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河:牡丹江、林海雪原與威虎山及雪鄉_江湖與彼岸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都市言情 > 江湖與彼岸 > 花河:牡丹江、林海雪原與威虎山及雪鄉

花河:牡丹江、林海雪原與威虎山及雪鄉(2 / 2)

好似要把一切推倒重來

所有既往的風景

一幅幅掛滿窗口

一閃即逝

把現實越甩越遠

一節開往故鄉的高鐵

倒行逆駛

風馳電掣

《穿越東北大平原》

過了山海關

東北大平原

像一隻大肥羊

在車窗裡慢跑

這裡曾經富得流油

是大金國

是滿州國

是中原饑民和罪犯的福地

是所謂共和國的長子

天高雲淡

金色的麥田

湍急的大河

漫山遍野的鮮花

如今的東北大平原

荒蕪而美麗

像一隻被射殺的肥羊

所有人都変成驚弓之鳥

舍棄黑土地

飛往有海的城市

穿越東北大平原

穿越曆史和童年

有一個聲音在腦海裡盤旋

如果當年吳三桂不因陳圓圓引滿入關

如果溥儀和他的後代一直做傀儡皇帝

現在的東北大平原

會是啥樣

穿越東北大平原

高鐵隻需6個小時

但我想騎馬入關

《在故鄉吟唱那遠離故鄉的離愁》

這雨細到無處可尋

非來自天庭

源於睫毛深處

淅淅瀝瀝斷斷續續

打滑了堅硬的地麵

溫潤著枯萎的秋花

滲透骨縫無比之癢

雨不破窗

猶似簾紗

輕籠一江的渾濁

也無白帆的飄零

隻有遠處的一抹黛山

正恰祖母的發髻高聳

獨自酒的暈紅中提筆忘字

在故鄉吟唱

吟唱那遠離故鄉的離愁

《母親  我隻想重返您的**》

離鄉數載

花白發際的兒子又一次繾在您的身旁

午夜的靜秘中傾聽您蒼頓的呼吸

此時的我是如此脆弱

隻想重返您的**

逃離這個喧囂的世界

母親

我又是如此強大

早已長成一塊滾石一棵勁鬆

在您的屋簷下

沉默矗立並卷起濤聲

母親

您每次爽朗的笑聲

都振落我心頭的枯葉

你曾經健步如風的背影

照亮我未來的道路

母親

時隔近半個世紀

今夜我又一次躺在您的身旁

已憶不起您奶水的甘甜

我隻想重返您的**

或展翅高飛

《故鄉就是母親的**和第一口奶水>>

故鄉一片一片溶化的雪花

是雪花中逆風飛翔的丹項鶴

離鄉背井的背影

一道從小吃慣的美食

故鄉是榮歸或療傷的隱居

而你注定遠山高飛甚至馬革裹屍

故鄉是父親的白發一抹夕陽下的河山

少年時代難以啟齒的一次偷窺

故鄉是午夜夢回的驚魂場景

異鄉繁華喧囂中一次酩酊大醉

河邊小芳一刹那的低頭溫柔

清晨白幡送走的祖母爽朗笑聲

故鄉是一幅越來越遠的斑駁油畫

一部不斷流傳的民間故事

故鄉就是最終闔下眼簾時的那滴眼淚

是母親的**和第一口奶水

2017.10.7.鐵鍋貼餅子七十年代童年的味道人窮誌短、馬瘦毛長……

天高地闊、草長水深,童年的寄居和放飛地,向著童年之路回歸並超越!

2017.1.12.雪中的故鄉,童年的故鄉自然的故鄉與朝代和時間無關的故鄉,背井離鄉的故鄉……

《冬喜》

這個季節象冰一樣光滑並閃亮

雪上點燃一團火

酒中點燃一團火

你是那位千年豎子

被祖國放逐

去故鄉流浪

在自己的家園無家可歸

當冬天的狗走到儘頭

抖落一地的毛發

一個重複過了半生的節日

將再次盛開愛與傳承的雪花

2018.2.23.春節長假停發微信一周,讓碎片化的時間歸於完整,留給親人,睡眠、發呆、閱讀和沉思,心情平靜、輕鬆而充實......

今天在桑梓最後一天,下午陪老爸和外甥女在冰封的母親河一牡丹江上踏雪溜冰。

回桑梓過大年,長假今晚結束。下午的冬日斜陽中,與老娘一個斡皮、一個包餃子,感覺母愛的溫暖與沉浸其實人之一生就是在母親的**(生)與上帝的天堂(死)之間遊走,窮儘可能、極限和無常完成這一曆程和閉環。生死為大若不能超越的頂峰,而過程卻是至關重要如滔滔江河奔騰不息......

