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丘一敗,輸的實在是太慘了,而且當時措手不及,都沒來得及封鎖消息。
因此,臨湘城中的士氣頗為低迷,百姓也惶恐不安,這一直都是桓階這十多天裡的心病之一。
如果孫策真的能夠在望城打上一個勝仗,不求有多大,但凡能夠斬首數十級,生擒個十幾人,必然能夠大大提升己方低迷的態勢。
“策安敢在世兄麵前胡言!?”
孫策拱手道:“隻求世兄讓我親自揀選精銳,三日之內,秘密前出至望城,荊北軍不來則已,若是敢來,必有露布回傳!”
“好!好!”
桓階大受振奮,上前拉住孫策的手道:“如此,就拜托伯符了。”
隨即,桓階授孫策為都督,揀選三千精銳,晝伏夜出,趕往望城,並接管望城諸軍軍權。
得到授權之後,孫策立刻開始揀選精銳,所挑選的人俱是當初跟著他父親北上的部曲。
同時,孫策還派人前往望城,讓望城守軍開始大張旗鼓的撤軍。
三日之後,望城的軍隊已經撤出大半,而孫策也選足了三千精銳,又得桓階之助,大開武庫,光是鐵甲就取用了三百多套,還有戰馬四十餘匹,晝伏夜出,奔赴望城。
********
在孫策揀選精銳的時候,巴丘城內也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爭吵的兩方,一方是黃忠、文聘,一方則是蔡瑁的兩個弟弟蔡瓚,字茂圭、蔡琰,字文圭。
雙方爭吵的焦點在望城。
之前蔡瑁偷襲巴丘得手之後,並沒有按照蒯越的要求繼續進攻望城,而是在巴丘固守,觀察形勢。
後來發現羅縣空虛,益陽、望城的守軍驚慌失措,城門緊閉後,蔡瑁這才信服了蒯越的話,生出了後悔的心思。
於是,蔡瑁召集諸將議事,想要先拿下羅縣和益陽,掃清側翼的威脅。
羅縣此時城中空虛,幾乎是砧板上的肥肉,而益陽卻有兵馬數千人,城門緊閉,可見是需要費一番力氣的。
蔡瓚和蔡琰兩人自然希望分到羅縣這塊肥肉,而把骨頭丟給黃忠和文聘。
雖然黃忠和文聘也是劉表的心腹,但在蔡瑁和蔡家麵前,卻也隻能忍氣吞聲。況且對二人來說,也絲毫不懼益陽守軍,他們最擔心的是分不到功勞。
於是,兩方人馬議定,羅縣歸蔡瓚和蔡琰所取,而益陽則由文聘、黃忠去取。
作為補償,等到大軍進攻望城時,則由文聘和黃忠為先鋒。
本來大家都已經商量好了,可壞就壞在孫策身上了。
孫策先撤回了益陽的兵馬,使得益陽也變成了空城一座,被文聘和黃忠輕鬆收複。
這時候前線細作又傳回消息,望城的守軍也開始撤軍了,如今望城很可能也變成了空城一座。
這下子蔡瓚和蔡琰不滿意了。
原本望城是作為骨頭的補償才留給文聘和黃忠的,結果現在益陽、望城的守軍居然全跑了,這兩根骨頭居然一眨眼,全變成大肥肉了。
這讓蔡瓚和蔡琰如何能忍。
兩人立刻去找了蔡瑁,想要說動蔡瑁改換安排,將望城交給他們倆去取。
“兄長,這不公平!”
一進大帳,蔡琰就大聲嚷嚷起來:“益陽那幾千荊南軍撤了,白白給了那兩兵痞一個大功。”
羅縣根本無人據守,雖然也是功勞,但肯定比不上益陽這等數千兵馬據守的城池。
雖然如今益陽的荊南軍撤退了,可黃忠、文聘也可以說成是被自己給擊退的,蔡瑁他們還真沒法否認。
如此一來,文聘、黃忠他們的功勞可就反過來居於蔡氏兄弟之上了,也難怪蔡琰氣成這樣。
“羅縣是你們挑選的,現在又來說不公平。”
蔡瑁卻是冷冷的看著自己兩個弟弟:“你們當我這個都督說話是放屁嗎?”
蔡瓚、蔡琰俱是一驚,趕忙匍匐在地道:“兄長息怒,我等不敢。”
蔡瑁是兄長,而且自小就是他們一輩中才能最高,最得長輩喜歡的子嗣,因此蔡瓚、蔡琰以及族中同輩子弟都很敬重畏懼蔡瑁。
現在看見他發火了,兩人自然立刻滑跪了。
看見蔡瓚、蔡琰老老實實求饒了,蔡瑁冰冷的麵龐這才轉暖:“將令都已經發下去了,現在才說不公,如之奈何?”
其實蔡瑁此時心中也是又氣又悔,他後悔的是沒聽蒯越的話。要不然眼下望城都應該已經拿下了,還能順勢兜住益陽那數千精銳,自己的戰功必然再上一個台階。
蔡氏兄弟倆這時候來告狀,其實正是撞在他槍口上了。
蔡瓚要比蔡琰機靈,從蔡瑁的話裡聽出了些許深意,於是大著膽子試探道:“兄長,您之前的將令乃是全殲益陽守軍。眼下益陽守軍成功撤離,這是不是也意味著黃忠、文聘二人未能全功?你剝奪他們繼續進攻望城的權力,也算是事出有因啊。”
蔡瑁眉頭一挑,覺得蔡瓚說的還真有些道理。
蔡琰一見,趕忙幫腔道:“大兄,我覺得二兄所言有理啊。明明是黃忠和文聘二人疏忽大意,居然讓益陽的荊南軍給跑了,您不懲處他們,隻是剝奪了他們後續行動的權力,這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啊。”
蔡瑁暼了一眼蔡琰,沉思片刻後:“你們確定能夠拿下望城?”
蔡瓚、蔡琰一聽,頓時激動起來:“大兄放心,望城兵馬已經撤離,如今不過空城一座,難道我們倆還能拿不下一座空城?”
蔡瑁點了點頭,他就算不信自己這兩個弟弟,也信得過蒯越的判斷。既然蒯越都認定了荊南軍不會有反擊之力,那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好,既然如此,那就依了你們。”
蔡瑁當即下令,命蔡瓚、蔡琰二人統領本部人馬共計四千人,前往攻取望城。
本來蔡瓚、蔡琰覺得就帶羅縣兩千人足以,可蔡瑁卻擔心臨湘的反應,讓他們帶上全部部曲。
這樣一來,有四千人防守望城,就算臨湘以主力反撲,都未必能在短期內破城,而蔡瑁、黃忠和文聘隨時可以順湘水前往望城救援。
蔡瓚、蔡琰兩人自然唯命是從,當即整點兵馬,準備前往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