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晉帝無力的癱軟在龍椅上。
本以為恒家軍能給自己帶來希望,結果沒想到,卻聽到一個天大的笑話,恒家軍人家隻來了一百人。
都知道,恒家軍的勢力不小,就算一下子拿不出幾萬人,但好歹也能出個一萬人馬吧?
這倒好,連一千人都沒有,而是一百。
永晉帝越想越覺得心塞。
竇戾在一旁沉思,片刻後,他緩緩開口安慰。
“陛下,您不必焦灼,以屬下看,這恒家軍之所以不敢貿然出兵,定然是他們聽到一些風聲,但是不確定是真是假,因此才先派出一百人前來走訪查看一番。”
永晉帝聞言,沒有表態。
不過,他也反應過來了。
他雖然上歲數了,但還沒到老糊塗的地步呢。
他知道,在地方上,貿然出兵前往皇城,這可是殺頭誅九族的大罪!
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恒家軍能帶著一百精銳之師前來,已經足以說明他們對大周,對陛下的忠誠了。
畢竟在大周,一切行動都要有皇上的調令,沒有得到調令,就隨意的調兵遣將,這是不允許的。
永晉帝忽然想起什麼。
“對了,剛剛那小廝呢?朕還沒有問完呢,恒家軍那一百精銳怎麼樣了?”
竇戾上前一步,表示剛剛他已經問過那小廝了。
“皇上放心,恒家軍已經和皇甫堅將軍彙合,想必他們已經在想辦法了。”
竇戾小心翼翼地開口勸慰道:“皇上,您…您彆灰心,或許…或許還有轉機……”
“轉機?還有什麼轉機?”
永晉帝苦笑一聲,“皇甫堅的五千涼州軍沒了,恒家軍隻來了一百人,朕還能指望誰?指望你嗎?”
竇戾被永晉帝的話噎得說不出話來。
現如今這種局勢,竇戾知道,自己說什麼都是多餘。
永晉帝的心情他理解,但是現在他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保護好皇上,將希望寄托在外麵的郭謙和那些涼州軍身上。
在沒有進展之前,說什麼都沒用。
永晉帝需要的是希望,而不是沒用的安慰。
三軍府主營。
恒奕和郭謙前後趕了回來。
郭謙詢問恒奕,東宮那邊什麼情況。
恒奕歎了口氣,說道:“唉,彆提了,我帶著恒家軍的人去東宮耀武揚威了一番,本想著能像之前震懾涼州守軍那樣,把他們也給唬住,結果沒想到,他們壓根不吃這一套。”
郭謙疑惑道:“哦?這是為何?”
恒奕解釋道:“東宮那邊有了之前涼州守軍的經驗,他們現在精明得很,壓根就不出宮門,任憑我們怎麼叫囂,他們就是緊閉宮門,不予理會。”
郭謙沉思片刻,說道:“看來,這一招已經不能牽製住他們了。”
就在這時,皇甫堅經過一番走動,也垂頭喪氣,罵罵咧咧的趕了回來。
他一進門就忍不住抱怨起來:“娘的,這些士族,一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笑麵虎!表麵上對皇上畢恭畢敬,山呼萬歲,背地裡卻跟楚世煦的人眉來眼去,暗通款曲!”
“老子算是看透了,這幫人就是牆頭草,風往哪邊吹,他們就往哪邊倒!”
郭謙和恒奕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白皇甫堅此行怕是碰了壁。
其實,早在皇甫堅出門的時候,他們兩個就有所預料。
隻不過,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算是碰壁也要試上一試。
而且,也好過濾一遍,看看就近是哪些家夥要叛國,等到最後平定動亂後,也好收拾那幫家夥。
其實,說到底,大家都猜到結果不太理想,但還是抱有一線希望。
皇甫堅一屁股坐下,轉頭看向郭謙。
“怎麼樣?有沒有皇甫崇的消息?”
郭謙歎了口氣,“還沒有,應該快了吧。”
“現在有個棘手的問題,對我們不利。”
恒奕和皇甫堅都齊齊看向他。
兩人心裡都咯噔一下。
暗道該不會是最擔心的那個事情發生了吧?
不會是範陽的守軍到了吧?
一旦範陽的守軍趕到,那他們可就被動了。
到時候,東宮那邊和範陽的守軍一旦集合,攻取皇城,囚禁皇上,拿下大周,大勢一去就難以翻盤。
這最壞的結果,他們不敢想。
郭謙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可能你們已經猜到了,範陽總督盧毅已經率領範陽軍出征了……”
恒奕和皇甫堅都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範陽距離皇城不過兩百裡,快馬加鞭,最多兩日便可抵達。
皇甫堅一拳砸在桌子上,罵道:“娘的,楚世煦這狗賊,還真是把寶全壓在範陽守軍身上了!要是範陽的兵馬到了,我們可就腹背受敵了!”
郭謙的探子剛剛傳來的消息,範陽軍的速度著實是讓他嚇了一跳。
想不到,涼州軍那邊還剛剛出征,範陽軍就已經快要逼近皇城了。
一旦範陽軍率先抵達皇城,後果不堪設想。
到時候,他們這點人馬,都不夠人家打牙祭的。
恒奕也麵色凝重,他帶來的恒家軍不過百人,雖然各個以一當十,但麵對數萬大軍,也無異於以卵擊石。
皇甫堅猛地站起身,來回踱步,焦躁不安。
忽然,他停住腳步,目光炯炯地看向郭謙和恒奕.
“要不然這樣吧,我這邊的五百涼州軍加上恒奕的一百恒家軍,我們雙方一起出征,前去攔截範陽兵馬!”
郭謙聞言,眉頭緊皺:“這怎麼行呢?範陽軍此番前來,少說也有幾萬人馬,你們區區幾百人,去了不是送死嗎?”
“非也!”
皇甫堅大手一揮,語氣堅定,“我們此去並非要與範陽大軍正麵交鋒,而是要拖延時間,牽製住他們的進度!”
“隻要能拖延一日,便能為皇甫崇的涼州軍爭取一日的時間!”
恒奕沉思片刻,也覺得皇甫堅這個主意,確實可以一試。
他們現在這點人馬,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就算是隻有幾百人,也能給範陽大軍造成一定的阻礙,為皇甫崇將軍趕在範陽軍之前,抵達皇城而爭取時間。
雙方大軍臨城,就看誰先快一步。
其實,郭謙也有此意,但他擔心的並非是最終的結果,而是擔心恒奕和皇甫堅的安危。
他們此去區區幾百人,對抗的可是範陽的幾萬大軍。
這危險有多大,必然是有去無回的。
現在這個時候,能並肩作戰的人越來越少,投靠楚世煦的人越來越多,若是皇甫堅和恒奕再出事,那他可就真是孤立無援了。
皇甫堅和恒奕也自然猜到郭謙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