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裡狠狠的羨慕了一會兒之後,李仁孝才開口問道;
“那宋國占領的其他地方呢,現在是什麼情況?”
“回陛下,吐蕃的格爾瑪自從和嶽飛結親了之後,對宋國那是死心塌地。
不僅吐蕃內部一片穩定,就連天竺,他也能抽時間幫大宋看一眼。
至於大理、蒲甘和安南三地,因為和宋國原本的國土接壤的關係,基本已經被他們給消化的差不多了。
倒是倭島......”
聽到李察哥語氣有變,李仁孝沒等他說完,就興奮的問道:
“倭島那邊叛亂了?”
聽到李仁孝的問話,李察哥遺憾的搖了搖頭。
“並沒有。”
“......”
既然沒有,你換什麼語氣啊,害朕白高興一場。
默默吐槽了一句之後,李仁孝又不甘心的問道:
“那倭島那邊現在什麼情況?”
“倭島那邊很奇怪!”
“奇怪?”
“對!
聽說當年宋國拿下倭島之時,就留下了少量的礦工,剩下的男人全屠了。
而且,那些礦工現在基本上也累死完了。
就連女子,也隻留下了適合生養的適齡女子,其他一個沒留。
甚至,就連那些正在適齡,但長得醜的,他們也沒留下。
按理說這不是宋國人的性格,也沒聽說他們跟宋國之間有什麼大仇。
所以,沒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李察哥說到這裡,李仁孝點了點頭。
“這件事朕也有所耳聞,他們這個行為確實很奇怪。”
“當年民間有猜測,說是宋國看上了那幾個島。
但後來他們除了派人過去挖礦之外,並沒有大規模的往那邊移民。
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在他們眼裡有沒有倭島並不重要。
但倭島上沒有倭人,卻對他們很重要。
這就是臣覺得奇怪的地方。”
“嗯,他們這個動作確實很奇怪。
不過,這對咱們無所謂,反正咱們也占不了那個島。”
說完了之後,他又問道;
“那朝鮮呢?
那裡不是也被他們占了嗎?”
“朝鮮本來就一直是他們的附屬國,而且宋國在那裡放了一個水師。
所以,那裡也平穩的很。”
李察哥說完了之後,李仁孝有點兒鬱悶的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宋國現在的問題,就是海上有點兒鬨心。
至於其他的問題,主要就是地盤太大,官員不夠用唄?”
但他說完了之後,李察哥卻是搖了搖頭。
“不!
他們不僅僅是官員不夠用,他們的兵也不夠用。
他們那麼多的地盤,除了天竺那個奇葩之外,哪裡不需要重兵鎮守?
宋國的兵力雖然雄厚,但那些兵力分攤到每一個地方,其實並沒有多少。
金兀術逃向草原之後,嶽飛為什麼不追?
還有,他為什麼要把修那兩條鐵路的計劃昭告天下?
真正的原因隻有一個,嶽飛手裡的兵力捉襟見肘了。”
聽完李察哥的判斷,李仁孝皺著眉搖了搖頭。
“不對吧?
根據戶問的預計,宋國的歲入已經快到四萬萬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