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崔鈺案(五)_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曆史軍事 > 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崔鈺案(五)

第三百九十五章 崔鈺案(五)(1 / 1)

“好,那麼武舉之權就交給兵部,科舉則交給吏部和國子監共同負責。”徐宗文權衡之後,決定同意到彥之的奏請順便將舉辦科舉的職權也分工明確一些。

徐宗文還是非常看重到彥之的,甚至將這個老鄉視為國之柱石,作為太子徐世胤的輔政大臣培養!

內閣和三省之中,裴卿、郗儉都已經年過五十,尤其是內閣首輔裴卿再過幾年便要步入花甲之年,更彆說尚書令張玄之、侍中王雅、左仆射桓伊、禦史中丞孫康、廷尉陶範那些老臣,稍稍年輕一點的就三司使郭裳、禮部尚書薛讚、禦史大夫卞範之、工部尚書江夷還有兵部尚書到彥之。

寧廷再過十年二十年,這些人怕都不在了。

徐宗文目下已經在著手培養大寧第二代的文武中樞,那麼除了郭裳,到彥之便是第二個最合適的人選!

“到彥之,兵部除了舉辦武舉還得辦一件事。”

“請陛下吩咐!”

武舉的國策其實是到彥之向徐宗文提出的,今日二人更多是走一個流程。

“京察馬上要開始了,各州郡官吏要考察,在京的十六衛禁軍也要京察,兵部要出個章程。”徐宗文的意思很明確,地方官吏要四格八法,在京禁軍十六衛也不能閒著看戲,禁軍沒有出征那麼也要接受兵部的考校,國家不能把軍士給養廢了!

到彥之拱手領命:“臣遵旨!”

隨後,徐宗文又密召錦衣衛指揮使龐白,並下令:“殺錦衣衛的不管是米倉山的山賊還是梁州官府,都歸你錦衣衛處置。”

“臣明白!”龐白知道皇帝是要讓那些膽大妄為的人生不如死,讓天下人知道敢殺錦衣衛者是何下場。

“錦衣衛是天子鷹犬,此番受辱皆是臣之罪也,請陛下治臣失職之罪!”梁州出了天大的事,除了檀粲臨死前送來的證據,錦衣衛卻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這是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的失利。

徐宗文也明白小懲大誡是少不了的,於是下令罰龐白俸祿一年。

“梁州的錦衣衛還有多少人?”徐宗文不相信整個梁州所有的錦衣衛真的如崔鈺奏疏中所說全部殉難於米倉山。

龐白如實回答道:“回陛下,梁州錦衣衛衙署的人已經損失殆儘,但我們潛伏在暗中的座探和梁州官員府中的線人全都完好無損。”

“讓他們儘快將梁州官員的底細摸清,一定要在劉裕、徐道覆到南鄭之前!”

“臣下去一定將陛下的諭令如實傳達。”

“好,那便退下吧!”

暫時處置完梁州事宜,徐宗文又開始將目光轉向了禦案上的奏疏。

開國已經過了第一個五年,即位之初提出的新政十條雖然曆經重重阻力,但在徐宗文大刀闊斧的改革下還是順利地付諸實施了,而且卓有成效。

據三司武赫四年年終統計得出,當今的大寧一年稅收可達一千萬兩白銀,雖然還很少,但都是因為各地旱澇災情影響,以及北方軍費支出,以及大寧在關稅這方麵占比確實比較少,沒有強大的水師就沒有大型的貿易,關稅也就無從談起。

有鑒於此,徐宗文在武赫五年元月提出在涼州敦煌及其他各邊境郡縣設立榷場與稅課司,鼓勵中原和江南的商人前往西北參與貿易,以江南和蜀地的織錦和糧食販賣西域和塞外,然後收取良馬、香料和金銀玉石寶器。

另一邊,徐宗文下令在全國征召工匠在華亭建造大船,同時命鄭略積極訓練水師,肅清海域。

除此之外,三司使負責製定新稅法,改革鹽稅,杜絕私鹽,銅鐵收回官府專營,再以國家與商戶共同經營,其餘礦稅、商稅亦在改革之中。

預計稅法革新之後,大寧的稅銀在十年之內至少翻二至三倍!

大寧威震四夷的同時,其他各國紛紛遣使朝貢。

熙平年間、武赫元年至武赫三年,北涼禿發烏孤、朔北赫連勃勃、南涼沮渠蒙遜、西秦乞伏國仁已先後向寧朝稱臣納貢。

武赫三年,南涼王沮渠蒙遜死,自沮渠牧健為赫連勃勃所殺,南涼亡,夏國立。

武赫三年南夷林邑王範陽邁遣使貢獻,扶南國、訶羅駝國、進貢。

武赫四年嗬羅單國,治闍婆洲,遣使獻金剛指鈈、赤鸚鵡鳥、天竺國白壘古貝、葉波國古貝等物。

武赫五年二月,嗬羅單國王毗沙跋摩奉表請封,皇帝下詔封其為國王,賜蟒袍玉帶、金印。

四月,闍婆婆達國、媻達國、媻皇國遣使入朝,皆有賞賜。

六月,東夷高句驪國,治漢之遼東郡。高句驪王高璉遣長史高翼奉表獻赭白馬。遂以璉為使持節、都督營州諸軍事、征東將軍、高句驪王、樂浪公。

其後百濟國、新羅國亦有使往來,

熙平四年,倭國王名曰讚遣司馬曹達奉至建康表獻方物。讚死,弟珍立,遣使貢獻。自稱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

武赫三年,繼讚後,(珍)、彌、濟、興、武繼任倭王,稱倭五王,對內僭稱天皇,遣使請求冊封,皇帝不許,以倭人無禮為由驅逐倭使臣。

武赫五年以征討倭國不臣為由,征兵屯於建康,練水師,鑄大船。

實際上倭國自漢朝(東漢)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曹魏時,其自稱邪馬台國遣使入貢,魏文帝多有封賞,且亦遣使臣隨其赴邪馬台國。

邪馬台根據倭語發音為YAMATO,意為大和,其女王名為卑彌呼,發音為HINIKO,意為太陽之子,太陽神後裔。

漢魏之後,倭人或者說是委人感覺到了倭字略有貶義,於是改為和。

中樞諸臣對於皇帝要“不分青紅皂白”突然征討遠在數千裡之遙的海上之國十分不解,唯有兵部尚書到彥之鼎力支持。

皇帝對倭國的評價是知小禮卻無大義,拘小節卻無大德;重末節卻輕廉恥,畏威卻不懷德;強時必為盜寇,弱時必卑躬屈膝!

所以,大寧將倭國列為必征之國,這也是寧朝建立以來樹立的的第一個必征之國。



最新小说: 雲隙微光遇見貓 穿成敗家女?我拒絕擺爛帶飛全家 韻破天闕 大明皇孫 大明第一牆頭草 網遊之情義永恒不朽 勿忘 躺平師尊:教廢孽徒百倍返利! 崩鐵:卡池角色,給玩家發刀 不裝舔狗後,她踹了渣男嫁億萬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