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王駭已經來到了航站樓的接機口。
當然,用的並不是自己的形象,而是金發紅眼的‘亞修’模樣。
金發紅眼聽著挺高貴的,放在動漫遊戲裡高低是個人氣角色。
但在主權星,這反而算是個比較常見的特征,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人都有這模樣。
受自然氣候影響,北大陸有相當一部分人長相就這樣,一二三四等公民都有可能有這特征,劃分的方式也不是依靠長相,而是看種族和文化。
像王駭這種二等公民,市政廳也不會因為他一頭銀發,就把他定為三等甚至四等公民,而是一看他的是單字姓氏在前,文化習俗和習慣,這些東西從小培養出來的,基本改變不了。
當然,這其中最關鍵的劃分標準,還是看資產和出身。
【新晉】這套皮膚做工精致,戰鬥風衣的服裝設計也有逼格,去掉武裝部分再調整一下色澤,最後配上亞修這張王策劃精雕細琢的麵部數據,就給人一種精英特工或者軍戎貴族的感覺。
王駭斥了十九爍碼的巨資,在機場免稅店買了一本《沙地墾荒指導手冊》,找到最方便監視出口的座位坐下,一邊看書,一邊靜靜等候飛機落地。
此時距離目標抵達逆光市國際機場,還有一個半小時。
王駭並不是單純為了打發等待的無聊時間才看書的,他確實是有這方麵的需求。
流浪騎士作為自己唯一加入的組織,為此進行一定的投資建設,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自己也不好說,能夠在城市裡呆上多久,公司戰爭會不會進一步擴大,家族和企業的勢力如果迎來洗牌,會不會造成社會震蕩。
消滅一個企業太容易了,變成巨神,發出一道射線橫掃,那些大廈廠房瞬間就會化為烏有——可是那數以百萬計的產業鏈、員工、工人、供應商、相關服務業人員、政府公務員以及他們的家屬,誰來給他們負責?
首先是大企業,其次是中小企業,最後是個體戶和普通人。
沒有人能夠在大廈的崩塌下幸免於難,人們會重新回到暴力至上的叢林法則社會,拉幫結派,肆意鬥爭。
破壞隻需要五秒,但消化幾百萬乃至上千萬人的失業人口,那可能需要幾十年上百年都不一定能夠成功。
就算不為大多數人考慮,在那種大企業集體覆滅的情況下,大環境一定是混亂無序的,缺少了基層治理,沒有人能夠置身其外。
所以,對鹿灣區營地的投資,實際上也是王駭在試著開辟一片容身之地。
哪怕隻是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朋友的家人和朋友、朋友的家人和朋友的家人和朋友……
現在,流浪騎士們算是占據了鹿灣區這片廢棄的廠區,自己消滅死亡之觸後,這裡的沙漠化看著也開始減輕,但淩晨親自考察過鹿灣區情況後,王駭還是不能放心。
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業。
算上王駭,這組織目前也就是七個人,靠著撿垃圾和罐頭能夠自給自足,開墾了一點種菜的小花圃,看著日子過得還行——但廢棄的城市又不是副本,資源不會從鏽蝕的貨架上長出來,用一點就少一點。
再者,死亡之觸的遺產紅利能吃多久還不說。
因此開墾土地,有效治理沙漠生態,積極構築全新綠色環保農業,建設可持續發展平台,須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果留不住現在來之不易的水源,鹿灣區過幾年還會回到原來那種死氣沉沉的沙漠鬼城。
“失禮了,我可以坐這邊嗎?”
耳邊傳來一個溫和的女聲,王駭頭也不抬,直接說道:“沒人,坐吧。”
“謝謝。”
對方笑了一聲,坐到王駭身邊,從挎包裡取出筆電擱在腿上開始辦公。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初看下來,這本書上的內容還是挺有道理的,但越是深入,王駭越麵露難色。
不是說沒有解決辦法的問題……恰恰相反,可能是由於區位優勢,這本書提到了很多有趣的治理沙漠、種植經濟作物的方法。
但無一例外,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高度的集約化,隻有大資本企業、合作社和職業農場主,才能實現。
就比如說,要根據本地氣候種植耐旱作物,如葡萄、杏仁、堅果等產品,但是這些商品運到哪裡賣?運到城市裡,需要相關的資質要求,需要分銷商渠道,需要建立品牌……
相比之下,就算開墾出來了農田種植,那最後也是要去找成熟的種子公司,買人家的產品,接入人家成熟的分銷渠道,才能進行營利。
而糧食作物——你一個小小的墾荒地,在沒有多少機械化的情況下,跟周圍一片的農業協會和私營農場比糧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