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0日下午3點。
瑞典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音樂廳。
換上一套嶄新晚禮服的齋藤玲奈挽著身穿燕尾服的北川秀的手,緊張又期待地順著人流走進了音樂大廳。
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
每次頒獎典禮都是下午舉辦,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點30分去世的。
和日本那些摹仿西方獎的“野雞獎”們不同,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沒有浮誇的走紅毯流程,也沒有多少媒體在四周劈裡啪啦閃爍著聚光燈。
讀者們後來在網上能看到的頒獎典禮視頻,一般也都是官方錄像師拍攝上傳的。
出席此次典禮的總人數約1600人,男士必須穿燕尾服或者自己國家的民族服裝,女士則被要求穿嚴肅的夜禮服。
出席的與會者要麼是曆屆獲獎者,要麼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名流,要麼是瑞典、挪威本土的知名人士——
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裡不僅會頒發諾貝爾文學獎,其他獎項也是在這兒授予獲獎者的。
“好多人啊.好像全是各個領域的大佬啊,北川。”齋藤玲奈悄悄挽緊北川秀的手臂,四處張望,不敢說話太大聲。
以前一個都難得一見的大佬,現在就像韭菜般,一茬又一茬的出現在他們的麵前,北川秀也看得一愣一愣。
難怪不少東方國家的人那麼渴求諾獎和奧斯卡這類頂級獎項,畢竟人家的頒獎典禮彙聚了全世界最頂尖的人物啊。
有些人的名字都隻能在課本上看到呢。
隨著入場的人越來越多,人聲逐漸鼎沸,高坐在音樂廳二樓露天台的交響樂團也開始緩緩奏起貝多芬的《藍色多瑙河》等知名曲目。
與會者很多都互相認識,不久就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團體,圍在一起興高采烈,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唯有從亞洲趕來的北川秀和齋藤玲奈,無論是年紀、樣貌,還是身份地位,似乎都和這些人有點格格不入。
就在齋藤玲奈不知所措之際,一道聲音忽然在不遠處響起。
“嘿,我就說他一定會被邀請過來吧!”
尖嘴猴腮的斯蒂芬·金就算穿著燕尾服也看起來十分滑稽,他一邊興奮的說著,一邊向身旁的幾人介紹起對麵的北川秀,
“他就是北川秀,《伊豆的舞女》、《百年孤獨》還有《追憶似水年華》都是他寫的!”
“北川先生的寫的非常出色,我很喜歡看。”和斯蒂芬·金一起的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格也笑著點頭道。
“原來他就是北川秀!居然這麼年輕!”
“天呐。他隻有二十歲吧?看起來和我的孫子年紀差不多大。”
“因為《伊豆的舞女》,我今年特意去了一趟日本伊豆,那確實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鄉村城市。”
“北川先生你好,我是”
在斯蒂芬·金的一通介紹下,北川秀和齋藤玲奈頓時被一堆白人老頭老太給圍住了。
足夠優秀的人,彆人是不會介意你的人種和國籍的。
這些老頭老太並沒有因為北川秀年輕帥氣高大,自己則是步入黃昏的年紀,就對他嫉妒不滿。
相反,四周的聲音基本都在誇耀他,讚美他,說他是“英雄出少年”。
北川秀也一一回應了他們的熱情問候,但心裡卻沒像暈頭轉向的齋藤玲奈那麼慌張。
他知道這些人對自己熱情友好,完全是因為他不會觸及到他們的核心利益。
如果北川秀是他們國家的文學家,有可能分享掉他們的蛋糕,他們就不會是這副嘴臉了。
“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盧卡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路易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昂山素季.”
齋藤玲奈看得眼花繚亂,感覺手都快跟著握不過來了。
如果沒有身旁的這個年輕男人,她根本不會受到這些大佬的重視。
原以為成為河出書房的編輯部部長後,自己的職業生涯也算到了一個終點。
但此時和這些大佬,尤其是同為女性的昂山素季聊天,齋藤玲奈感覺自己全新的奮鬥目標又出現了。
“.哈哈,齋藤小姐你才是真正的年輕有為呢。
我在你這個年紀時剛和我的丈夫麥克·阿裡斯結婚。
之後的十五年,我在牛津靜靜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完全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呢。”
昂山素季親切地握著她的手,一邊誇讚她年輕美貌,一邊時不時看向那裡正和其他大佬閒聊的北川秀。
她是緬甸人,在1991年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那時,她還因協助緬甸人民爭取民主自由而被政府軍羈押。
她大概是現代社會生平經曆最傳奇,最豐富的女性之一了。
她和馬丁路德·金與甘地一樣,深受當地民眾的愛戴與支持,即便麵對政府方的暗殺威脅,也毅然要在露天進行激情演說。
諾貝爾獎評委會給她的獲獎理由是:“表彰她為緬甸人民爭取民主和人權做出的非暴力抗爭貢獻。”
言簡意賅的指出了她的偉大。
在原曆史中,美國《時代》周刊2011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中,她排名第十八。
2015年,昂山素季還宣布將競選緬甸總統。
雖然後麵因種種原因,她沒能正式出任總統。
但在2016年,她身兼新政府外交部、總統府部、教育部、電力能源部這四個部門的部長,還被特彆授予了“國家顧問”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