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的人聞言都往門口看去,首先看到了一臉驚慌的……梁思蕎。然後才是她身後那個高個子的男生。
蘭婷“唰”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興奮地朝這個男生揮了揮手,口中喊道:“進來吧,張潮!”
“張潮”兩個字瞬間像炸藥一樣引爆了全場,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希望驗證真假。
“張潮?”
“哪個張潮?”
“還能哪個,就是那個張潮!”
“張潮怎麼來廈大了?”
“聽說蘭婷是他高中同學。”
“係裡不是也說要請他來開講座嗎?”
“你們彆聊了!”
“快看,他進來了!”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張潮和麵前的梁思蕎說了兩聲“抱歉,借過一下”,對方才反應過來,木訥地給張潮讓出了一個身位,讓張潮可以擠進教室裡。
張潮麵前其實還站著幾排同學,但此刻他就像摩西分開紅海一樣,隻向前走了一步,麵前就分開了一條通往教室中心的通道。
張潮穿過人群,幾乎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似乎變成了實質性的射線,在灼燒自己的臉部的皮膚。
有震驚,有困惑,有崇拜,有嫉妒,有著迷,甚至有恐懼……
短短兩三秒時間,在張潮和眾人的意識裡,似乎卻過了幾分鐘之久,直到他站在了蘭婷旁邊,並且和林丹婭教授握手致意,掌聲才洪水般,由淅淅瀝瀝的涓流,到決堤時的奔騰轟動。
站在場地最中央的王震旭,此刻最為尷尬。他脫口而出的一句:“是你!?”很快就淹沒在掌聲當中,誰也沒有注意到他的驚詫。
如果不知道前因後果,直接看到這一幕,外人一定會以為這雷鳴般的掌聲是送給他的。但他知道,這裡沒有一聲鼓掌屬於自己。
王震旭不是沒有見過大作家的簽售會和講座,自己在學校也算是小有名氣,但是和張潮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眼前這個年齡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的年輕人,就穿著一身普普通通的休閒裝,也沒有許多日本偶像作家那種病態精致的麵容,但是聽教室裡的動靜,學生們對他的熱愛,卻遠遠要超過。
此刻他站著也不是,坐下來也不是,就像在暴風雨席卷下的一頭鴨子,搖搖欲墜地站在懸崖邊。
好不容易等到掌聲平息,蘭婷開口道:“張潮下周要來我們學校訪問交流,屆時會給大家開專題講座,這次是提前到鷺島。
我向他介紹了一下我們今天的沙龍,他比較感興趣,就想來參與一下。”
張潮接過話道:“下午我在咱們廈大圖書館查閱了一些資料,沒看到蘭婷通知我沙龍換地方的短信,所以來晚了,抱歉!”
有同學好奇道:“燕大、燕師大的圖書館不是更大更全嗎?”
張潮笑道:“廈大的圖書館有兩樣資料是燕大、燕師大圖書館查閱不到的。”
“哪兩樣?”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來。
張潮道:“第一樣,魯迅先生在廈大中文係任教時留下的手稿、筆記、教案,尤其是《漢文學史綱要》的初稿,隻有在廈大才看得到。”
“這倒是!”眾人紛紛附和。
魯迅在鷺島的任教經曆算不上愉快,僅僅4個月後就南走廣州。不過還是留下許多痕跡和成就,例如《故事新編》最好的一篇《鑄劍》(又名《眉間尺》)就是在這期間寫就的。
“那另一樣呢?”有同學問道。
張潮控製了一下表情,似乎在憋笑,不過還是儘量用平靜的語氣道:“第二樣,是我爸爸在廈大中文係就讀時寫的文章,尤其是畢業論文。這也是隻有在廈大圖書館才能看得到。”
大家沒想到是這個答案,愣了一下,才突然想起張潮的父親不正是自己校友嗎?頓時歡樂的笑聲響徹了整個教室。
有同學促狹地問道:“寫得怎麼樣?”
