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劉協出了帳,繞著塬散步,隻帶了史阿一人。
糧食緊張,即使他身為皇帝,也隻能每日兩餐,儘可能地多堅持一段時間。
吃了上頓沒下頓,基本就是他現在的寫照。
打了勝仗,俘虜了幾萬人,巨大的糧食缺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大司農張義已經去了好幾天,還沒有消息回來,也不知道吉凶如何。
李傕在黃白城還有一些留守的舊部,也不知道他們看到李應和赦免詔書後會不會承認現實,放下武器投降。
走了半圈,前麵出現了兩個身影。
一個是女人,另一個也是女人。
劉協放慢了腳步,免得驚動她們。
辛苦了一天,有機會看點風景也不錯,雖然兩人都穿著冬服,有點臃腫。
但唐姬和蔡琰很快發現了劉協,自覺地站在一旁,低著頭。
經過蔡琰身邊時,劉協看到了她捏在手中的手絹一角,停下腳步。
“記錄整理好了?”
蔡琰抬頭看了他一眼。“整理好了。陛下若是要看,待會兒送過去。”
“朕就不看了。你整理好了,抄送幾份,公卿各給一份。廷議時,他們也好心裡有數。”
蔡琰眨了眨眼睛。“陛下,實錄嗎?”
“自然。”劉協頓了頓,又道:“一個謊言,需要十個謊言去彌補,得不償失。”
蔡琰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唐姬微微皺眉。“陛下,臣妾有一問。”
“與皇兄有關吧?”劉協笑道。
唐姬靜靜地打量著劉協。“將來史書上,如何書寫他?”
“嫂嫂希望如何寫?”
唐姬欲言又止,沉默了半晌,還是搖了搖頭。“臣妾不知道。”
“那就如實寫吧。”劉協歎了一口氣。“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說。”
“唯。”
劉協頜首致意,繼續向前走。
唐姬、蔡琰看著他的背影,交換了一個眼神,異口同聲的歎了一口氣,隨即又會心而笑。
“陛下太累了。”蔡琰輕聲說道。
“英主不易為。”唐姬淡淡地說道。過了一會兒,她又加了一句。“真要說起來,他比光武皇帝還要更難些,光武皇帝畢竟還有兄長在前麵擋了幾年。”
蔡琰看看唐姬。“夫人,陛下有大氣度,將來必不負父兄之望。”
唐姬瞥了蔡琰一眼,不禁莞爾。“昭姬,你今日大有不同。”
蔡琰伸手捂著臉頰。“有……有何不同?”
唐姬看著漸漸走遠的劉協,邁開輕快的腳步。“雲開月現,雨後初晴。”
——
散步結束,劉協回到大營。
當值的侍郎裴潛走了進來,將一疊文書擺在案上。
“陛下,這是尚書台剛剛送來的文書。”
“放這兒吧。”劉協脫下外套,在案上坐定。