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烏雲遮擋了陽光直射,陰霾籠罩著大地。
不計其數的難民坐在街邊,向過往的行人乞討食物,讓東歐風格明顯的鎮子,顯得更加冷清和破敗。
行人們的服裝打扮同樣是褶皺與老舊,看到難民時,紛紛像是躲瘟神似的加快腳步,生怕被纏上。
誰知道餓急眼的難民會做出什麼?
何況行人們也都在發愁自己該怎麼活到明年,哪有功夫管彆人的肚子。
“.”
留有絡腮胡的男人編輯好信息,見屏幕顯示「已成功發送」,便將手機送回口袋裡,同時緊了緊沒係上紐扣的黑色風衣。
路過坐在巷口的一對難民母子身前,男人的步伐稍顯頓挫,但最終還是選擇繼續前行。
可能是怕給予錢財或食物,會導致那對母子惹上殺身之禍,男人的目光中透露出些許歉意。
而剛剛手機屏幕上所顯示的「雷德菲爾德」,其實是男人的姓氏,至於名字是較為大眾化的克裡斯。
酒吧的情報交易,和外觀看似破舊,實則具備眾多功能的特質手機,皆指向了他的真正身份——
阿特拉斯調查員。
並且連克裡斯自己,都不知曉將他的姓氏和名字連在一起,究竟有何特殊意義。
他原本是主宇宙的1973年2月生人,於1991年加入美國空軍,因為表現出了卓越的戰術素養和極為優秀的體能,被招進了特戰司令部的第23偵查連隊。
到了1993年年初,他和隊友們的檔案引起了阿特拉斯的關注。
在一係列軍隊高層和軍工企業的常規操作後,克裡斯和他的隊友們按照上級命令,被調往阿特拉斯建設在肯尼亞的軍事基地。
從那往後,克裡斯一行人順勢編入阿特拉斯的作戰單位,又在1994年1月份調至調查部。
第一道空間門開啟時,由於他們的員工等級還無權知曉遺跡基地,所以並未參與首次外宇宙的調查行動。
1995年9月。
因公司需要整合零一地球的歐洲,克裡斯和他的戰友們遵循上級調遣,穿過空間門來到了重建之後的巴黎。
受擬態肆虐五年的歐洲,其基礎設施的70%被徹底破壞。
加上擬態沒有俘虜的行為習慣,使得過去的五年裡,這大部分歐洲都是人類的絕對禁區。
隨著擬態失去了威脅,聯合國與聯合防衛軍(UDF)無力承擔龐大的費用支出,大幅度削減軍事力量之餘,英國、摩洛哥、挪威等相對完善的國家和地區,立刻“勸解”躲避戰亂的難民,是時候“回家”了。
起初,隻有不到百萬的難民懷著對家鄉的熱切思念,以及對重建家鄉的渴望,選擇自願返回了故土。
可是沒過多長時間,難民便麵臨著沒錢沒糧的現實,讓重建家園成為了奢望。
為了解決眼下困境,難民選擇向距離最近,也是看似實力雄厚的聯合國成員,即英國,請求一些人道主義的援助。
但得到的回複卻頗為敷衍,如果英國不是為了維護僅存的國際形象,可能會直接拒絕。
畢竟五年的人類·擬態戰爭,險些把全人類的家底都要耗空,各國都陷入了自顧不暇的狀態,哪裡還有餘力去顧及難民。
接下來以英美為首的國家,通過媒體大規模宣傳難民引起的暴力事件,再引導輿論向“仇恨難民”的事態發展,致使遊行和動亂愈加頻繁。
見民眾怨氣達到峰值,英美公開宣布,將采取強製性的手段進行難民驅逐。
為了維護國際形象和本國的社會穩定,這一流程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必然的。
然而不少憑借難民身份的人渣們,選擇自暴自棄和好吃懶惰,頻繁對救助國的本地市民施暴、搶劫,加之社會的工作崗位飽和,使得強製性驅逐變得順理成章,
戰爭結束後的一年內(主宇宙1994年),就有兩千萬難民重返歐洲。
但也正是這個最為混亂的一年內,阿特拉斯分部卻順勢成立,並利用豐富的生活物資,成功吸引了大量自願返回故土,且具備勞動能力的難民。
同時,分部也派遣了包括克裡斯在內的諸多調查員,與東歐地下市場進行“物對物”,或“物對錢”的交易,用於快速換取本土的軍火和現金。
主宇宙的1995年中旬,擁有海克斯機器人和3D打印技術的阿特拉斯,完成了對巴黎的初步重建工作。
隨著羅伯特(基裡曼)擔任阿特拉斯分部的首席軍事官,公司開始以巴黎為中心加速擴張。
截至主宇宙的1996年9月4日,也就是今天,法國、瑞士和奧地利全境,還有部分德國、意大利等地區,已經被阿特拉斯分部納入,成為綠色安全區域。
該區域內,為分部工作的員工約七十四萬人,其中三萬六千餘人是前UDF士兵,負責維護治安和驅逐騷擾,並執行各種軍事任務。
至於麾下居民則多達七百萬人,絕大部分是員工們的親朋好友,但阿特拉斯不負責尋常居民的日常開銷。
想要換取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乃至娛樂產品的兌換券,那麼必須通過勞作或耕作獲得。
當然了,居民們也能夠依賴有工作的家庭成員進行贍養。
大刀闊斧的重建工作,率先引起了英國關注,其次是整個聯合國與UDF。
但麵對外界的所有質疑和詢問,阿特拉斯分部選擇了無視和沉默,同時還在羅伯特的示意下,於網絡上創建了官方賬號,簡介為:
「阿特拉斯的宗旨是在混亂和災難之中,為人們提供安全、秩序和希望,幫助人們恢複到正常的生活。」
然後陸續上傳新·巴黎的宣傳片,阿特拉斯的武器和裝備展示,以及為重建區提供能源的核聚變發電廠,等等諸如此類的視頻和圖文資訊。
其中一條點讚和評論較多的視頻,是向觀眾們展示了身處阿特拉斯“空間站”的俯瞰視角,環繞地球赤道所拍攝的絢麗景色。
換而言之,阿特拉斯分部是公開表示“我們要重建歐洲”,“我們有足夠多的資源和人力”,“我們還有維護領土的武裝力量,包括對外打擊的核武器”,用較為隱晦的方式警告外界彆沒事兒找事。
英美一方都理解“核聚變發電廠”、“空間站視角”所蘊含的信息。
暫不考慮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真假,但“空間站”所拍攝的視頻經過英美專家的鑒定後,已經確認沒有任何造假的成分。
那麼,阿特拉斯是何時發射的火箭?又是如何把“空間站”所需要的零件,悄無聲息的送入近地軌道的?
為什麼雷達和衛星沒有偵測到任何異常?
或者,那真的是“空間站”嗎?
無論英美等國怎麼想,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阿特拉斯,就是將“事實如此”都放在了網上。
之前的歐洲局勢糜爛,英美等國都不敢輕易插手,隻是在國際上“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