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奕對【大帝成長計劃】無比上心。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大帝成長計劃】對於信息的獲取,實在是太重要了。
而且,桓奕可以肯定,如果沒有【大帝成長計劃】,桓氏十有八九是要被滿門抄斬的。
畢竟一開始的走勢,完全跟自己大兄的性格是對得上的。
包括桓盛最初的決定,他就是想當東宮黨,和王氏交好,從而推動桓氏躋身為新的名門。
正是【大帝成長計劃】給到的提示,讓桓奕有了回旋的餘地,而且她也看到了家族強盛方麵,整個桓氏所迎來的全新轉折點。
桓盛想和王氏交好,甚至願意給東宮賣命,不就是想讓桓氏得以生存,從涼州一地的影響力擴大到長安一帶。
那跟著楚世昭打天下,這還不用看那些外人的臉色。
所以.給誰賣命都是賣命,那肯定要給更讓桓奕順眼的人賣命了。
出於這些緣故,桓奕對【大帝成長計劃】極為上心,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模擬推演可以得到整個推演的記憶。
除了信息以外,這樣獲得模擬記憶,能夠顯著提升一個人的閱曆,假設每一次模擬推演,桓奕都專精一件事情,學一項技藝,等到模擬推演的輪次多了,她所學到的本事也就越來越多,能力的提升也就越來越大。
這就是桓奕無比重視【大帝成長計劃】的緣故。
而【大帝成長計劃】的每個麵板,桓奕都點開研究過,讓她最難以理解的一個功能就是【百家論壇】。
每次點進【百家論壇】的界麵裡,都是空白的一片,什麼內容都沒有。
不過,出於對【大帝成長計劃】各個功能的深入研究,桓奕每次看到,還是會進去看看,摸索一下這個功能。
這一次,桓奕點進去,卻發現了一道全新的內容。
【論楚世昭的優勢。】
桓奕愣了一下。
看到這個內容,她下意識地點進去看。
隻見一進去,就有一係列的長篇大論出現在了桓奕的腦海之中。
從楚世昭擅用的兵法、再到楚世昭作戰時的主要風格再分析到楚世昭任人、用人的態度以及寒門和百姓在楚世昭統治時期的變化。
最令人驚歎的是,這裡麵,對方還表明了永晉帝一朝時期的大周王朝經濟、人口、名門和寒門之間入仕的人數對比。
而在下麵,另外一個顯眼的名字出現了。
李鳳寧正在發表她對楚世昭優勢之處的看法觀點。
【“事實上,楚世昭能夠把握局勢,主要的原因還是控製住了最重要的兵權。”】
【“自古,兵強馬壯者為王,要是沒有控製住兵權,楚世昭能不能順勢走到治國的環節都是問題。”】
【“所以想要輔佐楚世昭的話,第一要考慮的就是提供強大的兵權作為支撐。”】
在這麼一段話的後麵,李鳳寧三個字顯眼地出現在了末尾。
這時候,桓奕整個人一下子就驚坐起來。
她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先前的晉陽李氏,隻要地盤擴張起來,隻要做大了,李瑾的下屬就會簇擁李瑾成為一個極其強大的地方軍閥勢力。
可這幾次模擬推演的過程中,晉陽李氏拉出來單乾的次數明顯變少了,起初桓奕沒有發現問題,現在桓奕立刻想到了,這是有人在暗中遏製這種發展所致的。
就像桓奕,一直都在想辦法,勸說自己的大兄和二兄不要亂來一樣。
換而言之,自己在推演的過程中,也許不是她一個人在模擬推演,李鳳寧極有可能也在模擬推演。
不然晉陽李氏的選擇為什麼會跟桓奕的選擇那麼相似。
就是李鳳寧跟桓奕一樣,有了【大帝成長計劃】這個信息獲取的推演功能,這才做出了最準確的決定。
這樣看來,能夠選擇【主公】的人,都有可能會參與其中,至少目前來看,桓奕能肯定有三個人可以參與模擬推演。
一個是發這個分析內容的人,一個就是跟著分析情況,列出楚世昭優勢之處的李鳳寧,還有一個就是她桓奕。
這個瞬間,桓奕馬上緊張了起來,因為如果之前隻有桓奕一人可以模擬推演的話。
她就能一個人獨享楚世昭。
其他人根本沒有機會搶,在這些人出手之前,桓奕就把楚世昭給搶到手。
可是,要是像她一樣的妃子卡,屬臣都能參與模擬推演的話,桓奕就沒有把握能從這些人的手中搶到楚世昭了。
現在能明確的就是李鳳寧,至於發出這個內容的人是誰,桓奕還沒有辦法確定,因為這個人的信息麵板是匿名的狀態。
想到這裡,桓奕繼續摸索了一番【大帝成長計劃】,終於在設置裡找到了一個能夠匿名自身的內容,而她立刻匿名,在【百家論壇】之中試探其他人的消息。
李鳳寧倒是光明磊落。
她先指出了大周王朝現有的問題,再談論了怎麼正確匡扶大周王室的方法。
【大周現在麵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南方的起義軍。】
【如果南方的起義軍做大了,那麼大周王朝就是一個進入王朝末期的狀態。】
【簡單來說,起義軍造反,朝廷派遣中央軍和地方軍鎮壓,如果義軍打輸了,那還好,史書上隻會記載寥寥幾筆的內容,可一旦中央軍和地方軍打輸了,朝廷就隻能被迫下放權力,允許地方自由招募兵士以此來平叛。】
【而權力放了出去,想要再收回來就很難了,這些被放出去權力的地方,就會形成一個接著一個軍閥,一個接著一個不服朝廷號令的軍閥。】
【最終出現的局勢,就是大周王朝的中央被踢出局,進入軍閥和起義軍之間的戰爭。】
【在這其中,那些節度使就是最大的獲益者,我的父親多次統治北方,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朝廷放出了權力,又沒辦法收回,以至於我父親做大以後,就很難再把權力還回去,到了那個時候,便不是我父親想不想效忠大周王朝的問題了,而是我父親麾下的那些受益的將領,也不可能接受繼續效力給一個沒有什麼威懾力的朝廷。】
【要想走輔佐楚世昭的這條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楚世昭手中權力不足的弊端。】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楚世昭最早的幾次模擬推演裡,因為沒有權力,一個人靠著長安的百姓駐守一地,既沒有兵也沒有裝備,即便他的能力再強也阻擋不了什麼。】
【反觀後麵幾次模擬推演,楚世昭得到了桓氏,得到了李氏的協助,能夠最快時間地上位,得以左右時局。】
當這些內容說完以後,李鳳寧就列出了幾個臣卡、將卡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