2019.4.4.《清明雪》

千裡迢迢趕回桑梓

陪兩老吃頓飯

廚房裡餐桌上飄著童年的味道

與他們隻嘮些陳年往事

明早去給祖上掃墓

預報有雪或雨雪交加

那裡背山向水

梅花依舊綻放

遠處的田野若隱若現

2019.10.3.今老朱家一家去《林海雪原》之夾皮溝朱家鎮吃殺豬菜[呲牙]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上山打虎、下鄉種田......

2020.10.19.三道關:荒涼而壯美,了無人跡、超然世外、天地無語、魂歸自然……

如此秋色、收割後的秋色、成熟後的秋色與被大水洗禮後的秋色:蒼涼而洶湧、豐收而荒蕪......

風叩門??緊

光照舊書新

靜待白雪降

晚陪兩老親

天暗鳥歸林

平生好青雲

江河無語逝

一地野花繽

2021.4.2.回故鄉祭奠懷念老友、著名畫家王文江兄[合十][合十][合十]

2021.4.11.林海雪原中楊子榮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革命英雄主義和土匪精神還是值得好好學可和借鑒的[得意][悠閒][呲牙]

雪鄉

“中國雪鄉”景區坐落於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交會處,位於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施業區,山高林密,擁有“夏無三日晴,冬雪漫林間”的奇特小氣候,雪期長達7個月,雪景純淨無瑕、千姿百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世外桃源”。--正如中學時代的恩師韓老師所言:故鄉的雪郜是熱的!

第一次到雪鄉是2001年冬,女兒6歲時我和太太一家三口回牡丹江過春節。那時的雪鄉尚未出圈,所以外地尤其南方旅客還很少。這是女兒第一次滑雪非常興奮,隻可惜我這個雪城人卻不會滑雪,所以從山上下衝時,沒能好好保護她,結果倒栽蔥把小臉都搶破了。我被她媽和我媽一頓說!

“2004元旦後她到我桑梓“雪鄉”釆訪,後來雪鄉因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而爆火。我放下手的工作也趕回去陪她。住在小時候的火炕上,吃著過年時才能吃到的殺豬菜,於飛揚的雪花中打雪仗,從山頂大叫著衝下去滑雪,仿佛童年再現,忘卻現實,無憂無慮地歡笑著,玩耍著……”(節選自本書“第九章:非典年代的邂逅”)

“回到家鄉第二天我約李慶一同去雪鄉祭奠老陳。車行於林深草長的曠野山間,我和李慶幾乎一路無語,仿佛都沉浸在回憶之中。一個小時抵達小鎮的一座簡陋的東正教教堂式的殯儀館,老陳尚未下葬,骨灰盒還暫存於小木屋中。窗口上貼著老陳年輕時穿軍裝的照片,橫眉立目,英姿勃發。我一時無法接受當年那位雄心萬丈的狂人和賭徒,竟是如此虎落平陽、抑鬱而終的結局?!我倒寧願看到他戰死商場哪怕是慘遭意外一一老陳,兄弟一場,一路走好!

《悼老陳》

一生張狂不服輸

商場馳騁畫歸宿

縱橫跌宕海內外

葉落歸根化黑土

2022年7月18日於桑梓”

(節傳自本書“前傳第六章:狂徒老陳的跌宕一生”)

橫道河子

一座百年老鎮,有著悠久的曆史與俄羅斯文化脈絡。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後,自沙俄經營中東鐵路起至日偽時期,一直是重要軍政機關所在地,一些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在此修建彆墅和公寓,開設工廠和商行,當時商賈雲集,高樓林立,有“花園城鎮”之稱。

小鎮留有許多曆史古跡,至今仍有256棟1901至1905年建成的俄式風格建築,其中國家級保護建築5處,市級保護建築104棟。我國現存的唯一一處木製東正教堂原址、中東鐵路機車庫等建築,都完整地保留至今。橫道河子2007年5月被批準為第三批中國曆史文化名鎮。

2017.10.6.建於1902年的中東(俄)鐵路(博物館)及俄羅斯畫家村,層林儘染,絕世美景……

從北京、江蘇和哈爾濱分彆返回家鄉的少年小夥伴們攜手重遊,我代表六十年代的童鞋們臥軌高呼:為了新中國,向我開炮!

2019.10.6.攜妻女坐上綠皮火車,返回童年般的鄉村,劈柴、曬穀,吃小笨雞,筋餅卷豆芽和土地絲,豬肉燉粉條……感受時光倒流的快樂與惆悵......

水涼月釣沉

小城秋葉深

溫酒覓故友

遠山近黃昏

牡丹峰

清朝,寧古塔將軍,為了演軍習武,圍獵朝貢,牡丹峰一帶屬“北圍場”。

民國期間,寧安縣知事王世選騎馬遊覽了該片區域,因覺得此處是寧古塔十裡長江最近的一座山峰,便在此山峰建立“勒馬臨江第一峰”碑。

1981年,黑龍江牡丹峰被批準為省級天然次生林係統自然保護區。[3]

1992年,黑龍江牡丹峰被原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3]

1994年,黑龍江牡丹峰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8

2013.2.13.牡丹江牡丹峰,花開富貴,焉在南國…

2015.10.3.牡丹峰的樹與葉、路與穀……

牡丹峰下吃農家菜,雞是現殺的,菜是園子裡剛摘的,魚是才釣的,酒是自家醇的一一真正的天然食材,原汁原味……

2020.10.6.雨中的牡丹峰:曠世風景、深秋顏色,人生至此、也是一絕。

2021.4.19.

