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講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劉禪便笑眯眯的看著他。
“務觀啊,如果這個蒸氣器由行知單獨負責的話,那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可就沒你的份兒了喲?”
看著笑眯眯的劉禪,陸遊的心裡那是相當的無語。
我剛用這一招來考驗過沈行知,您現在就把這一招又用我身上了?
我能怕這個?
“官家,軍器監裡麵可不止這一項研究。
就算不參與蒸氣器的研製,臣也有自信,以其他的項目贏得獎賞。”
陸遊這麼一說,劉禪便轉頭看向了沈行知。
“你有自信單獨完成蒸氣器的改進嗎?”
“官家放心,臣就算豁出去性命,也一定儘快完成蒸氣器的改進。”
見沈行知直接指天為誓,劉禪趕緊說道
“朕不要你的命,朕隻要你按上就班的研究就行。
至於到底是一年搞出來,還是兩年搞出來,哪怕十年,朕都等的起。
包括錢的問題你也不用擔心,哪怕朝廷沒錢了,朕也會繼續支持你。
總之,絕對不能為了搶時間或者為了省錢而冒險。
聽懂了嗎?”
劉禪的話說完了之後,沈行知的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我沈行知何德何能,能遇到這樣除了哐哐給錢之外,啥都不管的官家。
家祖沈括要是生在這個時代,估計做夢都得笑醒了吧?
等沈行知紅著眼謝恩之後,劉禪直接一手一個拉起了他和陸遊倆人。
“務觀,朕答應你,把蒸氣器交給行知獨立改進。
但是,你也彆想置身事外,也要隨時盯著項目的進度。
朕早已經準備好了兩個爵位,等著你們來拿。”
一年半以後!
紹興十九年三月十七,晨!
太陽剛剛爬上枝頭,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便離開了汴京城。
走在最前麵的,便是劉禪那輛四輪馬車。
馬車上麵,坐著劉禪和嶽飛倆人,還有在一邊服侍的劉童博。
在他的車子後麵,是太後、皇後以及後宮嬪妃的車駕。
再之後,則是大臣們的車輛。
車隊離了汴京城之後,便來到了城郊剛剛建好的一座超級巨大的車站。
原來,早在半年之前,沈行知就已經找到了改進蒸氣器的辦法。
華夏曆史上,玩風箱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
從最初的人力,再到畜力,一直到後來的水力,各種類型的風箱早就被華夏先民們玩出了花兒。
以前隻不過是沒有想到過蒸氣而已,但劉禪提供的圖紙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之後,最大的難點其實已經沒了。
有朝廷和高軟軟的無限錢財支持,一年的時間裡,沈行知帶著工匠們搞了幾十台原型機。
不斷拆解的過程中,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蒸氣器在推動一次活塞之後,必須等待冷卻之後,才能再次運行的辦法。
而這個辦法同樣簡單,無非是多加幾個水箱,讓熱水和涼水循環起來。
而讓水循環起來的辦法,他們同樣無比熟悉,甚至日常都在使用,比如壓水井。
當然了,加上去的這一套水箱,還有一個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冷凝器。
解決了活塞的往複運動之後,整個蒸氣器的效率,直接提高了五倍不止。
因為這個成就,沈行知成了大宋最年輕的侯爺,機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