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心中早有盤算,思量片刻後說道。
“這樣吧,這所有東西,我出兩百顆碎鑽,具體怎麼分我就不管了。
另外,你和司令再多給五十顆。
這些鑽石也不用存銀行了,你們帶回家也方便!”
伊布斯基麵露難色,苦笑道,“能不能再加點,太少了不好分啊!”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張震扔給伊布斯基一隻裝著三百顆碎鑽的袋子,算是敲定了這筆交易。
雙方錢貨兩訖,約定不許再找後賬。
等伊布斯基帶人離開後,張震環顧大廳,見沒有外人,猴子便迫不及待地抱著一隻色彩斑斕的大盤子,興奮地跑到張震麵前。
滿臉驚喜地說道,“師傅,我剛開了兩個箱子,就找到了這個,乾隆琺琅彩花果盤!”
張震接過盤子,仔細端詳起來。
隻見這盤子造型規整,胎質潔白細膩,如同羊脂玉一般溫潤。
盤子的外壁,以琺琅彩繪就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花果圖。
嬌豔欲滴的牡丹,花瓣層層疊疊,色澤鮮豔,仿佛能聞到那馥鬱的花香。
嫩綠的枝葉舒展其間,脈絡清晰可見,好似帶著生命的律動。
在陽光的照耀下,琺琅彩的光澤溫潤柔和,與豔麗的色彩相互映襯,更顯華美。
盤底,“大清乾隆年製”的篆書款識,筆鋒剛勁有力,端莊大氣,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整體看下來,正符合了‘花有陰暗,葉有反側,寶光內斂,形神俱備’等特色,絕對的一眼開門的好東西。
猴子又快步走到一旁,打開另一隻箱子,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幅畫卷。
他輕輕展開畫卷,一幅氣勢恢宏的山水圖映入眼簾。
遠處,山巒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其間,仿若仙境;近處,溪水潺潺流淌,岸邊樹木蔥蘢,枝葉隨風搖曳。
畫卷上的筆墨運用自如,皴擦點染間,儘顯山水之神韻,和作者的功力。
張震湊近細看,發現這竟是一幅明代沈周的《廬山高圖》仿作,雖說是清代高仿,但畫工精湛,頗具神韻,也不失為一件難得的佳作。
緊接著,猴子再度俯身探入箱子之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尊白玉觀音像。
“師傅您看啊!”
觀音麵龐圓潤,慈眉善目,雙目微闔,似是悲憫地俯瞰著芸芸眾生,那眼神仿佛能洞悉人間疾苦。
她身披一襲輕柔飄逸的長袍,衣袂隨風輕揚,線條勾勒得極為流暢,恰似靈動的水波,儘顯靈動之美。
整尊佛像的雕刻工藝堪稱一絕,細膩入微,每一處細節都被雕琢得精準無誤,巧奪天工。
那溫潤的玉質散發著柔和光澤,仿若一層聖潔的光輝,為佛像更添幾分超凡脫俗的氣質。
端詳之下,張震心中暗自思忖,這尊佛像明顯帶有唐代風格,卻有著清中期細膩精湛的工藝。
其所用白玉質地純淨,觸手生涼,乃是正宗的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