牡丹峰上牡丹紅

春光秋色幾相同

風急林密溪清淺

任爾東南西北中

《下山的路》

鋪滿落葉的黃金

雨中的陽光

穿透樹林的利劍

所有上山的人

一步一步退為背影

曾經的美景和高峰

都化做手機裡的圖片

風一般短暫

影子一般漫長

在出世與入世的交界

在成與敗的中間

在生與死的邊緣

在白晝與黃昏的關口

在禁止焰火的野外

點燃一隻螢火蟲

點燃一支衰弱的香煙

照亮腳下的墓地

照亮陰冷的唇

山頂無廟

一道閃電正擊中紀念碑

雷聲滾滾

2020.10.16於桑梓牡丹峰

倒退的過去是一條漸漸冰封的河流、如果你不能穿透堅硬而厚重的寒冷、就無法欣賞奔湧的的波浪和魚兒。但未來卻如一座雪山、無論多麼不可預測甚至充滿風險、恐懼和死亡,但你彆無選擇,依然無法停止前行和攀登的腳步!因為你寧願投身未知而壯麗的峭崖、也不願停留在安全和狹窄的冰床上,也許你還相信會有奇跡發生、也許你隻是為了不斷地逼近天堂……

一葉豈知秋

秋華勝春花

穀幽峰自美

石落水有涯

《家山北望》

家山北望

浮名若雲

鳥兒在林木間雀躍

離鄉千裡萬裡

在此一彆

聽江水濤濤

去程無儘

走遍大江南北

與寺廟同眠

任記憶的風琴漸次拉開並合閉

渤海囯的鐘聲回蕩於夢中

親手做一麵自由的帆

送子嗣飄洋海外

不再落葉歸根

2020.10.22於桑梓北山

2023.12.31.《新年穿新衣》

回桑梓看望二老一晃快一個月了,萬馬齊喑的2023年即將過去,明年就是2024年元旦了,準備好糧食和鞭炮,默待咒語和預言應驗!

寒風凜冽,冰雪齊白中,87歲的老娘依然獨來獨往地出去轉了一圈,回家時給我買回兩件新絨衣,一件深灰色的內衣、一件藏青色暗格的薄外套,並敦促我當場試穿,柔軟、舒服、溫暖而講究。背井離鄉33年已入花甲之齡的我不由心頭一熱、眼底有點濕潤一一腦海中的鏡頭刹那間拉回1976年,我從鄉村的爺爺奶奶家回到小城牡丹江,一彆我與媽媽己經分離8年之久,之前除了我每2~3年回城過春節,其間媽媽隻去奶奶家看望過一次,依稀記得她給我買了乒乓球和球拍,臨走前,我一直讓她背著、賴著不下來……

返城回家的第一個春節,爸媽要給我們兄妹三人做新衣服過年,記得當時不知為什麼隻給我做一件藍布上衣,妹弟卻做了全套,爺爺說他們偏心眼。我雖然心裡也有點氣,但好在爸爸給了我零錢買鞭炮,我也就轉移了注意力不太在乎了,因為過年放炮才是男孩子最開心的頭等大事。

更記得1980年考上大學時,媽媽也給我準備了新衣服和新被褥送我踏上人生的征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仔細算起來,60年的時光,除去8年的鄉村歲月、4年大學和1990年背井離鄉至今33年,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隻有短暫的15年。古語雲:父母在不遠遊,那我絕對是個典型的不孝之子,而且更是個豎子,半生叛逆且不斷捅窿子,讓父母操碎了心最後隻能聽我任我……

今天再次穿上媽媽的新衣,不由得想起小時候革命***《紅燈記》裡李玉和臨行前對李奶奶說的一句台詞:媽,有您這碗酒墊底,什麼樣的酒我全能對付!一一我也想對老娘說:有你這件新衣在身,什麼樣的寒冷我都不懼!

窗外山河悲(五絕兩首)

(一)

千裡歸桑梓

大雪映燈籠

空把少年夢

全付爆竹聲

(二)

末日青鳥飛

遊子故鄉歸

小樓一統樂

窗外山河悲



最新小说: 諸天:數值怪從北宋末年開始 重生,回到小姨抱私生子回家前 道門風水宗師 農家子闖科舉 和男友穿書後,他竟是土著反派 不搶個小娘子,當什麼紈絝侯爺? 穿越到民國成為何大清 漢末太平道 晚棠春色 彈幕通古今,黑蓮花她手撕全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