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看,這裡的落日多美啊。”張潮站在福海市區東街口的天橋上,指著天邊的落日,對於華、蘇童、孔磬冬、曹文宣等人道。
四人望向已經醉成酡色的夕陽,又看看腳下城市主乾道的車水馬龍,心中疑惑張潮為什麼要約他們在這裡見麵。
張潮拍了拍天橋的鋼質扶手,又指了下環繞著這座八角形天橋的幾座大樓道:“這是東百,這是大洋百貨,遠點那邊是「三坊七巷」……
這座天橋也是全省第一座人行天橋,20年前建好的。當年它還有一個彆稱,叫「情人橋」,因為情侶們喜歡來這裡約會。
所以一到晚上,橋上就一雙雙、一對對……”
幾人還是不明白張潮的用意,不過孔磬冬打趣了一句道:“你父母該不會也是在這座橋上約會過吧?”
張潮搖搖頭道:“那時候他們早結婚,我都出生了。其實彆看我們長福縣現在離市區挺近,實際上在我小時候可遠了,來一趟要大半天。
其中有一段路需要把大巴車開上輪渡才能過江……現在路寬了、橋修了,不堵車隻要半個多小時就能到。我有時候都恍惚,我兒時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完全是兩個樣子。”
張潮的話讓眾人也回憶起來。
於華感慨道:“你這麼一說,還真是。之前《西遊記》電視劇裡有首歌唱‘五百年滄海桑田’,實際上現在彆說五百年,就是五十年都舊貌新顏了。
特彆是最近十幾年,我每年回海鹽,都覺得那裡麵貌與我讀書的時候有些不一樣。久了久了,我甚至都有些模糊了,到底哪裡是以後建的,哪裡是之前有的……”
蘇童接過話茬道:“其實彆說其他地方,就是燕京——我1984年去燕京讀書的時候,覺得那裡的高樓大廈多得都插不下了,哪有那麼多人可以往裡麵塞啊?
現在你看看,以前覺得高得不得了的央視彩電中心、國貿,現在再看都是‘弟弟’。”
曹文宣則道:“你們好歹都還是縣裡、市裡的孩子。我小時候連水泥蓋的房子都沒有見過……第一次去燕京,看著那麼寬的馬路,我眼睛都發暈。
你說的沒錯,變化太大了。”
張潮點點頭道:“是啊。我8歲以前是沒有見過電梯的——第一次看到電梯,就是在眼前的東百大廈。以前它多神氣啊。來市裡的人,隻要有時間,一定要來東百逛逛。
不買東西,就是用眼睛看,回去以後也能當成談資說上好幾天。縣裡孩子稀罕的玩具車、變形金剛,東百的貨架上一擺就是一整排。
那時候的售貨員多威風,站在玻璃櫃台後麵,高高昂著頭,用鼻子眼看人……”
一句話把幾個老師都逗樂了。
急性子的孔磬冬問道:“你的意思是……?”
張潮回過身來,對幾位老師道:“現在東百看著怎麼就這麼陳舊和落伍了?不要說和燕京的那些大購物中心比,就算和旁邊的「大洋百貨」比起來,也顯得老態龍鐘。
時間並沒有變快,變快的是我們自己的腳步。作家總是有記錄時代的衝動,無論是《紅樓夢》,還是《人間喜劇》,又或者是《尤利西斯》……要麼是宏偉的社會圖卷,還是精微的個人心靈,其實都在做這件事。
可是我總覺得當下的時代太快了,快到中國的作家們想要下筆去捕捉某個剪影,還沒有寫出作品來,它就消逝在縫隙了,隻留下一點點倒影或者回聲。”
於華、蘇童等人聞言,沉默了一會,蘇童先開口道:“有些時代放一放,再回頭寫,不是會觀照得更加清楚嗎?”
於華附和道:“你的「不在場主義」,不就是要把素材沉澱一段時間,形成與自己的心理距離以後再進行創作嗎?怎麼突然想描摹當下了?”
張潮搖搖頭道:“實際上如果以這兩年為節點開始累積,任何‘當下’幾乎都會迅速過時。我們正處於一個將至少持續二十年的加速時代。
我們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消費方式……將會以難以置信的頻率不斷迭代。在這種速度下,其實沒有任何記錄或者記憶是可靠的。
我們雖然身處時代之中,但又會經常被時代巨大的離心力給拋出來,很快就‘過時’。”
幾個作家、學者麵麵相覷,不知道張潮為啥會對時代有這樣的判斷。
雖然這幾年中國社會的發展堪稱迅速,但也絕沒有到張潮所說的這麼誇張的地步,總體來說還是有跡可循的。
最後還是曹文宣半信半疑地道:“你為什麼會這麼覺得?”
張潮心想,這不是我覺得還是不覺得的問題,而是我已經親身經曆過一遍。
不過他當然不可能這麼說,所以乾脆從口袋裡掏出一部iPhone手機——這是李萬東寄給他用的測試機,就在前不久,第一代iPhone可以利用Cydia越獄了,並且能安裝第三方軟件。
「潮汐文化」的IT部門在張潮的提前部署下,早早就開始開發「潮汐閱讀」,現在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
於華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道:“這個不是那個什麼蘋果公司出的手機嗎?”
張潮道:“是啊,幾位老師,這部手機會是這個時代加速發展的縮影和象征。它不僅開啟了個人智能終端時代,還會讓‘移動互聯網’改變所有人的生活。
我們眼前看到的一切,都從這個小小的屏幕開始被顛覆。”
孔磬冬從張潮手裡把iPhone接了過來,瞪著他的大小眼仔細觀察了一遍,又遞回給張潮:“我還是有點不相信這個小東西有這麼大的威力。
說到底它也隻是個手機,就是屏幕大點而已。拍照、聽音樂、上網,現在諾基亞都可以做到。
不過你既然有這個判斷,自然有你的道理。我覺得要是將來有一天,這個社會的發展印證了你今天的預言,那麼我們不妨再來這裡一趟,拍個照片。”
曹文宣大感興趣,道:“也就是我們現在先拍一張?”
孔磬冬道:“就用這部手機拍吧?既然張潮說它開啟什麼時代的象征。”
於華、蘇童紛紛道好,張潮當然不會掃興——雖然他知道要不了幾年,這座承載了無數人回憶的天橋就要拆除了——把手機解鎖,五個人站在一起,請一位路過的大姐給他們拍一張合影。
看著3.5寸屏幕上顯示出來的相片,於華道:“這玩意兒看照片真不錯!而且看大小,用來閱讀是不是也很方便?”
張潮露出賊笑,演示了一下自己手機裡安裝的「潮汐閱讀」測試版APP,方便的觸摸操作,一下就吸引了幾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