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真正的現代女性模範式人物了。
北川秀在另一邊和其他一堆世界各個領域的大佬們開心閒聊。
在交談中,他忽然發現,原來那些已經擁有無數財富、權力和女人的頂級人物眼中,最重要的事情隻剩下了兩件——
生命健康和精神追求。
前者決定了他們能活多久,能繼續享受這些東西到什麼時候。
後者則決定了他們的思維高度,靈魂的豐富度。
物質上的享受到了頂級層次後,其實就大差不差了。
反倒是精神層麵的歡愉,仿佛永無止境般,是金錢完全無法購買的快樂。
這些大佬厭倦了物質享受後,都喜歡把視線投射到文學藝術上。
音樂、繪畫、文學、雕塑等,就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視的精神追求。
因此每年的諾獎,在這堆業內人士眼中,最值得他們留心的便是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的歸宿。
年紀輕輕的北川秀反而成了他們眼中的焦點,就這短短的十幾分鐘,向他遞來的橄欖枝都不計其數。
沒辦法,《追憶似水年華》和《百年孤獨》在西方世界實在太火了。
聊著聊著,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下午四點。
與會者基本都到齊了,北川秀和齋藤玲奈便落座在觀眾席的第一排,和那些曆屆獲獎者一起。
官方的攝影師幾次從他們身邊掠過,毫不吝嗇的給予了兩人各種特寫鏡頭。
齋藤玲奈終於意識到,原來即便沒拿獎,北川秀在西方文化圈裡也已經徹底站穩腳跟了。
上一個來這兒參加典禮的還是穀崎一郎。
但那時,除了馬悅然等寥寥幾個對東方文學感興趣的人外,基本沒有人來理他。
穀崎一郎一直在家中珍藏著和那一屆諾獎獲得者們的合影,不過他被安排在最角落,隻露出小半張臉。
就這,還被當年的日本媒體各種宣傳,將其評為在世的天下一品裡的絕對第一。
如今親身經曆了這些,齋藤玲奈忽然覺得自己以前還是坐井觀天了。
原來小時候在課本上看到的照片,做夢也希望接觸到的東西,居然是這麼的簡單和觸手可得。
這都歸功於身邊的他啊。
她看向一旁的北川秀。
此刻北川秀正認真聆聽著交響樂團演奏的《Blowin"intheWind》。
這首歌是美國著名的唱作人、藝術家和搖滾樂歌手鮑勃·迪倫的成名作。
去年還成功入圍了諾貝爾文學獎。
沒錯,你沒看錯。
諾獎評委們把一首歌放到了入圍名單中。
不僅如此,這首歌後來還在06年、16年兩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並成功在16年獲獎!
北川秀不知道這是諾獎評委會和理事會的故意作秀,還是真對鮑勃·迪倫十分推崇,又或者是單純向影響力巨大的美國搖滾樂界示好。
反正他就是一個愛聽歌的。
在寫作的閒暇時間,他喜歡跑步和聽歌,這年頭還沒出mp3等隨身聽歌設備,他隻能在家用唱片享受。
另外,諾獎的豐富性也讓世界上無數的成名人士彙聚在一起,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和社交圈。
真正參與到這裡來時,他才發現,其實獲獎不獲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如果你對該領域沒有太大執念的話。
真正重要的是進入到這個圈子裡,享受到它帶來的人脈資源。
就這一個下午,北川秀起碼認識了一百位世界名流。
他們遍布全球,各個領域都有,以後隻要一通電話,就有可能幫你做到事。
一旁的齋藤玲奈想法完全不同。
感受到諾獎的魅力後,她久久難以釋懷。
以前覺得幫北川秀成為“天下一品”就是她需要投入一生精力的目標了。
此時此刻,聽著悠揚的曲調,主持人低沉的嗓音,她的目標變了。
“北川.”
“嗯?”
“拿獎吧!明年!明年我們再一起來這裡,好不好?”
齋藤玲奈的眼中出現了久違的高光。
一如最初麵對芥川獎時的樣子。
北川秀轉頭,看見了她眼中的光芒,隨後輕笑了下。
過了幾分鐘,他收起笑容,將手輕輕覆蓋在她的掌背上,鄭重的點頭道:“嗯。明年,我們一起以獲獎者的身份來這兒再參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