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會得罪人,也不影響您掌控軍隊。”????蘭林傑委婉的勸說道。
搞人他真心不擅長,尤其是排擠一群朝廷命官,更是充滿了風險。
軍中同樣有法度約束,在人家沒有犯下大錯的情況下,主帥也無法憑白無故處理一名將領。
本質上朝廷從外麵調將領過來,就有權力製衡的意思。
“罷了,先這麼辦吧!”
李牧無奈的說道。
麾下人才匱乏,沒有能夠挑大梁的。
稍微能看的,也就這位師爺。
不過蘭師爺主要才乾在處理內政上,出謀劃策並不擅長。
自己培養的那幫嫡係,全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讓他們打架砍人馬馬虎虎,出謀劃策就不用為難人了。
在未來一年內,能把常用漢字學全,那都算是上進心強的。
真正的頂尖人才,要麼在官場上,要麼在進入官場的路上。
李牧試圖進行過招募,最後尷尬的發現,前來應聘的都是落魄書生。
受時代的影響,越是底層的讀書人,受四書五經毒害越嚴重。
思想都被關在了籠子裡,看問題的眼光非常局限。
除非能夠打破這種認知,否則就算天資再高,成長空間也非常有限。
幾十年的固有認知,明顯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打破的,隻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亂世出人才,最大的原因就是傳統秩序崩潰,大家的固有認知被打破,釋放了被統治集團束縛的思想。
小插曲結束,李牧再次把精力投入到軍隊訓練中。
他已經想清楚了,新到任的軍官聽話也就罷了,若是不安分那就進行“重點培養”。
按照最嚴苛的標準訓練,他就不信那些養尊處優的家夥,能夠受得了折騰。
……
小蒼山之上。
今天是收獲的好日子,經過多道工序處理之後,第一批銅正式冶煉完成。
望著眼前的銅錠,李牧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冶銅技術誕生了上千年,到了大虞朝工藝已經相對成熟。
銅被冶煉出來,下一步隻需加工成銅錢,就算整套流程走完。
雖然朝廷明令禁止,民間私自鑄造銅錢,但這些法令早就名存實亡。
發展到了現在,鑄造銅錢的主力已經不是官府,而是各地的士大夫。
私錢泛濫,引發了劣幣驅良幣。
導致朝廷鑄幣收入大減,官辦的鑄幣衙門甚至出現了虧損。
為了彌補虧空,朝廷鑄造的官錢質量,也跟著質量下降。
惡性循環之下,讓大虞朝的鑄幣業,亂成了一鍋粥。
一切都是利益惹出來的禍,銅錢鑄造技術太過簡單,利潤又太過豐厚。
相比直接賣銅,鑄造成錢幣之後,純收益最少增加百分之五十。
“這座銅礦,每月大概能夠生產多少斤銅?”
李牧關心的問道。
“回大人的話,按照目前的進度,每月大概能夠冶煉出五千斤銅。
後續如果擴大采礦規模,產量還能夠擴大一些。”
聽了工匠的回答,李牧當場就傻眼了。
雖然心裡有預期,知道銅的產量低,但沒有想到會這麼低。
月產量五千斤,不是五千噸,他都懷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毛病。
按照大虞朝的官方製錢規製,一斤銅能夠生產一百六十文銅錢,鑄造市麵上的私錢大約能生產兩百枚。
五千斤銅不過生產八十萬到一百萬枚銅錢,約合白銀八百到一千兩。
如果是利潤的話,李牧也就認了。
問題這僅僅隻是產值,刨除生產成本之後,純利潤大概也就五六百兩。
暴利是暴利,唯獨這個產能太過感人。
指望靠銅礦一朝爆富,明顯是指望不上。
“做的不錯,爭取再接再厲把產能提高上去。
工匠每人領取一兩賞銀,老師傅領取二兩。
往後大家的待遇,除了基礎月俸外,還有額外的產能獎。
產能每增加一倍,大家的收入增加百分二十。”
李牧隨即畫起了小餅。
目前的暴利,那是建立在人工免費的前提下。
如果計算上人工成本,礦山的收益就大幅度縮水。
收益低,待遇自然不可能太好。
當然,更多還是現在的產能基數太低,增長空間著實太大。
彆說是產能翻倍,就算是產能增長十倍、百倍,那都是大有可能的。
若不是大虞朝缺銅,這種小規模的開采,根本沒有競爭力。
“多謝大人賞賜!”
老者急忙叩謝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