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彆的事,先不跟你說了。”
說罷趙欣萌便掛斷電話,雙手急忙從搬家工人手中接過木匣。
“這是我外婆的東西,我已經好多年沒看到過了。”
“外婆生前一直把這個木匣當做寶貝藏著,害怕我弄丟從來不讓我碰。”
“臨終前她還不斷念叨這個突然消失的木盒呢!”
“肯定是藏的太過隱蔽連她自己最後都沒找到……”
望著失而複得的珍貴木匣。
欣喜過後,趙欣萌摩挲著木匣麵露傷感說道。
一番話語讓所有觀眾恍然大悟。
女孩隨後想打開盒子看看裡麵到底藏了什麼秘密。
卻發現木匣被自帶的銅鎖緊緊鎖住,根本無法打開。
至於木匣的鑰匙,自然也早已遺失。
“這是我外婆留下的遺物,您能想辦法幫我打開嗎?儘量不要損壞到這個匣子。”
無奈之下,趙欣萌隻好捧著木盒找到一名開鎖匠請求幫助
“這一看就是個老物件,鎖子有些年頭了呀,怕是不好開哦。”
仔細端量一番麵前的木匣後,在女子的請求下。
開鎖師傅費儘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這個塵封已久的小木匣緩緩打開。
就在木匣打開的一瞬間。
女子,開鎖匠,還有台下的觀眾們。
視線全都緊緊盯著木盒縫隙。
好奇想要看到裡麵到底藏了什麼東西。
金銀珠寶?鈔票存折?
亦或是價值連城的房契地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匣子裡一共有兩層。
隻見上層放著一粒粒橢圓形油光鋥亮的紅色珠子。
或許因為歲月侵蝕的緣故,其中一些珠子呈現出萎縮褶皺狀態。
而在木匣的下一層,則疊放著厚厚一疊泛黃的信紙。
並且信封上隱約出現“沈佩蘭”“東省大學”等字樣。
“這些紅色豆子是什麼,該不會是紅寶石做的珠子吧?”
“你家珠子做出這種橢圓造型的啊?”
“都褶皺枯萎了,肯定不是玉石之類的,很明顯是某些植物的種子或者果實!”
“看上去好像是紅豆啊……”
“這麼精致的木頭盒子放這麼多紅豆做什麼?”……
盯著舞台上突然轉變的場景。
所有看熱鬨的觀眾心中頓時冒出同樣的問題。
“我想起來了,外婆好像跟我提過一嘴,這裡麵放的都是不能吃的紅豆。”
“可是,她為什麼要在裡麵放這麼些紅豆呢?”
“而且還當成是寶貝藏了這麼久……”
舞台現場通過女孩之口,證實了這些紅色珠子的本體。
正是一粒粒經過特殊防腐處理的紅豆。
並且信封上出現的“沈佩蘭”正是她去世多年外婆的名字。
知曉木匣裡藏的並非是價值連城的珠寶或房產地契後。
趙欣萌臉上並沒露出失望的神情。
反而更加好奇這些幾乎保存完好的紅豆來曆。
於是她拿起那一遝早已泛黃的信紙。
從壓在最底下的一封信開始,小心翼翼打開泛黃的紙張。
隨著現場鏡頭拉近。
隱約可見其中一張信封上,模糊成水墨般的“民國二十一年”郵戳。
以及“顧雲舟於沈城前線寄佩蘭,盼長相守”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