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抬頭,隻見路邊站著一個華裔女子,正在滿臉笑意的看過來。
正是那個幫忙當翻譯的李楓子,她身後不遠處是她哥哥,還有一個白人男子,看樣子像是在找地方吃夜宵。
張震緩緩起身,客氣地說道,“沒事,那些人喜歡以德服人,和我正對脾氣,你們這是?”
果真李楓子說是來吃宵夜的,還沒找到地方坐。
張震四下打量,果真是夜巴黎,到了深夜,竟然更加熱鬨起來,到處坐席都滿了,比剛才他來的時候還多。
張震說道,“湊巧了,我們要走,你們正好坐這兒。”
李楓子急忙道,“你幫了我們大忙,剛才,剛才,真不好意思,能不能讓我請你喝一杯,就算是道歉了。”
這種萍水相逢的朋友,張震不想和她們有過多牽扯,更何況李楓子的哥哥剛才那麼沒勁,一看就是個自私到家的人。
張震更不想和他們再有任何交集了,於是道,“我們還約了朋友,還是下次再說吧。”
然而李楓子像是鐵了心要感謝張震,她的眼神中滿是誠懇,急切地說道。
“張大哥,就當是給我一個機會表達感謝,我們真的很感激你幫忙挑選古董,要是沒有你,我們肯定會買到假貨,到時候在長輩麵前可就丟臉丟大了。”
說著,她還上前輕輕拉住了張震的衣袖,大有張震不答應就不放手的架勢。
張震有些無奈,正想著如何再次婉拒,了塵在一旁卻來了興致,他扯了扯張震的衣角,笑嘻嘻地說。
“師弟,人家姑娘這麼熱情,咱們就給個麵子唄,大不了喝完這杯就走。”
張震斜眼看著了塵那一臉期待的模樣,心裡又好奇又納悶,不會是這個花花道士看上人家姑娘了吧?
要真是如此,自己還真不好走了,就當是幫弟兄們一把,不就是喝杯酒嘛!
於是說道,“行吧,那就叨擾了。”
李楓子頓時喜笑顏開,連忙招呼哥哥和那位白人男子過來。
一番介紹後,張震得知白人男子是他們在巴黎的朋友,叫湯姆,是個對東方文化略有研究的藝術愛好者,職業是個記者。
幾人重新坐下,李楓子招來服務員,點了幾瓶當地特色的葡萄酒和一些精致的小點心。
不過張震還是換成了啤酒和烤肉,畢竟這個才對他的路子。
酒過三巡,湯姆對張震的古董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問道。
“張先生,我一直很好奇,你們華夏的古董為什麼那麼有魅力?”
張震笑著放下酒瓶,耐心解釋道。
“華夏古董承載著幾千年的曆史和文化,每一件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技藝。
它們是文化的傳承,也是曆史的見證,更是一個文明審美的具象體現。
就像我們今天買到的舍利盒,雖然小,卻凝聚著南宋時期佛教文化的精髓。”
湯姆聽得津津有味,不斷提出問題,李鬆子也漸漸被話題吸引,加入了討論,之前拒人千裡的態度冰冷也緩和了許多。
不知不覺中,時間悄然流逝,街道上的行人依舊熙熙攘攘,巴黎的夜晚仿佛永遠不會結束。
就在眾人聊得火熱時,一陣低沉而獨特的引擎轟鳴聲由遠及近。
張震下意識地轉頭,隻見一支豪華車隊緩緩駛來,打頭的是一輛炫酷的布加迪威龍。
車隊在路邊穩穩停下,安妮絲從車上快步走下,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與嗔怒。
“張震,你可讓我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