張潮皺著眉頭想了想,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很有時代氣息!”隨即又補充了一句:“你們最好彆查。”
眾人又是一陣歡笑。
短短幾句話,張潮就拉近了自己和同學們間的距離,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觸不可及的明星作家,而就是和自己一樣的同齡人,還是校友之子。
教室裡的人都在說著、笑著,越發襯得場地中央的王震旭是個外人。
受不了這種氣氛的王震旭大聲道:“你們是要追星,還是要討論問題?如果這個沙龍改見麵會了,那我就先走了!”
說罷,就等著學生們各就各位,重新開始。
沒想到等了好一會兒,雖然大家都不笑鬨了,但也沒有一個人接他的話茬,整個教室陷入了奇怪的沉默當中,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王震旭,似乎在說:
“這樣也不錯?要不然你先走吧……”
王震旭當然不能真的走,他還沒有和張潮大戰三百回合呢!隻能硬著頭皮自己接自己的話茬,對張潮說道:“你剛剛那句話什麼意思?”
張潮一愣,道:“剛剛那句話?——‘你們最好彆查’——哦,這是和同學開玩笑的。”
王震旭怒道:“不是這句,往前!”
張潮想了想,道:“呃……‘很有時代氣息’——這是公正評價。他寫的不錯,但畢竟是快30年前的文章了,不適應現代的學術規範。”
王震旭差點原地爆炸,但還是克製下來,道:“我是說你進來前說的那句!”
張潮眼睛茫然了一下,道:“我……我好像給忘了。”這句話倒真沒有撒謊,他一進來就高強度和同學們交流,一時間真忘了在門口具體說了句啥。
王震旭刹那間領悟了和張潮對線過的白曄、方老師等人才會的神功——深吸一口氣,慢慢呼出來,不要急、不要急——說道:“你說,日本的諸位向你介紹青年作家的時候,沒有我。我想問問看,這個‘諸位’是哪些人?”
“哦!想起來了!”張潮一拍掌,恍然大悟:“確實是這句。呃,我真的沒有聽說過你啊!‘諸位’就是角川社、小學館的幾個主要的文學編輯,我都見過了,聊了很多日本文學的年輕人,卻是沒有聽過‘王震旭’這個名字。”
教室裡的學生們都竊笑起來。彆的什麼20來說的作家說什麼和“角川社、小學館總編輯聊天”當然是吹牛,張潮就不一樣了,何況他用的是“見”,而不是“拜見”或者“拜訪”,這就很讓人琢磨。
王震旭忍耐再忍耐,勉強從嘴裡蹦出幾個字道:“我在日本用的筆名是‘東衫彰良’,我拿過「這部推理真棒!」的銀獎和讀者獎。”
說完挺了挺胸膛。這個獎項雖然算不上日本最有名的文學獎項,但也算是文學新人嶄露頭角很好的起點了。這也是他敢說出蔑視張潮和其他中國“80後”後作家的底氣所在。
除了頒給通俗的直木獎,和專門頒給推理的「江戶川亂步將」「正統推理大獎」外,「這部推理真棒!」可以算是第二梯隊裡比較重要的推理&犯罪獎項了。
日本文學繁榮,新人輩出,其實頗為依賴大量領域細分又層次有序的文學獎項加持。新人一旦獲獎,銷量和版稅立馬暴增。
這樣至少在未來一兩年內,不用太考慮生計問題,轉而進入專職創作的狀態,最後有很大機會成為專業作家。
不過張潮才不管王震旭怎麼想,隻是又“哦”了一聲,誠實萬分地道:“‘東衫彰良’?銀獎嗎?……呃,確實沒有聽說過。抱歉!”
王震旭終於忍不住,瞬間內傷,心臟在流血。他不甘心地問了一句:“你是為了故意貶低我嗎?”
張潮連忙擺手道:“千萬彆誤會,我說的都是真話、實話。他們真的沒有提到你,也沒有提到‘東衫彰良’這四個字。——不過,我有個問題很好奇,不知道當問不當問。”
王震旭緩了緩,又猶豫了一會兒道:“你問。”
張潮露出困惑的表情,問道:“你雖然入籍日本,但是平時都用中文名‘王震旭’是吧?”
王震旭點點頭,心中湧出一股不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