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看出了張震的為難,在一旁輕聲說道。
“師弟,你是不是覺得在這邊時間短,沒空教導這位弟子啊?”
張震輕聲道,“這是其一,其二是我目前不再打算收徒,不過這本書我實在是喜歡,有些為難了!”
周冰輕笑道,“這有什麼為難的,你收個記名徒弟得了,至於沒空教,難道師姐就不能替你教嗎?”
張震眼中露出怪異目光,周冰雖說是師姐,也跟著齊老學了好幾年。
但是張震真沒覺得這位師姐在古董方麵有多麼高的造詣。
萬一他替自己教授弟子,誤人子弟咋辦?
豈不是壞了自己的名聲!
此時的趙學兵,心中滿是忐忑與期待。
他眼巴巴地望著張震,渴望著張震能夠答應收他為徒。
自從繼承了爺爺留下的古董店,他便深知自己肩負著傳承家業的重任。
然而,自己學藝不精,麵對店裡的諸多古董,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他聽聞張震在古董界的威名,對其鑒定古董的高超技藝欽佩不已,認定張震就是那個能引領他在古董領域深入學習的良師。
若是能拜入張震門下,他便能學到真正的本事,將這家古董店發揚光大,也能不辜負爺爺的期望。
周冰似乎也看出了張震的擔心,撇嘴說道。
“你確實功底很硬,但是師姐對古董的研究也不是白給,不信後麵的東西我來看,你旁觀一下我的本事!”
不等張震說什麼,周冰便拿過了另外一件東西,開始詳細地品頭論足。
周冰心裡暗自想著,自己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向張震展示自己的實力,幫他解決收徒的難題。
她一直希望能與張震合作,共同為傳承華夏文化出一份力,而這次收徒之事,便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而且,通過與張震的接觸,她發現張震對華夏文化有著深厚的熱愛和使命感。
這讓她對張震的看法也從最初單純地尋求投資,逐漸轉變為對他的敬重與欣賞,她渴望能得到張震的認可,成為他在傳承文化道路上的夥伴。
張震看她看了一件晚清瓷器,一件明代仿巨然和尚的畫作,心裡頓時有了數。
這位師姐果真沒有辜負齊老的教導,雖說眼力沒有自己好,但也不差了,絕對能教導好一個學生。
等她再看了兩件東西,張震立刻有了決定,拉著那個年輕老板走到一邊。
他誠懇地說道,“咱們年齡相仿,原本應該平輩論交的,但你如果真的要拜師,那我就勉為其難收下你為記名弟子。
不過我確實沒空在德國待太久,就讓師姐代我教授你,你的意思如何?”
年輕老板大喜,作揖躬身說道,“師傅在上,請受弟子一拜。”
然後他做了自我介紹,這人叫趙學兵,今年二十三,出生在華夏江南。
但在他六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就來到了德國投奔從這邊定居的爺爺。
後來就繼承了這家古董店。
張震讓在座的幾位老板作為證人和嘉賓,喝了趙學兵敬的茶,算是收了他為記名弟子。
趙學兵也將那本書當做拜師禮,送給了張震。
拿著那本書,張震小心翼翼地將一些褶皺撫平,然後鄭重的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