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與港燈的收購,並沒有和之前置地與牛奶一般,引起什麼股市滔天巨浪,雙方都有默契的沒什麼動作,港燈的股價,在一波上升之後,逐步的緩慢下跌到了正常水平。
一周之後,和黃與港燈發布公告,雙方將會在多個層麵進行全方位的合作,特彆是地產業務,同時港燈還會對和黃定向增股10%,金額會按照一個月前港燈股價為基準,提高10%,這筆資金會資金進入港燈的賬戶;
受此影響,港燈股價再一次下跌,而和黃的股份,則猛然上漲;
不少媒體開始大批量的吹捧和黃,在成為港燈大股東之後,外加能夠與港燈一起合作開發地產,其規模,已然是香港最頂級的英資洋行,總控製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經超過了會德豐,僅次於怡和,至於太古,因為其並沒有在香港上市,且規模也非常大,一時之間,倒是難以算的清楚誰大誰小;
但顯然,和黃已然成為香港的頂級英資洋行,被不少媒體稱為香港四大行;
祁德尊從60年代初,將和記集團從會德豐獨立出來的時候,隻不過是一家市值幾千萬,隻會做一些進口貿易的小型公司,而不到十年的時間,就讓和記變成了今天的四大洋行之一,總控製的資產規模接近百億,自身身價也超過了十億。
“香港英資第一人”的稱呼,也逐漸的被媒體宣傳,不少在香港的華人、英國人,都開始熱捧這位英資創業富豪,並更看好和黃的未來;
受到各方麵利好消息的影響,和黃的股價在不到半個月之內上漲了超過60%,單獨和黃的市值便超過了50億港元。
長興集團,楊文東看到助理整理好的各種報紙核心內容後,對著身邊的方先名道:“立刻開始拋售和黃的股票,我要逐步清空這些股份。”
“清空?”方先名大吃一驚,道:“楊生,我們手中的股份可是有十幾個點的,真要是全部拋售,恐怕瞞不住市場,也可能會引起股價下跌。”
早期楊文東是直接收購了20%和記的股份,後來長興集團也多次利用各種機會增股;
隻是和黃能夠擴張如此之快,核心的原因就是不斷擴股融資外加收購,這就導致了長興集團手中的股票雖然在一直增加,但總比例卻在下降;
沒辦法,祁德尊這個人在這幾年的並購,實在是太瘋狂了,充分利用股市的便利拚命融資,長興集團也不可能花費巨額資金跟著一起,股份占比降一點也沒什麼關係,總計投入一個億左右,現在股票的價值就八九個億了,也是血賺的。
“我知道,但祁德尊這種玩法也太瘋狂了。”楊文東點點頭說道:“加上恒生指數已經突破1200,房價也太高了,所以我估摸著,市場可能快到極限了。”
原先曆史上,恒生指數是到達1700點然後出現暴跌的,但最後的1000點漲幅是極快的,也就是從七八百點到1700點,隻花了幾個月,而400800還花了一年多時間;
股市崩盤前的幾個月,也是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大量資金盲目的進場,最終這些人都成了最可悲的韭菜。
以自己所持有的和黃股票價值,想在一周半個月內套現,也不太可能,兩三個月,其實也有些急了,不過眼下他也不清楚經濟危機會在什麼時候爆發,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正好最後幾個月太多資本沒腦子的進入,也方便自己套現。
方先名想了想說道:“行,我立刻去安排,另外還有一點可能對我們有好處,最近一段時間,太多傳媒在炒作祁德尊以及和黃,雖然收購港燈以及他本人的確有這個能力,但我發現太多了;
昨天我問了一下秦誌業,才知道果然有資本在故意收買傳媒炒作,這核心的目的應該就是繼續抄高和黃的股票。”
“股票越高,那和黃就能夠貸款到足夠的資金金額。”楊文東笑了笑說道:“這樣倒是挺好的,跟秦誌業說一下,我們傳媒集團也參與進去,適當的吹捧祁德尊;
另外讓TVB直接對他進行一些專訪,或者做一個紀錄片,介紹祁德尊的創業故事,他既然這麼想神話自己,我就幫他一把,順帶著吸引更多的資本購買和黃股票,那我們套現也就容易多了。”
這一點,祁德尊倒是與自己一拍而合了,都需要抄高和黃的股價,不過他是為了繼續貸款,自己則是套現;
等套現出大幾億甚至十億資金,未來經濟危機爆發,和黃泡沫破碎,這筆資金說不定就能夠直接完全收購和黃了。
至於那些這個時候進來的資本,那就隻能說想進來割彆人韭菜,卻隻能成為被彆人割的韭菜了,資本市場就是這樣,當你踏入進來的時候,就是其中的玩家了。
割彆人還是被彆人割,就看自己本事了,甚至按照經濟危機的趨勢,就算楊文東不搞和黃這出事,他們購買其他股票,也一樣會損失慘重,一切都是貪心惹的禍。
方先名答應道:“好,有我們傳媒的宣傳,那祁德尊肯定可以被宣傳到家喻戶曉。”
“嗯,那就先這樣。”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長興傳媒以及TVB,其實本身盈利能力是很有限的,二者加起來,一年利潤還不如地產巔峰時候一個地皮開發,可傳媒最大的作用是宣傳;
如果隻是單純的一家公司,比如胡仙的星島傳媒,那影響力也就一般,甚至還會被廣告大客戶節製,但如果作為大財團的一部分,適當的宣傳配合資本的一些規劃,就能出現1+1遠遠>3的結果。
方先名又問道:“楊生,如今置地已經吞並了牛奶,和黃也算是半收購了港燈,那我們是否要在近期對九龍倉動手?目前這一塊,我們都是暫停收購了,就是避免被九龍倉或者怡和發現。”
“先等等,我預估股市可能不行了,等那個時候再說吧。”楊文東想了想,決定說道。
其實原本是準備72年初動手,那個時候股市還不算很瘋狂,但置地與和黃相繼發起了自己的收購計劃,這些對於他未來的計劃來說,都有一些戰略意義,因此就延遲了對九龍倉的計劃,反正已經是九龍倉的大股東,它基本上也跑不掉了。
而這個時候,恒生指數已經快達到巔峰了,如果這個時候他再發起對九龍倉的收購,那股市隻會更狂歡,自己也必然會付出更高的成本,且可能影響經濟危機的時間。
那還不如等等,等股市熄火之後再下手會更好一點。
方先名又問道:“那我們要不要恢複對九龍倉股票的收購?”
楊文東搖頭道:“不必,反而可以適當再拋售一點,這個時候股價太高了,套現一點出來,等股價跌了再回收就行,另外,我們手中的一些非核心企業股票也都要逐步拋售;
華資企業這邊,除了長江實業、新鴻基、和合實業這幾家,其他的能套現一部分就套現掉。”
“是,楊生。”方先名答應道;
他已經明白,老板的預測是經濟很快就要出問題了,如同64年老板的預測一般,如果這一次再精準的話,那就實在是太厲害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