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子萬俟思進,成功回到了北狄境內。
在邊城的將軍府,他見到了軍師劉繼善,和國師單揚。
這一趟被俘虜的旅程,似乎讓萬俟思進的性格略微收斂了一些,沒有之前那麼暴脾氣了,他甚至主動給兩人道謝
“多謝國師與軍師,救我出苦海。”
“三王子言重了,救您乃是我們分內之事。”劉繼善說著,心中也鬆了口氣,“還好王上並不知道三王子被俘一事,邊城的將領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也替殿下隱瞞著,還請殿下不必多慮。”
這是劉繼善和那些副將們提前說好的。
救下三王子,瞞住三王子被俘的事情,就當戰敗被俘這件事不存在,這樣北狄王也不會怪罪他們。
可沒想到,萬俟思進謝絕了他們的好意,開口道
“我要回王庭,去見父王。”
“三王子,你這一回去,被俘一事就瞞不住了,到時候你的兵權……”劉繼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都聽懂了他的未儘之意。
萬俟思進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在邊境領兵的差事,如今難道就這麼甘心白白丟掉嗎?
“兵權丟了就丟了吧,我也想明白了,我這個人,有勇無謀,還聽不進勸,根本不適合打仗。”萬俟思進說著。
這下子,劉繼善更震驚了,這能是三王子會說出來的話?
萬俟思進沒有給他們想太多的機會,直接說道
“我回北狄王庭,向父皇稟報這次被俘的過錯,我會將所有的罪責攬在自己身上,就說是我不聽軍師和其他人勸告,才造成了這次失敗。”
“如此,父王不會對軍師和其他人做出懲罰,大概率會換一個會打仗的兄弟過來接替我。”
劉繼善也知道萬俟思進主意已定,便沒有再勸。
正好他也有重要事情稟告王上,就是關於謝義手中,有狼頭圖騰令牌的事,必須他親自去說。
於是,等萬俟思進在邊城休整了一日,劉繼善便與他一起,朝著北狄王庭而去。
三日功夫,兩人抵達王庭,見了北狄王。
北狄王如今六十歲左右。
但或許是因為北狄乃馬背上的民族,人人勇武,所以身體素質好,以至於北狄王看起來也是精神矍鑠。
他端坐在上首,問道
“你們不好好在邊城領兵對敵,怎麼突然都回來了?”
萬俟思進聞言,率先跪下,把自己出戰被俘一事說了,並按照他先前說的,一個人承擔下所有的罪責,隨後給劉繼善請功
“若非軍師和國師籌謀得當,救兒臣回來,兒臣現在應該被送去了大安國的京城,再也回不了北狄了。”
北狄王一聽這個兒子不聽勸告,出戰被俘,當即大怒
“你還有臉說!這次出戰的機會,是你在練武場上,打敗了你幾個兄弟,親自贏來的,我以為你勇武,結果卻隻是個莽夫!”
“我將劉先生放在你身邊,竟也輔佐不了你,你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來人,拖下去,杖責一百軍棍,不許請大夫,讓他自生自滅。”
到底是兒子,直接處死未免太無情,就用這種迂回的辦法。
反正這個兒子也不受寵。
萬俟思進聞言,立刻跪下磕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