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Th Hro_重生2004:獨行文壇_在線言情 

第304章 Th Hro(1 / 2)

芝加哥聯合車站的會議室裡,死一般沉寂。

這還怎麼問?再問下去,張潮不知道又會說出什麼虎狼之詞。

剛剛進攻火力最凶猛的CNN裡德和CBS喬安娜,現在腦子裡隻考慮一件事——怎麼才能讓自己回去以後不被解雇。

畢竟電視台肯定不會背“種族歧視”這個鍋,萬一民意沸騰,一定會說是記者的“個人行為”。

隻有FOX的記者最淡定,他今天來的任務就是和張潮打配合、遞話頭,現在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

大衛·米勒適時拿起話筒,提醒道:“大家還有問題要問嗎?”

紙媒《紐約客》的記者反應最快,立刻就問道:“去年布克獎的得主基蘭·德賽來自印度;而你拿到了‘全美書評人協會獎’;你還提到了阿迪契的《半輪黃日》……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認為——英語世界的文學包容性越來越強,無論是亞洲還是非洲,處於‘世界邊緣’的作家逐漸受到了認可與接納。

請問你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

張潮心中暗歎一口氣,《紐約客》雖然在美國已經是頗為“左派”的媒體了,但是它的記者仍然可以“無惡意”地問出這樣的問題,隻能說有些傲慢在他們內心根深蒂固。

他略一思考,直接問那位記者道:“你使用過地球儀嗎?”

記者遲疑了一會兒,才答道:“當然……但這和我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張潮道:“那你說說看,在地球儀上,哪些國家位於‘世界邊緣’,哪些國家又位於‘世界中心’?”

《紐約客》的記者頓時語塞——圓滾滾的地球儀上,除了南北兩極,哪有“中心”一說?

隨即他又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文明世界的邊……”話沒有說完,就立刻住嘴了。

這句話要是說全了,今天回去以後可能被解雇的記者又要多一個。

張潮又問道:“去年中國的人民文學社出版了斯蒂芬·金的《肖生克的救贖》,而且銷量位列十大暢銷書的第九名。

你如果報道這個新聞,會寫這體現了中國人‘包容性’,或者說金先生被中國人認可、接納了嗎?”

這個問題又把對方問噎住了,現在他滿腦子就一個想法——聽說中國人都有“屬相”,那張潮是屬法棍的,還是屬列巴的?

張潮自問自答道:“恐怕你會寫‘偉大的斯蒂芬·金征服了中國讀者’吧?所以,至少對我來說,作品並不需要被‘英語世界’‘包容’,也從沒有想過被你們‘認可’或者‘接納’。

作品最終是要麵對讀者的,無論是中國讀者、美國讀者,或者是其他什麼國家的讀者,喜歡我的作品,那都是我的榮幸。

除此之外的評價,不足為道。”

《紐約客》的記者頹然坐回了椅子上,愁眉苦臉地看著眼前的筆記本,今天這報道可咋寫?

總不能寫這麼多記者從四麵八方來了,然後被張潮用各種“大義”糊了一臉吧?

《紐約時報》的記者琢磨了一下,決定迂回一下,問一個緩和點的問題過渡:“我們知道,這次旅程你已經和兩位作家對談過,請問你對他們的印象如何?”

這才是記者會應該有的態度嘛——張潮用輕鬆的語調答道:“斯蒂芬·金先生充滿智慧,讓我懂得怎麼才能把書賣得更多些……”

現場響起了一陣輕笑,氣氛終於沒有那麼凝重了。為了今天的采訪,大家都看了昨晚播出的“東方快車的談話”第一集,所以一下就想起了斯蒂芬·金說要讓讀者多活幾年的梗。

緊接著張潮道:“黎翊雲女士和我一樣來自燕大,她很優秀。我們的共同語言雖然並不多,但所幸最後還是取得了一些共識——至於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今晚的節目。”

這一下又把大家的胃口都吊起來了。

“共同語言不多”——意思是就是分歧更多,交鋒激烈?看過張潮今天在記者會上的表現,眾人都有點不敢相信黎翊雲能和張潮對線。

不過一切都要等今晚第二集播出以後才知道。

由於記者會並不是現場直播,所以在一旁的大衛·米勒,一邊密切觀察“場上局勢”,一邊不斷給自己的頂頭上司發信息:

“記者太多了,我怕張潮會應付不來。放心,我會隨時打斷來保護我們的人!”

“問題十分尖銳,張潮的態度似乎太生硬了,恐怕今明兩天的輿論會對他不利……”

“這群記者就是混蛋,老板,我們在紐約的新書發布會可能要取消了。”

“等等,事情好像還沒有那麼糟糕。”

“張潮挽回了局勢——不,應該說他始終就沒有處於下風。”

“老板,張潮一個人在拷打所有記者,我要不要提醒他控製一下,不要破壞了和媒體的關係……”

“老板,紐約的新書發布會我建議換個地方,麥迪遜花園廣場怎麼樣?”

“不,隻在紐約舉辦發布是不夠的,波士頓、芝加哥……要不然我們安排張潮反向坐火車回舊金山吧,一路走一路簽。”

“老板,《大醫》第二部現在就可以加印了!”

……

發出最後一條短信的時候,大衛·米勒看到張潮已經站在台上,和台下的記者言笑晏晏,態度鬆弛地介紹著《大醫》第二部的內容:

“在第二部裡,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主人公的成長。他們不再是剛進醫學院的青年了,他們會更深入地參與到那個變幻莫測的時代中去……”

“在那時的中國,醫生也是一種前途無量的職業,但是戰爭改變了一切——人既是不堪一擊的,人又是堅不可摧的……”

“無論複雜的人性如何交織成曆史最終的走向,但他們對理想和信仰的堅持,證明了再渺小的個人,也可以在時間洪流當中閃耀自己的光芒……”

“為什麼選擇醫生?因為我們中國有句老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似乎剛剛那種劍拔弩張的情形,從未出現過。

大衛·米勒困惑地問身邊的蘇珊道:“對不起我沒注意到——張潮剛剛說了什麼?”

蘇珊捂嘴一樂,答道:“張潮就對記者們說了一句‘《大醫》是一部展現中國人如何選擇自己道路的!’然後他們就圍著張潮問《大醫》了。”

大衛·米勒一愣,旋即想明白了張潮這句話的用意——之前的場麵多少讓記者們有些下不來台,這樣會導致一個結果——張潮雖然會洗脫“種族歧視者”的指控,但是記者的報道不會太熱情,可能用幾十一百詞的短訊糊弄過去。

張潮主動把《大醫》作為拋出來,而且特意往“美國主旋律”方向靠攏,這樣就給了記者一個報道他的“抓手”,大家可以從《大醫》入手“盛讚”張潮,前麵那些被單方麵碾壓的環節就能“技術性處理”。

這麼一來,既洗脫了指控,還給了記者台階下,又宣傳了即將發布的新書——一石三鳥。

大衛·米勒顧不得感歎,連忙又給報社老板發去信息:



最新小说: 死去的白月光複活了 修仙:我有一枚桃花道果 成功上岸:小姑娘隻想進步 離婚直播美食後,前夫追妻請排隊! 綁架流產你不管,離婚簽字你哭啥! 超市空間:穿越年代嫁糙漢 穿成女主後,腹黑反派對我一見鐘情 風水神相:開局娶個白仙老婆 孤女謀嫁 荒誕權柄:我用華麗演出戲謔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