思的額頭。
在日光的投射下,一層層夜幕黑紗被掀掉,茫茫的草原,佇立的人影,都在一點點在黑暗中浮現出來。
顧南夕在麻衣上套一層披甲,翻身上馬。
刷刷刷!
被選出的一萬雲州大軍,同樣穿好鎧甲,在腰間係上白布條,騎上戰馬。
他們動作齊整,渾身散發著殺氣。
陵園裡的百姓們,目露茫然之色“大將軍,你們這是要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